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和平時期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關係初探

文思屋 人氣:9.82K

摘要:中國歷史上出現了數次大一統的王朝統治時期。在此時期,兩大民族之間關係總而觀之是友好和平相處的時期,當然也不乏戰爭的陰影,但是,主流是和平共處、友好往來。一般來說,和平時期,即中原王朝處於大一統時期,二者關係在不同時段也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和規律。本部分分階段以個案的方式予以分析。

和平時期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關係初探

關鍵詞:遊牧;民族關係;朝貢;農耕

一、農耕民族所建立的中原王朝處於初定時期的關係及原因

南方農耕民族處於大一統王朝初建時期,往往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均處於凋敝時期。即是在經歷了戰爭創傷之後的恢復期,各方面均處於脆弱階段,而此時的北方遊牧民族則往往處於強大時期。北方遊牧民族為了擴大自己的遊牧領域或是擄掠人口及財產,便會發動對南方農耕民族所建中原王朝的掠奪戰爭。戰爭之後,中原王朝往往以“和親”、貢獻財物等方式緩解雙方的矛盾,贏得發展的空間。

以漢朝為例。西漢立國初年,到處一片荒涼殘破的景象,“自天子不能具鈞,而將相或乘牛車,齊民無藏蓋”的狀況。而與此並存的北方遊牧民族是統治北方大漠多年的典型遊牧民族――匈奴。此時期,二者關係,既是日益接近和密切,又存在著矛盾和鬥爭。而且每一次矛盾和鬥爭之後,又使他們的關係發展一步或深化一步。

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劉邦擊滅項羽,即皇帝位。時匈奴冒頓為單于,東破服東胡,西擊走月氏,南並樓煩、白羊河南王,悉復收秦使蒙恬所奪匈奴地,與漢關故河南為塞……進入了它的極盛時期。冒頓利用漢室對韓王信的不信任之際,引兵南向,逾句注山,攻太原至晉陽。七年(前200年),高祖自將兵擊之,冒頓誘之,遂有平城之役。劉邦率輕騎至平成白登,冒頓以精騎30萬圍之,使漢兵中外不得相救餉。於是乎,漢派使厚遺單于閼氏使說冒頓,乃解圍一角,高帝因得而出。

平成役後,漢鑑於秦末和楚漢之戰,使“天下之民肝腦塗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勝數,哭泣聲未絕,傷痍者未起”,“米至石萬千,馬一匹則百金”,便採取了休養生息的政策。在這一政策的指導下,對外也採取了比較和平的方針,對當時遊牧於北方的匈奴族採取了和親政策,即漢以宗室女為公主嫁與單于為閼氏,歲奉匈奴絮繒米等實物各有數,約為兄弟,匈奴不犯漢邊。自漢高祖至武帝初即位,都遵循和親政策和與匈奴的約定。歲中間發生過匈奴犯邊的重大事件多達10餘次,皆因漢朝執行的和親政策二未發生大的戰爭。

概而言之,在南方農耕民族所建立的中原王朝處於初定時期,而此時的北方遊牧民族卻是勢力異常的強大,二者之間為爭奪人口、土地、資源等,北方遊牧民族往往以強硬的態勢,主動出擊南方農耕王朝,並取得勝利。然而南方的農耕民族則因鞏固邊防的需要亦會主動迎戰,以贏取主動權,但往往事倍功半達不到預期目的,而以失敗告終。南方農耕民族為了防止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採取種種措施應對,比如自戰國以來便開始修築長城以致明代仍在修長城抵禦遊牧民族進攻;在初定時期,還會採取“和親政策”以結成甥舅關係;再有就是送給北方遊牧民族各種歲賜,並開邊貿易。

二、農耕民族所建立之中原王朝處於鼎盛時期的關係及原因

在農耕民族處於強盛時期,農耕民族往往建立起強大的中原王朝,而此時的,遊牧民族勢力也是異常之強大。比如在兩漢時期,北方有強大的匈奴帝國與之抗爭;而到盛唐時期,北方則先後有遊牧民族突厥、回紇建立的遊牧王朝與之分庭抗禮;到了明朝,曾一度統治全國的蒙古族勢力仍然北方安定,成為北方的邊患。

