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歷史文化人類學在跨文化教育中的應用

文思屋 人氣:2.15W

【摘要】當前,主張諸文化平等的文化多元論成為世界範圍內的共識,這些變化對外語教學中跨文化教育提出新的要求。針對我國跨文化教育所面臨的問題,文章借鑑歷史文化人類學中的模仿理論和實踐性知識理論,對跨文化教育提出了“雙向”跨文化能力培養模式,探求跨文化教育的本質需求,並設計了一些解決方案。

歷史文化人類學在跨文化教育中的應用

【關鍵詞】跨文化 文化人類學 模仿理論 實踐性知識

跨文化教育研究和教學現狀分析

跨文化教育研究面臨的挑戰。跨文化交際學源於美國,20世紀60、70年代在歐美迅速發展。中國的跨文化研究自20世紀80年代由外語教育界的學者引入以來,目前已經進入一個由傳播學、語言學、文化人類學、國際關係學、經濟學等人文社會學科全面參與的新階段。由於起步較晚,我國跨文化研究和教學還有較大發展空間。其一,理論研究有待加強。近十餘年來,我國學術界對於跨文化交際能力逐步重視,但從論文的題目和內容來看,一般性討論較多,主要涉及如何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比較多,而對於概念和理論的探討較少。其二,跨文化交際信心有待建立。各院校的語言文學學科都在就培養目標和培養模式進行思考和探索,主張知識傳授和素質培養並重,在認知、情感和行為方面加強對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但從調查來看,學生的交際參與度較強,而交際愉悅感和交際專注度方面表現較弱,因而影響到交際信心的建立。

跨文化教育現狀分析。首先,從跨文化教學內容和方式看,跨文化教育理念比較滯後。一方面,大多數高校在外語教學中開設了跨文化交際課程,但是由於沒有統一的教學大綱,教學內容基本上由各個院校根據自身特點和任課老師自行決定,儘管外語教學本身就是一個無時無刻不在跨文化教育的過程,但是具體的“跨文化能力”包含什麼,也就是說“跨文化能力”這個概念的內涵是什麼等一些跨文化教育的問題,還需要進一步探討。另一方面,傳統教學中所運用的東西方文化價值比較法,文化背景知識等介紹僅把異質文化作為一個需要認知的物件,通常是一種停留在知識層面的教育;在交往中把被理解者(對話夥伴)作為完全客觀化的認知物件,忽視其作為一個擁有其自身源泉的另一活生生主體的認知過程,結果難以做到“對話”的交流而影響交際的愉悅感。其次,文化有其獨特性和穩定性的特點,所以不可相互取代,也不可能完全相互相容。在交流中如何達到某種意義上的共識,在跨文化教育中應如何體現這部分的需求值得進一步研究。最後,我國外語界的跨文化教育研究往往是“單車道”,即只考慮了中國學生對異文化的瞭解和接受,這一點成為研究和教學中的重點,但沒有注意到本文化的向外傳輸,對於中國文化的關注不夠,容易造成文化輸入與輸出的不平衡和不對等。

文化概念和歷史文化人類學相關理論

文化概念及其特點。在文化研究領域,諸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文化概念進行了研究。例如,Barnouw從文化的傳承角度定義“文化”概念為“內涵相對穩定的一種模式,通過代代相傳而習得”;Hofstede從文化的特質定義文化為“一組或一類人區別於另一組或另一類人的集體思維程式設計”;他們認為:因為價值觀在生命的早期階段即被確立,個體價值觀同所蘊含的文化內容一起對個人的行為習慣產生長久的影響,也就是說文化是一種能夠“產生非制度化約束力的社會傳承資訊。因此,Kroeber認為文化是“價值模式,思想和其他意義的符號系統等因素,它們共同塑造人類行為。”由此我們不難發現文化是一種非制度化的約束力,除了其相對的穩定性,獨特性外,它還有在傳承中習得的特點。文化有先天固有的傳承特點,但又不因其固有而一成不變,這些特性研究有助於進一步探討跨文化能力培養的主題。

跨文化交際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已成為適應社會發展的必備能力。許多學者都曾對跨文化交際能力這一術語做過定義,雖然沒有一個定義被普遍接受,但是學者們所總結的定義中概括了跨文化能力指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有效、恰當”地交往能力。在中學和大學的外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法語言教學的重點在於提高學生的外語溝通能力,特別是關於溝通技巧方面的傳授,目的是更有效地交流和交換資訊。但日趨“多元”的國際化環境培育了對異質文化更深的同情和興趣,這種溝通內涵已經不僅僅是資訊的溝通,還包括與他人世界觀和帶有濃厚文化色彩活動的交流。

歷史文化人類學相關教育理論介紹。雖然教育理論受到不同教育背景的影響,但借鑑西方的研究成果不失為幫助我們進行探索的有效途徑。其中,在涉獵到的跨文化教育研究的諸多領域中,文化人類學的研究引起了國內學者的關注。德國當代教育人類學家武爾夫教授關於歷史文化人類學在跨文化理論方面的研究值得深思,特別是關於模仿理論和實踐知識理論的探討和應用,他認為人類的模仿能力充當了內部世界和外部世界之間的橋樑作用。傳統的模仿與影象有著緊密的聯絡,通過模仿過程,外界的影象得以內化,從而生成了實踐性知識。借鑑武爾夫的模仿理論以及實踐性知識的理論,我們在跨文化教育中做了一些積極的探索和實踐。下邊介紹我們借鑑相關理論在跨文化教育中的探索和實踐。

歷史文化人類學在跨文化教育中的實踐

模仿理論及其在跨文化教學中的意義。兒童、青少年和成人的模仿能力與身體成長過程緊密相連。武爾夫對模仿過程在教育和社會中扮演的角色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他指出:模仿過程可以使個人對視覺內容進行加工處理,並將其內化到自身的內部映像和想象之中。不僅如此,他認為模仿是個體走出自我,與世界結為一體,從而將外部世界轉為內部世界,並且在使個體與外界相關聯的過程中,形成人類理解的必要前提。

模仿對於個體和跨文化教育活動具有重要的影響。跨文化能力培養在教學內容和方式方面產生問題,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沒有重視如何調動知識的轉化。外語學習者碰到的交流困難,除了由於不熟悉異國的思維方式以及社會背景外,重要的是缺乏對異質文化的切身感受,缺乏習得的模仿體驗過程。毫無疑問,語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但具有語言能力並不意味著具有了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如果模仿過程缺失,又沒有更好的體驗過程可以取代,所學的便會停留在知識層面而不能完成內化。歷史文化人類學的模仿理論闡述了通過模仿過程可以幫助完成外部世界和內部知識的銜接和轉化。在模仿的過程中,內心的感悟會被調動出來,從而經歷和不同文化及不同背景“角色”之間“對話”,不僅如此,在遵從知識的認知過程中,在模仿中完成創造模仿,使教育更趨向於人的完善的目標進行。因此,武爾夫提到的模仿不同於簡單的表現、複製、模擬和再現,不是一對一的仿製,而是一種基於模仿者或者學習者自身特點,對於被模仿者或者模仿事物的再創造,是一種創造性的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