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解決“三農”問題不妨做做“農退”文章

文思屋 人氣:1.58W
解決“三農”問題不妨做做“農退”文章
新時期解決“三農”問題要有新思路。十六大報告提出了“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我認為,這本身就是一個在“三農”問題上具有深刻內涵的創見。這一創見,突破了就“三農”問題解決“三農”問題的框框,進一步明確了在現階段解決“三農”問題的基本思路必須是著眼社會全域性,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的發展。倘若離開這個大背景,無視這個總抓手,僅在農業或農村內部搞這樣的調整、那樣的改革是遠不夠的。應該說,這是十六大報告提出的一個很重要的思想。正是由於這一思想的啟迪,觸動了我較長時期以來就有所思的一些想法,在“農退”的概念下集合、鮮明瞭起來。我以為,至少在我們蘇南發達地區,已經可以通過跳出“農”字做“農退”文章來解決“三農”問題了。所謂“農退”文章,具體來講就是:要敢於退出“農耕”,充分利用工業化積累的資本改造傳統農業,發展跨越“糧食安全”的工廠現代農業;要敢於退出“農本”,徹底摒棄“食天農本”的狹隘小農經濟意識,充分利用城市化平臺重新整理農村發展的軌跡;要敢於退出“農田”,衝破封閉的城鄉二元結構,在更大範圍內優化資源配置和生產力佈局,營造城鄉互動、協調發展的新格局。“農退”歸根結底就是要從蘇南地區經濟社會已經較為發達的實際出發,在不放鬆挖掘農業內部潛力的同時,最大限度地加快工業化、城市化程序,加快改革城鄉二元結構,加快農業剩餘勞動力和農村人口的轉移,加快縮小農村的地域和減少農民的數量,這樣就為根本解決“三農”問題鋪展開了更為廣闊的通途。
    一、新時期愈加凸現的城鄉二元結構,導致農村各種深層次矛盾迅速表面化,迫切需要我們貫徹“統籌發展”思想“以退為進”闖出新路子
  “九五”期間,我國主要農產品的.供求以超乎人們預料的速度實現了總量大體平衡、豐年有餘,這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程序中具有歷史意義的重大轉折。但在基本實現溫飽目標、農產品供求數量矛盾基本緩解後,一些地區城鄉二元結構的特質很快凸現了出來:一方面,來自於農的初級傳統供給力繼續極大增長,另一方面,當今市場的現實需求卻已更多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層次。於是,現實農村的問題不斷向深層次演化,從經濟、社會執行角度看,至少存在五大現實問題:
  (1)農產品不適應市場需求的矛盾越來越突出。由於長期受過分偏好數量目標的政策影響,加之國內市場體系發育還不充分,價格訊號難以發揮對生產的調節作用,致使農產品供給與市場需求不能得到有效平衡和對接。就糧食生產而言,1995年以來連續五年獲得好收成,至1999年底,國家糧食部門的庫存達到了5500億斤,農民人均存糧達到1324斤,扣除生產生活所需,人均餘糧在500斤左右,全國農民餘糧總量在4500億斤左右,兩項合計,當年我國全社會糧食剩餘量達10000億斤,相當於全國一年的總產量。
  (2)農業勞動力剩餘的壓力越來越大。據統計,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這段時間裡,我國的鄉鎮企業平均每年可以吸納農村勞動力1260多萬人,到1996年時達到高峰,累計吸納了1.3億元農民身分的工人。但1997年開始減少,當年減了450多萬,次年又減了500多萬,目前又回落到1億多人的水平。2001年底,鄉鎮企業比較發達的江蘇常州市農業勞動力仍佔總量的39%,同期全江蘇省為45%,而全國則超過50%。有限耕地上農業勞動力總量居高不下,要麼反映為農業勞動效率低下,否則表現為農村剩餘勞動力增加,這是農民難以富裕的根本原因。
  (3)農民收入增長越來越困難。以江蘇常州市為例,1996—1999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僅增加142元,年均增長1.1%,這比1986—1996年平均增幅下降了17.2個百分點;從全國看,從1978年到1988年的10年間,農民人均純收入在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後的實際增幅曾高達年均9%,但從1996年往後6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幅就跌到了5%以下,其中最低年份為2000年只有2.1%;而就全國的糧食主產區來言,這些年的農民人均純收入則根本就是下降的。2000年以後,農民人均收入雖出現了整體回升,但要持續較快增長難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