1、農耕民族所建立之中原王朝處於鼎盛時期的關係

概而言之,在農耕民族所裡王朝強盛時期,兩者關係呈現如下特點:政治上,相互對立,戰爭偶發;經濟上,相互補充、相互依賴、將往頻繁;文化上,相會吸引、相會融合。

(1)政治上,相互對立,戰爭偶發

在中原農耕民族所建立的農耕王朝處於強盛時期,往往南北形成一種南北對立的局面。然而,這種對立之中,農耕民族所建立的政權在政治上處於優勢地位,經濟、軍事實力是日益強大,擁有先進的政治體制。北方的遊牧民族則多處於奴隸社會,政治體制較之較差。南方農耕王朝為了維持這種優勢,在政治手段上也會採取相對積極的政策。這使得二者政治關係上有以下幾個表現:戰爭、和親、冊封、修築長城。

南方農耕民族在自己勢力強盛時期,往往對北方遊牧民族採取積極的政策,進行積極進攻,以爭取各方面的主動,比如在漢武帝時期,派衛青、霍去病對匈奴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使得匈奴遠遁西遷。在隋唐時期,中原農耕王朝趁突厥分裂之際,亦通過戰爭的形式將突厥勢力征服,使之稱臣。明代,明成祖朱棣更是多次親征蒙古。這些戰爭,都是農耕民族為了維護自己統治的穩定採取的一種積極的進攻策略,當然,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農耕民族所建立的中原王朝在主動進攻取勝之後,亦會對遊牧民族採取一些統治策略,進行安撫統治,比如冊封、和親等形式,均經常使用。在唐開元時期,便對北方遊牧民族――回鶻進行冊封,封骨力裴羅為骨咄祿毗伽闕懷仁可汗,簡稱懷仁可汗。自此之後,有12名可汗曾13次接受了唐王室封號。除了冊封之外,中原王朝還往往將宗室女以公主身份嫁給北方遊牧王朝單于首領。比如,昭君出塞,唐室公主與回鶻的和親等等,這種和親在雙方政治關係發展中佔有重要的一頁。

為了維持自己統治的穩定,南方農耕民族為防止北方遊牧民族南下侵擾,往往修築長城,以防止其進攻。比如,秦始皇派蒙恬北擊匈奴修築長城,相繼又有漢長城、明長城的修建,以維護其邊疆的穩定。

(2)經濟上,相互依存,相互補充

在農耕民族強盛時期,兩種民族經濟型別間互補關係是該時期民族關係的主要內容,在一般情況下,取決於兩種不同的生態環境和不同的生計方式。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兩地產品以交換為主的經濟上的互補關係。中國古代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間產品交換的發生是相當早的。就產品交換的基本形式而言,主要有兩種即歷史上的朝貢、互市。

朝貢貿易的主要內容之一就在於獲得中原王朝統治者的賞賜,因此,朝貢貿易實際上是一種不同經濟文化型別之間的產品交換關係的實現形式。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間的朝貢關係主要是指中國歷史上中原王朝與周邊各民族地方之間在和平狀態下的經濟貿易往來關係。周邊各民族的朝貢一般都會得到大致上價值相當的中原王朝的賞賜。在歷史上,這種貢與賜的關係格局,實際上反映了二者之間友好關係的存在與發展。二者間保持著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友好關係或聯絡。同時我們也應看到,貢賜關係的存在,也並不意味著二者間必然的臣服關係,如唐王朝與吐蕃間的關係就如此,雖然存在著貢賜關係,但是二者間並沒有臣服關係,二者間基本上是一種平等的友好關係。當然,貢賜關係中也確實存在有臣服關係,如唐王朝與當時的西域各國、北方回鶻等的關係就如此。這也是兩種經濟文化型別間建立互補關係的主要形式之一。通過這種貢賜關係,古代中原農耕民族與邊疆遊牧民族就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各自經濟文化型別的不足之處,即農耕經濟的封閉性在一定程度上被突破,而遊牧畜牧業經濟的非自足性則得到了程度不同的彌補。

