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試論非專業素質是大學生和諧發展的持續動力

文思屋 人氣:2.62W
試論非專業素質是大學生和諧發展的持續動力

  [論文摘要]良好、全面的非專業素質,不僅是大學生立足、奉獻社會的重要保證,也是個人和諧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持續動力。面對日趨增大的就業壓力、生存壓力以及大學生自身實現和諧發展的需求,高校必須更新理念,在重視大學生專業素質教育的同時,要更加系統地培養大學生的非專業素質。

  [論文關鍵詞]大學生 非專業素質 和諧發展
  
  的專業教育特點,決定了它必須注重培養學生包括專業理論知識、專業能力、專業方法以及在專業實踐基礎上形成的專業觀念、專業品格等在內的相應的專業素質,而它同時具備的成人教育、和社會教育的性質,又決定了它必須注重培養學生專業素質以外的綜合素質,即“非專業素質”,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需要,並繼而實現自身的和諧發展。非專業素質是指雖不具備專業特徵,但對人的成功有非常大的作用,有時甚至起決定作用的素質,是對專業素質以外諸多素質的綜合提法。與專業素質相比,非專業素質的內涵和外延都更加豐富,它涵蓋了觀念、品格、方法、能力和非專業知識等層面的諸多內容,其中觀念是核心,品格是關鍵,非專業知識是基礎,能力和方法是重要載體。就支援大學生的和諧發展而言,非專業素質更具有基礎性、根本性等特徵。

  一、加強非專業素質教育是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其實,在現代國家體系內,任何一所‘一流’大學都必然是對民族和國家命運有所擔當,對特定的傳統和傳承有所承諾的精神殿堂,而不只是一般知識和技能的超級工廠和傳授場所。”而“(僅僅)用專業知識教育人是不夠的。通過專業教育,他可以成為一種有用的機器,但是不能成為一個和諧發展的人……他必須獲得對美和上的鮮明的辨別力。否則,他連同他的專業知識就更像一隻受過很好訓練的狗,而不像一個和諧發展的人。”伴隨著新的科技革命,數字化、網路化、資訊化的迅猛發展,傳統的專業教育已不僅不能適應社會飛速發展的需要,且重知識輕素質,重理論輕實踐,重專業素質教育輕非專業素質教育的弊端,也客觀地影響和制約了學生的和諧發展。團中央學校部和北大政策研究所聯合釋出的《2006年大學生與就業狀況的報告》顯示,企業對大學生基本能力要求依次為:適應能力、交往能力和自我表達能力分別佔65.9%、56.8%和54.5%,而專業和能力只佔47.7%。這表明在人們追求和諧發展和成功的過程中,非專業素質所發揮的作用已越來越顯著。因此,在實現傳統知識教育轉化為專業素質教育的同時,重視和加強非專業素質教育是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非專業素質缺失對學生的消極影響

  1.不利於養成學生的健全人格。“過分強調單純智育的態度,已經直接導致對價值的損害。我想得比較多的還不是技術進步使人類所直接面臨的危險,而是‘務實’的思想習慣所造成的人類相互體諒的窒息,這種思想習慣好像致命的嚴霜一樣壓在人類的關係之上。”教育理應承載著職業和人格完善的雙重任務,而在當下,受功利主義、實用主義的影響,高校自覺或不自覺地強化了教育的工具性功能和目的,更多關注的是學生專業能力和技術能力的培養,而忽視和冷落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價值——人的價值的提升和培養健全的人。表面上看學生得到了知識,實際上卻很少受到終身受益的教育。他們在道德、或宗教方面的學識未必比最愚昧無知的人強多少,在認識世界的方式、同他人交往的深刻意識方面,也鮮有獨立、獨到的見解,在待人接物、為人處世等方面的表現也難如人意,他們將來很可能就淪為技術團體唯命是從的工具,成為只懂技術而靈魂蒼白的空心人。
  2.不具備鮮明的就業競爭優勢。“如果一個人掌握了他的學科的基礎理論,並且學會了獨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會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種主要以獲得細節知識為其培訓內容的人來,他一定會更好地適應進步和變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於即將參與就業競爭的學生而言,他們所應具備的“器”應該包括專業素質和非專業素質兩個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後者更為關鍵,這樣才能使學生的競爭優勢更強,更受歡迎。受現在工廠化流水線培養模式的制約以及傳統專業教育思維的影響,很多學生的專業素質和非專業素質嚴重失衡,在就業競爭中都只能過分倚重專業素質,就業支撐點和亮點單一,因而就業可控空間與崗位能力差,就業難以及就業滿意率低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