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典禮>

2014屆上海交通大學本科生畢業典禮

文思屋 人氣:9.62K

校長“隔空對話”寄語學子做腳踏實地的實踐者

2014屆上海交通大學本科生畢業典禮

畢業典禮上,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張傑講述了三段“隔空對話”。

 第一段對話跨越生死,關於生命和愛。“‘2008年5月12日14點28分,汶川發生8.0級大地震。許許多多的遊子趕回災區的家園尋找難以割捨的親人……’這是紀錄片《北川一日》的開始。這段故事的主人公李安民是交大建築系06級的一名學生。他在悼念父親的詩詞中灑淚寫下‘二十年來空飲痛,雲漫漫,路茫茫,叩問蒼穹,何寄兒女傷?’這是他與父親生死兩隔的對話,他又用一次次重返災區的行動回答了自己。第一次他是千里尋父的兒子,第二次他是給災區孩子帶去歡樂的大哥哥,第三次他是保護羌族建築的志願者……畢業後,他毅然回到家鄉,成為了一名災後重建者。在校長獎的評委席上,我們把票投給了他。因為我們看到了一個大男孩在悲痛中的成長,從愛自己、愛親人、到愛身邊更多的人,這是一份從逆境中崛起的愛的力量,這是我要與你們分享的人文情懷的第一層含義,一種以人為本的終極關懷。”張傑用畢業生們微小而閃光的點滴,解讀了他們對自然的熱愛,對生命的尊重,並表示,“我看到了你們從內心升騰出的那份質樸的大愛,這也是你們在過去四年中,從這所大學獲得的最寶貴財富!”

 第二段對話跨越空間,來自兩位科學巨匠,關於思想與理性。“在交大校園裡,有兩座特別的圖書館,一座是錢學森圖書館,一座是將要開放的李政道圖書館,它們猶如隔空相望的兩個巨人在對話。錢學長曾說過‘一個理性的時代會在人類的進步發展中產生,在這個時代中,不僅是存在決定意識,而且人類的高尚思想追求將影響世界。’李先生說:‘藝術和科學的共同基礎是人類的創造力,它們追求的目標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兩位科學巨匠的共鳴,不僅是他們對探求真理的真知灼見,更是理性價值追求的閃光,其核心是要有一個理性的人生觀和宇宙觀,致力於探究自然萬物運動之規律和社會發展面臨之問題,為全人類謀求福祉。這也是我要與你們分享的人文情懷的第二層含義,一種在價值追求中的理性迴歸。”張傑用孔海南守護洱海、錦屏暗物質探測、無人深潛器研發的故事勉勵畢業生用超越自身、面向全人類的理性價值追求,詮釋交大人的科學追求與人文情懷,肩負起對社會和人類的責任,始終懷揣著這份理性的價值追求,從知識的探究走靈魂的自由、創造的高峰,走向自我的超越!

第三段對話跨越百年,來自兩位校友,關於靈魂與信仰。“走近交大的‘曦潮書店’,你會在顯眼處看到一本書,名叫《西潮》。書的作者是1904年考入南洋公學的校友、著名教育家蔣夢麟,他試圖通過描繪時代的變遷,啟發世人對自身文化道路的思考。向我推薦這本書的女孩是這個書店的創辦人,一位2007年畢業於化學化工學院的年輕校友,趙憶嘉。今年初,在閔行校區‘學人’書店即將關閉之際,她放棄了北京的高薪工作,選擇回到母校創辦‘曦潮’書店。憶嘉說,希望曦潮能給交大人帶來一個如晨曦般澄明、靜醒的空間。

張傑說,我想,這源於對交大人文情懷的堅守,更源於對人類精神世界的執著。‘曦潮’是一面鏡子,映襯著百年交大的人文底蘊;‘曦潮’是一顆火種,引燃了交大人的激情與夢想;‘曦潮’更是一個磁場,凝結著交大人的人文力量。夢麟先生曾說‘理想、希望、意志是決定人一生枯榮的最重要因素。’在這不足百平米的空間裡,兩位相隔百年的校友用文化守望者的'姿態詮釋著人生的意義。我願你們在歲月的磨礪中一直能有這份純粹和堅韌,做仰望星空的思想者,做腳踏實地的實踐者。”

校友、奧斯卡終身評委盧燕:贈“人生錦囊”

畢業典禮上,上海交大知名校友、奧斯卡終身評委盧燕與畢業生們分享她在上海交大以及人生道路上的“青蔥的美好歲月”和“難以忘懷的一次次體驗、失去和收穫”,並送給畢業生三個“人生錦囊”。

“我曾登上很多的舞臺、領獎臺,也曾站在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的演講臺上”,88歲高齡的盧燕感慨的說:“今天,此時此刻,於我八十八年的人生歷程,是最大的榮耀。”“我的演藝歷程,是從交大起步的”。

奧斯卡終身評委、金馬影后……盧燕頭上的這些美麗光環,早已被人們所熟知。但是,在畢業典禮上,盧燕與畢業生分享了她不為人知的成長故事和難忘經歷。

盧燕回憶起她在異國他鄉創業的經歷,曾做過圖書館的管理員、報館的記者、實驗室的化驗員、軍官學校的中文教師、醫院財務總監的她,“曾經認為人生就這樣定格了”,盧燕坦承,“但是我不甘心,越來越覺得這樣的人生無法激起我奮發的意志,無法帶給我由衷的快樂,我決意做出改變。”盧燕以這段不為人知的經歷告訴畢業生:“選擇是瞬時的,選擇的過程是糾結的,然而改變卻是恆遠的。”

面對即將踏上社會的年輕校友,盧燕把她的人生經歷凝練成三個“人生錦囊”送給每位畢業生。

“而立之年,再去修讀戲劇專業,走上演藝之路,在很多人看來都不可能。如果因為不能馬上看到希望的曙光,還未嘗試便放棄了,那一定會抱憾終身。與其在垂暮之時唏噓感嘆,不如立足當下,Get moving行動起來!”她的第一個“人生錦囊”是“追逐夢想,永遠不會太遲”,她希望畢業生們“去追逐一份讓你忘卻退休的事業,你的人生必定是快樂的。”

盧燕以自己做演員的經歷和跟隨梅蘭芳學戲的經歷,贈給畢業生第二個“人生錦囊”——追求完美,永無止境。盧燕說:“未來的你們要成為學術大師,對科學的登攀不追求完美,怎能撥雲見日?未來的你們要成為治國英才,對社會的治理不追求完美,怎能造福一方?未來的你們要成為產業鉅子,對創新的成果不追求完美,怎能屹立不敗?”

盧燕被譽為“中美文化交流的使者”,作為第一批在好萊塢闖蕩的中國人,她講述了那段艱辛的經歷。她把這段經歷凝練為第三個“人生錦囊”——“無論身在何處,永葆赤子之心”。“你們中的很多人或將負笈海外,追求心中夢想”,盧燕希望年輕的校友們“無論身在何處,請記住:不忘初心,方得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