互市貿易是古代中原王朝許可的一種與邊疆各民族的經濟交流形式,有“互市”、“關市”、“官市”、“交市”、“馬市”、“茶市”、“茶馬互市”、“絹馬互市”、“木市”等稱呼。這種由官方許可的經濟交流形式的`產生可能很早,但是,有確切史料記載的互市大概是西漢對匈奴的“關市”,史載漢景帝五年(公元前152年)“夏,漢遣公主嫁單于,通關市,給遺匈奴,如故約”。明王朝時期,中原王朝與邊疆各民族間的互市貿易達到了空前的繁榮狀態,在西北西南和南方的許多地方都設立了“茶馬司”。開設“馬市”、“木市”與蒙古族、女真族進行互市貿易,設立茶市與藏族及西北各民族進行互市貿易。由於互市貿易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在和平環境下進行的,因此,它對促進中國歷史上各民族的共同繁榮有著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

(3)文化上,相互吸引,相互融合

從文化角度審視,北方遊牧文化和中原農耕文化始終是在相互交匯中共同向前發展的。歷史上趙武靈王提出的“胡服騎射”戰略思想併成功付諸實施,就極為有力地說明兩種文化的吸納過程就是主動的、自覺的民族文化融合過程。世界上沒有一個民族和民族的文化藝術是純而又純的。一個不會吸收或拒絕吸取其他民族文化藝術的民族,註定是原始的、落後的。中國北方遊牧民族在思想文化上,有它自己的體系,在其產生和發展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共性,在相互交流中融合、滲透、影響、發展和繼承,進而形成了獨特的北方草原文化。這種北方草原文化,在碰撞、交流、融合中,不僅提高了自己的文化層次,並在與農業文化的碰撞、交流中,給古老的農耕民族文化不斷地注入新的生命力,使中華文化更為豐富多彩。

比如,在文化習俗方面,匈奴受漢德影響是很明顯的。匈奴沒有文字,它卻與漢經常來往書信,這些書信顯然是用漢文書寫的。匈奴用漢文書寫的書信,不管它出自什麼人之手,卻表明匈奴借用了漢字。後漢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北匈奴遣使乞和親,並請求音樂。光武雖沒有應其所請再給匈奴竽、瑟、空侯等樂器,但說明過去曾給過這些樂器。

再如,回鶻與唐王朝之間文化交往也是日益加強。漢地文化對回鶻產生巨大影響,回鶻首領和人民“慕朝廷之禮”。唐公主和親回鶻,帶去了大量絲織品、金銀器和各種工匠,漢族文化、技藝也隨之傳入回鶻。交往是雙方的,影響必然是相互的。回鶻文化對漢族文化發展也有影響,當時的回鶻服飾傳入唐朝,如唐詩中描述:“回鶻衣裝回鶻馬,就中偏稱小腰身。”

2、和戰並存,以和為主局面出現的原因

在雙方強盛時期,出現和戰並存、以和為主局面的原因是多樣的,是多種因素綜合的結果,概而言之,有以下幾個方面:

(1)經濟型別不同,從而導致其經濟上的互不需求,不彌補需求,北方遊牧民族往往採取主動進行戰爭的方式,從而以抄略的方式,掠奪所需物資、勞動力等。北方遊牧民族屬遊牧經濟型別,對農耕民族富裕的農業經濟常常表現出強烈的好戰性。而南方農耕民族屬於農耕經濟型別,既容易產生一種認同感,也容易產生對先進漢族經濟產生一種敬佩和歸化的心裡。

(2)自然地理環境不同

自然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人類社會既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兩者始終保持著既對立又統一的辯證關係,自然環境對人類社會發展無決定性作用,但當人類社會活動與之發生聯絡時,自然環境的優劣就會加速或減緩社會發展的程序。當然,自然環境對人類的影響在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是不同的,人類的任何社會活動都擺脫了不了自然環境的影響和制約,民族戰爭作為人類社會發展階段的產物,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北方遊牧民族居住區多一馬平川,遊牧的少數民族或部族呼之而聚,容易形成政治軍事中心。而南方農耕區,開發較早,基礎良好,多險阻阻擋,加之長城修築,農業生產可以穩定進行。

參考文獻:

[1]范曄《後漢書》卷89《南匈奴傳》,中華書局,19年版,第2950頁。

[2]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卷780《宮詞》,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3](西漢)司馬遷:《史記》卷110《匈奴傳》,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2894頁。

[4](北宋)歐陽修《新唐書》卷217上《回鶻傳上》,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61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