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析鄉土重建:老年人問題研究的路徑依賴

文思屋 人氣:2.55W

論文關鍵詞:老年人 現代性 知識社會學 鄉土重建

淺析鄉土重建:老年人問題研究的路徑依賴

論文摘要:現代性在全球範圍的蔓延與中國本土社會的轉型這兩股歷史潮流的交叉匯合定格於當代中國社會情境中,它們之間的張力使中國社會呈現出各種光怪陸離的映象,老年人問題無疑就是它的眾多徵象之一。通過追溯老年人形象的譜系,揭示了人們在傳統社會和現代社會這些不同時空情境下對老年人形象的不同診釋,並從知識社會學的角度分析了老年人問題得以形成的過程和機制,以此為基礎並結合中國社會的情境提出了有關老年人問題的學術研究和政策實踐的立場和麵向,即在研究和實踐中應該以老年人群體自身為主位,並且這種研究和實踐必須圍繞“鄉土重建”來展開。

老年是一個自然生物現象,更是一個歷史文化現象,它產生於生物、經濟、政治和文化等因素。老年人形象很大程度上是社會建構的產物,每一個社會都會依照各自的文化和價值觀塑造出自己的老年人形象,有些形象積極向上,有一些則黯淡無光。本文嘗試通過回溯老年人形象的擅變來揭示老年人群體何以在現代社會成了一個“問題”,進而結合中國社會的情境提出老年人問題研究和實踐的立場和麵向。

一、老年人形象的譜系

傳統的中國社會是鄉土社會。鄉土社會是一個生活很安定的社會。在這種社會裡,當一個人碰著生活上的問題時,他必然能在一個比他年長的人那裡得到解決這問題的有效辦法,因為大家在同一環境裡,走同一條道路,他先走,你後走;後走的所踏的是先走的人的腳印,口口相傳,不會有遺漏。時間裡沒有間隔,拉得十分緊,全部文化可以在親子之間傳授無缺。在這種不分秦漢,焉知魏晉的環境裡,文化是穩定的,生活就是一套傳統的辦法。個人儘可能地把前人的經驗拿過來作為自己生活的指南。由此,衰老成為一個收穫的過程。

在這樣的環境裡,人們享受著衰老,“老”本身因而也代表了許多積極的意義。一個人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享有年輕人不具有的特權,因為隨著生命的進展,他體內的宗教本原就獲得了更強大的力量和功效。知識是老年人的財富,這種知識不僅僅是人人都能很快學會的技術性知識,更包括青年人無法從年長者那裡奪走的“神話故事”。神話故事描繪了家族的起源、發展和成就等知識,掌握其中祕密的人知曉萬物的深邃含義,瞭解社會日常生活的慣例。換言之,這些人把握著管理和約束社會秩序的基本原則。這些機制使長者儘可能在長時間裡在文化、宗教和政治上享有領導權。老年人功成名就,貼近神靈和祖先,過著特權階層的生活;老年人充滿智慧,他樹立了榜樣。老年形象因而是積極樂觀的。

鄉土社會的特徵構成了傳統文化、聖人教訓得以產生效果的場域,而隨著現代性的勃興,人類社會出現了大規模的變遷,其結果必然是對這一場域的破壞。在一個變遷很快且很劇烈的社會裡,傳統的效力是無法保證的。不管一種生活的方法在過去是怎樣的有效,如果環境發生改變,那就再也不能依靠它去應付新的問題了。在現代化的程序中,老年人在社會中的重要性以及他們在社會中所起作用的性質問題開始變得模糊起來了,他們再也無法充當千百年來一直承擔的顧問角色,並且隨著新技術潮流的到來,老年人群體的這種衰落地位就更加明顯了。

現代社會一般將人生劃分為幾個階段,即生長、成熟、頂峰,而後便下降、衰落,最終必然走向不可逆轉的結局。這種表述並非簡單的事實描述,而是帶有濃重的價值判斷。社會對某一年齡階段的人的看法必然嚴重影響到這些人所受的待遇。步人老年,就意味著到了要依賴別人的年紀,這些人的生活突然間會急轉直下。面對預期壽命的提高和老年人人數的增長,現代社會幾乎人人抗拒衰老,人們儘可能利用科學提供的藥品、手術等一切方法,以延緩衰老的襲擊。老年因而被視為不光彩的事,在老年這個生命階段充斥著灰暗的形象:孤獨、無能、對社會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