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試析從市民社會看中國公民文化建設

文思屋 人氣:1.64W

論文摘要:公民文化是維持和發展民主制度的必要條件。作為缺少公民意識的中國面臨著建設公民文化的重任。雖然當前的公民文化建設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就,但卻存在公民教育形式化、市民意識的缺失、無法迴避的村民意識等問題。市民杜會理論在中國的興起為公民文化建設帶來了曙光,為當下公民文化建設提供了一個祈的視角。

試析從市民社會看中國公民文化建設

公民文化是一種地域型、臣屬型和參與型政治態度的合理聚合,它強調政治輸人的理性參與,因此是一種參與型複合政治文化。西方已開發國家的民主歷程告訴我們:公民文化是維持和發展民主制度的必要條件。而對於子民、臣民意識很強的國家來說,培育公民意識,實現政治文化的轉型是一項緊迫的任務。著名學者李慎之先生曾深切感嘆“千差距,萬差距,缺少公民意識是中國與已開發國家最大的差距”。認識到差距不能解決問題,關鍵是如何縮小差距。但公民意識的產生和公民文化的培育是政治漸進發展的結果,需要種種有利條件,盲目照搬或一味灌輸是註定要失敗的。從五四時期的改造“國民性”到現在的公民教育,都在努力培育人們的公民意識,建設公民文化,雖然這些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公民文化建設仍存在諸種問題:公民教育形式化、市民意識的缺失、無法迴避的村民意識等。那麼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文章試圖從市民社會的視角來看待中國公民文化建設,併為當下公民文化建設提出一些建議。

一、反思中國公民文化建設:現狀及問題

阿爾蒙德在《公民文化:五國的政治態度和民主》一書中第一次明確提出“公民文化”這一概念,論述了公民文化與民主制之間的關係。此後,公民文化成為研究民主政治必不可少的環節。公民意識是公民文化的重要內容,而在中國從古至今便沒有公民,更無公民意識。中國人向來不缺乏“臣民意識”,“服從”二字已在潛意識中紮下了根。“當大多數有政治參與強烈要求的中國國民還僅僅具有村民身份和村民意識,當他們的政治‘知覺’裡充滿的是更高一點的‘臣民理想’,而且這些希望‘當穩奴隸’的臣民意識還與中國特有的‘子民習慣’結合在一起’,這就使他們的實際政治行為還完全是機會主義模式或者是冷漠。作為公民,最起碼應具備兩種意識,一是“主人”意識,二是“平等”意識。只有具備了這兩種意識,公民才會有進一步的政治參與意識、權利和義務意識。否則如果當權者缺乏公民意識,就會濫使公權,打死孫志剛,以及“處女縹娟案”、“夫妻看黃碟”等事件,就會繼續發生。民缺乏公民意識,就擺脫不了奴蟀意識,把權者當主人,逆來順受,任打任罵,甚至連自己的生存權都保障不了。因此,中國當前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在一個短時期內培養起公民意識,實現傳統臣民文化向公民文化轉型。

對此,阿爾蒙德早就提出:“教育是時間的最明顯的代用途徑然而正規教育不能傳授作為公民文化重要成分的基本社會態度,不能樹立社會信賴和信心,不能傳播主動性和被動性,參與和疏遠,地域民、臣民和參與者取向的奇妙混合。阿爾蒙德的建議是開發其他政治社會化渠道:家庭、工作場所和自願團體以及現代化、工業化等。

當然如何建設公民文化沒有現成答案,需要各國自己去探索。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公民文化建設有一定的進展。隨著市場經濟深人人心,人們的維權意識有所甦醒,出現了“熊德明討薪”、“王海打假”、“村民自治”等現象。然而畢竟這些還只是零星的公民意識“火花”,中國的公民文化建設還存在嚴重的問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一)形式化的公民教育

完整的公民教育從內容來看,應該包括公民倫理教育和公民權責教育。僅具有良好品行的公民只是被動的公民,要成為主動的公民還必須瞭解公民的權利,知道如何行使自己的政治權力,積極地承擔監督和參政的責任。公民意識“在本質上必然呈現與民主政治和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以平等、自由為軸心的政治價值追求和理性自律精神,並呈現合理性意識、合法性意識和積極守法精神的三元內在結構。相比之下,中國的公民教育則成了學校德育的一部分,同時由於缺乏具體要求和實施計劃,加上學校德育本身受“應試教育”模式的衝擊而未得到真正的重視,學校公民教育也只是成為口號,流於形式。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