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關於設計課程教學建築空間的論文

文思屋 人氣:1.64W

1)美術造型能力不紮實,學習難度大進而容易喪失學習興趣。與藝術大學聯考生不同,本專業的學生在入校之前並沒有進行系統的美術基礎訓練,在課程的學習上有一定的難度。學生的造型能力、對空間的感知能力、想象力以及認識事物的方法,甚至思考問題的角度都有很大的不同,特別是對一些操作性較強的藝術類課程,難以理解、難以操作甚至難以認同,進而喪失學習的興趣。因此,在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應該以鼓勵為主,鼓勵學生多利用業餘時間進行練習,建立學習的興趣、體會學習的樂趣、樹立學習的信心、體驗成功的快樂。首先讓學生有學習的興趣,需要教師進行積極的引導,個性化的輔導,指定切實的教學目標,在課程內容的安排上注意教學的節奏,由簡單到複雜、由單個空間過渡到整體空間;並且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控制講課的時間,突出重點,抓住學生的有效學習時間,避免講得過多,而沒有留給學生消化、理解的時間。

關於設計課程教學建築空間的論文

2)藝術審美方面不敏感,需要加強學生藝術方面的修養。教學過程中,學生容易在方案的構思過程中,對設計元素的分析、提煉過程中存在認識不到位,對整體空間的感知存在誤區,方案製作階段表現能力不強,方案的實施階段等方面出現問題。具體表現為,無從下手,對基本設計概念的認識不夠,對顏色使用、搭配的混亂、不同風格的元素不能根據具體情況分析,方案的藝術表現力、感染力、衝擊力不夠,同時在方案的製作過程中,對教師的依賴程度較高,甚至需要“手把手”的輔導。歸根到底是學生在藝術審美方面還需要加強。藝術思維的培養、藝術修養的提高,僅僅通過某一門課程是無法解決的,應當構建課(程)裡課(程)外的多種學習方式,例如通過增加美術類基礎課程、專業欣賞方面的選修課,一方面強化學生的造型能力、表現能力;另一方面培養學生對藝術的感知,通過不斷地薰陶,增加專業的認同感,建立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的.效果,進而主動探索學習。

3)根據學情特點,調整學習內容,適當降低學習難度達到“以小博大”。

a.隨著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和學生生源數的持續減少,特別是註冊入學制度的推行,高職院校學生的基本素質呈下降趨勢。學習能力不足,學習習慣較差,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較弱,主動性不夠,對新興事物缺乏求知慾;不僅如此,隨著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的普及,課堂中“低頭族”越來越多,課堂的教學效果難以保證。因此,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改變教學節奏,適當降低學習難度,嘗試通過體量不大的案例,並遵循由簡單到複雜的過程來實施,不斷鼓勵學生、引導學生,通過不斷的成功體驗以達成教學目標;

b.確定合理的課程設計任務,將企業的真實案例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真實的案例具有真實的環境,學生能夠根據具體情況找尋設計切入點,獲得構思靈感和真實的體驗,對訓練學生的空間感知、把握空間尺度等也大有好處,限制條件,不利於集體教學也不利於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進行全面的設計訓練。因此可根據訓練目標“量身定做”,有針對性地將真題進行修改,揚長避短,甚至去除部分限制條件,讓學生充分發揮,以達到最優的訓練效果;

c.拓展傳統的課堂教學,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習動力。建立工作任務小組,通過團隊合作的方式完成每一階段的課程設計任務,激發團隊成員的潛力。變講授型課堂為討論型課堂,在教學組織過程中,可將階段教學目標作為劇本,教師導演、學生演出;鼓勵學生多發言,通過設計方案PPT彙報的形式,讓學生表述出自己的設計方案、設計意圖,同時引導學生思考,共同分析存在的不足。發揮群體的帶動、激勵作用,通過討論的方式掌控整個設計的進度,引導小組內進行交流和互評,發揮群體內成員的相互激勵作用,設定專門的、開放的討論空間,指導教師聆聽、參與小組討論、適時提出問題、引導方向、做出評價。走出課堂,利用多種方式拓展學生視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陶冶學生對美的認識和體會。

4)客觀評價教與學的成果,變“結果控制”為“過程控制”。傳統的設計課程通常以最後的完成效果,作為課程成果評價的唯一標準。教學過程中容易挫傷一部分同學的學習積極性,也很難保證評價的公平、公正、客觀,同時以小組形式共同完成一特定工作任務,團隊中的成員難以正確評價。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加強對過程控制,激發每個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學習潛力。通過制定設計任務指導書,明確小組成員的分工及工作時間節點,加強對過程的控制,確保全員參與。

TAGS:論文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