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憤世嫉俗憂國憂民一徉於古詩詞長河中的憂患情結

文思屋 人氣:1.24W

    論文關鍵詞:古典詩詞  憂患意識  文化遺產  繼承學習
  論文摘要:憂患意識是中華民族古已有之的心特徵,幾千年來一脈相承,且催生了古典詩歌憂國愛民的抒情主題這些詩歌有著很高的思想價值和藝術價值,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憂患意識是人們對自然災害、社會危機和人生命運的焦心憂慮,以及產生的一種強烈的不安全感,並進而形成希望以自身內在的生命力量去突破、超越的心態。優患意識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之一,也是漢民族特有的心理特徵,古已有之,且隨著人類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逐步深刻而豐富。
  1憂患情結的形成和發展
    首先,中華民族的發源地是黃河流域,先民的生活環境非常險惡,“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韓非子·五蠢》),時常有洪水、大火、野獸威脅著人民的生命,“靠天吃飯”的農耕生產方式單一,生產力低下,收成極不穩定,惡劣的生存環境使先民深感死亡的威脅,看到生命的有限,促進了他們自我意識的覺醒,從而引發了他們強烈的生存渴求。這些決定了我們這個民族是個具有深廣的優患意識的民族。所謂“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詩,小雅》反映的便是這種普遍存在的憂患心態。
    其次是儒家思想觀念所起的整合作用。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說“人無遠慮,必有近優”,戰國中期,儒家思想發展到孟子的時候,“心憂天下,民為邦本”成為儒家人生哲學的主要內容。它超越了個人道德情操的範圍,帶有理論的抽象性和普遍性。孟子例舉歷史中若干有成就的人,說明他們都是從憂患和痛苦中磨練出來的:“舜發於吠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中,膠扁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孟子·告子下》,並由此得出:“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的結論。孟子將人生優患與社會優患,個體憂患與群體憂患結合起來,將其提升到關係國家存亡的歷史規律這一層面來認識。
    從戰國末年到秦統一天下,“憂患”就總是與國家的興衰治亂聯絡在一起。隨著懦家思想統治地位的確立,其“心憂天下,民為邦本”的思想就對文人影響深遠,憂患意識被視為士大夫必備的修養,並逐漸化為個體人格內在的危機感、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尤其是唐宋以來,中國封建社會由盛轉衰,亡國之音,隔代相聞,故國之思,不絕如縷。心憂天下也自然成為歷代知識分子自覺肩負的重任和精神動力。
  2憂患意識在詩歌中的豐富內涵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憂患意識是多方面的,中國最早的文學樣式詩歌作為一種文化載體,它理所當然地承載優患意識。詩人對社會特別敏感,對痛苦的體驗比常人強烈,甚至能透過現實中暫時的和表面上的圓滿看到它內在的和更深刻的不圓滿,所以憂患情結在中國傳統詩詞中表現更為突出。詩人們繼承學習,發展創新,幾千年來古詩詞長河中始終徜徉著濃郁的憂患情懷。
  2.1對國家命運的深切關注   
 對國家命運的關注是憂患情結中最重要的特點。《詩經·黍離》篇傳說是周人東遷後一位大夫重遊故都,見昔日的宗廟宮室,已遍種黍櫻,不禁傷心落淚:“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的吟唱,開創了中國古代憂患詩詞的先河。
    繼《詩經·黍離》之後關注國家命運的詩人是屈原。他是我國古代第一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作品,以悲憂為基調,《離騷》是屈原最巨集偉的詩篇。而詩中“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成為了憂國的千古名句。

憤世嫉俗憂國憂民一徉於古詩詞長河中的憂患情結

    屈原之後,儒家思想佔據了統治地位,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人們的追求,詩人們意識到自身命運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關,深切關注國家的一切,尤其是在國家動盪時,心繫天下的憂患情感在詩詞中表現得更為濃烈。
    曹操身處漢末亂世,他的詩歌關注國運,具有慷慨悲驚的藝術風格,在那個“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苦寒行》)的.戰亂時代,詩人更容易感到人生無常的苦悶:“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短歌行》),“不戚年往,憂世不治”(《秋胡行》)。作為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作者的感慨是和他統一天下的雄心和頑強的進取精神聯絡在一起的。所以在感嘆人生短暫之時,更渴望在有限的生命裡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後世詩人一脈相承了這種憂國情懷: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擾唱《後庭花》”(唐.杜枚《泊秦淮》)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宋范仲淹)
    “位卑未敢忘憂國”(宋.陸游((病起書懷》)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2.2對民生疾苦的悲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