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電力市場開發及營銷策略論文

文思屋 人氣:3.1W

1、優化服務,實施市場跟蹤

電力市場開發及營銷策略論文

1.1樹立以使用者需求為導向的營銷和服務理念

一是營造良好的營銷環境。堅持“服務至上”的原則,加強服務環節的監管。二是優化市場行銷效能。充分發揮市場監管職能,在依法宣傳的前提下進一步優化市場行銷流程,有效助力電力客戶自愛執行中遇到的難題。同時,電力企業提高視窗業務水平,進規範視窗人員工作行為,優化服務技巧,及時針對視窗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不斷提升工作人員業務水平。三是引進市場機制,引導電力消費,刺激需求增長,宣傳推廣新技術家用電器的生產裝置,推動人民生活的電力消費水平。

1.2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

首先是實現銷售一體化,免費為客戶提供用電材料運送等服務,並且對突發問題做出及時搶修和解決。其次是完善供配電網路,運用通訊、網路平臺,優質的服務方式和服務手段,為客戶提供高效的、全方位的優質服務。

1.3建立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的服務機制

按市場經濟規律,採用優質的電力營銷運維管理,電力營銷服務是供電企業樹立良好營銷策略的根本。可以為電力客戶提供全面、系統、全方位的人性化服務,及時解決電力使用者在用電過程中的各種問題,為電力企業提供可靠的,安全的營銷服務,推動供電企業可持續穩定的高效運營發展。

2、創新管理,完善市場機制

2.1擴大市場份額

電力企業的超前預判有效增強了抵禦各類風險的能力。要求電力系統紮實開展隱患分級排查治理工作,每月開展機組能效對標競賽活動和火電機組整體優化執行工作。一方面是完善加強大使用者開發,全力爭取直供電比例的逐步擴大。推廣“理論發電量平衡分析法”,全民提高發電機組深度調峰能力,積極探索熱電機組的經濟性、可靠性和靈活性。同時還要構建統一的預算管理體系,實現電力結構和佈局優化。

2.2建立分割槽域營銷體系

按照市場行銷政策拓寬電力企業的市場佔有率,在市場研究的基礎上建立營銷體系,推進電力企業市場行銷的計劃、實施與控制之間的營銷方式。因電力消費群體有一定的不確定性,那麼作為電力企業的營銷也應該對市場行銷有一定的規劃,對於一些資金週轉時間較長且利潤點不高的企業環節應該加大受眾側重點。

2.3創新經營專案

創新經營專案可以更好地調動營銷人員的進取心,更好地把精力投入到電力企業的市場行銷建設中。在電力市場建設開始著手之前業主應該對營銷專案做一個全面而專業的分析評估,避免在後面的環節中出現虎頭蛇尾浪費的現象,這樣可以有效提高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在市場專案建設進行的過程中,遵循市場開發原則和規律對整個開發過程進行客觀全面的監督,使電力市場的營銷開發達到甚至超過預期的效果。

3、加大建設,拓寬營銷局面

3.1優化供電品質

優化供電品質的關鍵是電網的建設與執行管理。電力企業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後,要想在競爭中保持優勢地位,需要用良好的優質服務來保障。

3.2加大電網改造建設

電力企業要加快電網改造和建設步伐,抓住城區、農網改造的大好時機,加大部分地區落後的電力裝置的更新力度,增加電網的覆蓋面積,不斷滿足廣大居民的用電需求。

3.3建立新型的'營銷體制

電力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要建立一條龍的銷售形式,形成以客戶服務為中心的新型電力營銷管理體制,通過健全營銷制度來有效促進電力營銷工作的順利開展。不斷拓寬電力企業營銷思路的情況下,實施新的營銷策略以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電力行業的發展,提升電力企業的競爭力。

4、拓寬渠道,拓寬市場份額

4.1優化隊伍建設

建立以經濟發展為核心的新型營銷理念,健全新型的營銷體制,保持電價穩定,培養一批高素質的營銷隊伍來更好地為客戶提供質優的電力能源,不斷滿足電力客戶的需求,拓寬電力市場的份額,提高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

4.2細化監督管理

市場經濟的成長有賴於市場行銷運動,而市場的營銷運動又離不監督。電力企業在市場行銷的程序中表現為市場行銷運動中的不標準行動。這些行動對企業本身的好處都能夠帶來消極的影響。因此,對市場行銷運動中不標準行動進行監管是增進社會與經濟成長的主要內容。需要加大力度整改我國電力市場行銷運動中存在的某些比擬凸起的不標準行為。

4.3用電價格調整

價格是電力市場行銷中的導向,用電價格關係到客戶的接受能力和市場佔有率。電力企業要取消不合理的電價加價,通過降低電價刺激消費。根據基本電價和電度電價的比例關係,採用靈活的電價政策,建立起具有彈性的電價體系,是擴大供電銷售的重要保證。

參考文獻:

[1]王文理.電力市場行銷基礎[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3.

[2]張繼紅.堅強智慧電網背景下的電力市場行銷資訊化建設[A].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自主創新———第十二屆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年會(第四卷)[C].2010.

[3]駱志華.供電企業電力市場行銷管理策略與實施[J].科技資訊,2010.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