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恩施地區大樹移植和養護技術

文思屋 人氣:1.09W
恩施地區大樹移植和養護技術

  論文關鍵詞 大樹;移植;養護;湖北恩施

  論文摘要
大樹的再生能力低,難以栽植培養,易造成較大的損失。經過多年的實踐,出大樹的移植和養護技術。
  
  
  
  大樹移植是加快城市綠化的一種途徑,也是保護在城市改建擴建工程中各種已成林的古樹、名木和各種樹木的有效手段。其優點是見效快,綠化效果明顯,缺點是費工費時,技術要求較高。大樹的再生能力低,難以栽植培養,稍有不慎,很難成活,易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本文所指的大樹是指樹體高大、或樹齡較長、具有一定園林觀賞價值的樹木。筆者由於工作的需要,曾參與了大樹移植的現場施工與養護工作,現總結如下。
  
  1氣候條件
  
  恩施市地處鄂西山區,位於湖北西南部,屬雲貴高原的東延部,市區周圍用地高程則在海拔400m左右。城區所處位置屬亞熱帶氣候區,全市氣候四季分明,冬暖夏涼,雨熱同季,冬少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熱資源充足,有著垂直氣候的分帶性和局地氣候的特殊性,對植物生長十分有利。
  
  2大樹移植的措施
  
  針對恩施地區的氣候特點,大樹移植需要採取一系列的措施,才可以保證較高的成活率。
  2.1大樹移植前的準備
  大樹移植成活率的高低與這一階段工作的準備充分與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準備工作建議如下:
  (1)在起掘前,將確定的移植木按種植設計統一編號,並作好標記,以便栽入時對號入座。
  (2)在挖掘前1~2d內對即將移植的樹木根部澆水(澆水的時間與水量視天氣與土壤乾溼而定),使樹體在移植前吸足水分,加強根系與土壤的粘著力。將大樹主幹及骨幹枝用草繩密繞,防止操作時損傷樹皮,也可保持樹幹溼潤,減少水分蒸發。
  (3)提前將種植穴按設計位置挖好。種植穴應視根系或土球大小而定,一般比根系或土球直徑大60~80cm,深度加深20~30cm,坑底部放20~30cm的土堆,樹穴上口與穴底直徑必須一致,種植前穴內施適量基肥,回填土最好是拌有機肥的園土。
  (4)對難成活的大樹或古樹,可在冬、春斷根,秋後或第2年移植,這樣可大大提高成活率。
  2.2大樹移植技術
  2.2.1移植時間的選擇。大樹移植的時間最好是選擇在樹木休眠期或半休眠期。落葉樹在春季萌動前和冬季落葉後,此時的樹液尚未流動,是移植的最佳時間;常綠樹在新芽萌芽前移植最佳。4月下旬至5月中上旬,恩施地區的雨量充沛,大樹移植後,便於移植後的養護,可以彌補由於人工作業時易出現的對樹木澆水不夠充分等的失誤,從而提高移植的成活率。
  2.2.2大樹的挖掘。對於常綠樹種,移植時必須帶土球,挖掘時必須保持土球完好,土球直徑一般要求為樹幹直徑的8~10倍,土球高度一般為其直徑的2/3左右。挖掘前以樹幹為中心,按規定尺寸劃出圓圈,在圈外挖60~80cm的操作溝至規定深度,先去表土,以見表根為準,再行下挖,遇粗根必須用鋸鋸斷再削平,不能硬鏟,以免造成散坨,用銑將土球修整,土球底部不應留得過大,一般為直徑的.1/3左右,用草繩等打包。
  2.2.3大樹的。大樹挖掘後,根據大樹和土球的大小,選擇適當的運輸方式,如果不能人工裝運的,應採用裝運,在起吊運輸過程中要儘量保持枝葉和土球,並避免樹幹損傷,爭取即運即栽。
  2.3.4修剪。為保持株勢平衡、緩解移植樹根與冠的矛盾,必須將地面上的枝葉相應修剪,使植株根冠比維持必要的平衡關係。對於闊葉樹而言,要最大程度地減少樹木的水分蒸發,必須修剪地面上的枝葉,減少水分的蒸發量。為更好地提高移植大樹的成活率,必須在起挖後及時進行修剪,修剪量要因天氣和樹木自身情況而定,但應儘量保留骨幹枝,這樣做也能方便苗木的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