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陝北民歌的功能性在當代社會衰微及對策

文思屋 人氣:2.17W

    摘要:運用田野調查的研究方法,發現隨著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以及人們審美觀念的轉變,陝北民歌的諸多傳統性功能正在不斷走向衰微。針對這一現象,應該高度重視對其進行挖掘整理、理論研究;並且應該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與財力加強創新與傳播,使陝北民歌重現它的生命力與獨特文化魅力。

陝北民歌的功能性在當代社會衰微及對策

    關鍵詞:民歌;陝北民歌;民俗;民間文化遺產。

陝北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它地處中國東、西部的結合帶,是草原、沙漠和黃土高原的融合區,也是歷史上漢族與少數民族頻繁往來的交匯地。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利於東西部文化的交流,有利於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的交融,從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陝北文化。陝北曾以豐富的民間音樂聞名全國,陝北民歌的數量之多、流傳之廣是其他地區的民歌無法比擬的。陝北民歌形象而概括地描述了當地複雜多元的民俗活動和風貌,向世人展示出陝北民俗獨特的文化魅力。
民俗藉助語言來儲存、傳承、發展和規範人們的行為,而語言又通過對民俗的儲存、傳承得到自身的豐富和發展,他們相輔相成、互相依存。特定的民俗催生了特定的民歌,民歌又成為研究民俗的重要資料。學習、研究、欣賞民歌,只有把民歌與民俗結合起來,把握二者的內在聯絡,才能獲得對民歌的深層理解和感悟。陝北民歌的精要之處既在於描述陝北人的精神內涵和文化特徵,更在於它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
民間音樂中得以一脈相承並且保持長期不變的品種,總是和一定的禮俗活動結合在一起的。禮俗通常是人類生活中長期保持不變的社會活動,依附於禮俗活動音樂也就因此得以儲存和傳承;與禮俗活動關係較遠的音樂品種,其生存和發展往往取決於特定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人類生活中易變的活動,所以與之關係緊密的音樂也就經常處於變化之中。陝北民歌是和生成它們的陝北勞動方式、交通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及風俗習慣緊密聯絡在一起的,當所有這些發生劇烈變動時,它們的傳承過程和傳承方式也隨之變化,陝北民歌的功能性也有了新的變化與發展。
一、生存環境的變化導致某些功能的弱化與整體形式的日漸衰微
任何一種藝術形式的產生和發展都有特定的社會、歷史背景和文化、生活背景,陝北民歌亦然。它是陝北農耕社會生活背景下應運而生的一種特定的藝術形式。陝北地區地理環境惡劣,土地貧瘠。陝北人雖然終年辛勤勞作,仍然無法果腹,有時不得不撂下一家老小,到寧夏、內蒙一帶去謀生,俗稱“走西口”。儘管“西口”距離陝北並不遙遠,但由於過去陝北地形複雜,交通十分落後,又生逢亂世,往往一別不知音訊,故人們望著要“走西口”的親人或情人,傷心是難免的。於是出現了大量的反映生離死別、盼望親人早日歸來的山曲與小調。
不同時期的陝北民歌,其社會的功能有很大的差別,陝北民歌在不同時期表現出來的功能性的差異也直接影響著陝北民歌在不同時期的發展方向。由於生產勞動的現代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傳統民歌所固有的那種勞動性、排憂性和訴苦性自然會隨著而喪失。至於革命民歌所表現出來的宣傳性、歌頌性和記事性,也是特定歷史時期的一種特殊功能,這種特殊的功能也必然會因時代的變遷而不再發揮作用。由此看來,陝北民歌的社會功能隨著社會的不斷演變和發展,其日常功能也在不斷演變,現在已逐漸萎縮為比較單一的娛樂性功能了。而且僅此一種功能也受到了電影、電視和流行歌曲等眾多現代娛樂形式的強大沖擊,而顯得愈來愈不具有鮮明的地域文化特徵和獨特的審美形式特徵。
就勞動發生說來看,一些產生陝北民歌的勞動方式現在或已消失或已退化(如趕腳、渡船、打夯、推磨、打場等)。就儀式發生說來看,出行、跳火、請神等儀式在當今社會已基本不復存在;保鎖、過關、上樑、婚禮、喪禮等儀式雖還在一定程度上在一定的地區存在著,但其儀式形式也已逐漸趨於現代化和簡單化,因而很少有人在這樣的儀式上唱民歌了。隨著交通的便利和資訊化的迅猛發展,世界變小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近了,曠野之歌也就自然而然原有的生存土壤。在現代社會,伴隨著社會風俗的不便再隨意吼起來了。至於那些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真實故事和真實事件也必然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成一種歷史的陳跡。
如今,陝北民歌作為陝北人生活中的特有的娛樂方式和通用語的功能已經受到了很大的消解。伴隨著現代化的程序,工業生產對農業生產的逐漸替代,整個社會環境的更迭引起了人們審美觀念的轉變,加之外來文化的入侵,古老的陝北民歌在現代社會面臨著失傳的危機。人們可以看電視,聽廣播,唱流行歌曲,這就使許多人不再那麼醉心於他們曾經藉以排憂解難的陝北民歌。美國文藝學家艾布拉姆斯認為,文學作為一種活動,是由世界、作家、作品和讀者四個基本要素構成的,而這四個要素在文學活動中相互滲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從而形成一個整體的關聯。根據這一理論,我們在考察一種文學現象時,就不能獨立地關注這一文學活動的某一方面,而應該對文學活動的這四個相互關聯的環節進行整體的觀照。陝北民歌作為一種藝術現象和藝術活動,它的興盛與衰落也是以上四個要素相互作用的結果。任何藝術作品都產生於特定的歷史時期。並打上了那個時代的歷史、社會與人文的烙印。陝北民歌是陝北農耕經濟社會的民間文化產品,是農業生活的產物,農業文明與民歌是一種依附的關係。物質的發展與快節奏的生活使民歌失去了改變、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個體創作的彰顯以及媒體的炒作,陝北民歌的鄉土性、集體性和口頭性已大大削弱。現在演唱的陝北民歌基本上都是過去的民歌,內容離時代越來越遠。傳統民歌中所表現的主要內容在很大程度上與當今時代格格不入。因而,以此為表現內容的陝北民歌在新的時代新的環境下已經越來越失去其發展的生命活力了。
陝北民歌功能的弱化大大削弱其繼續發展的動力,人因功能弱化而衰老,因功能弱化而枯萎,一種藝術形式也會因功能弱化而衰落。這是自然現象,也是客觀規律。精緻化是藝術發展的趨勢,但藝術的生命力也在這一過程中逐漸消失。陝北民歌的日漸衰微,更引起我們對之加以發展與珍惜的及時性與迫切性。無怪乎馮驥才先生大聲疾呼:“每一分鐘,我們的田野裡、山坳裡、深邃的民間裡,都有一些民間文化和遺產死去。它們失卻得無聲無息,好似煙消雲散。能夠讓自己的文化損失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中嗎?能夠叫後人完全不知道這些偉大的文明創造嗎?”因此,及時全面地搶救、利用、保護陝北民歌就歷史地落在了我們這一代人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