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物理化學教學改革中的探索

文思屋 人氣:3W

對新課程體系下物理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通過以"博而通"和"少而精"思想為基礎搭建知識框架、加強研討型教學、將科研帶進課堂等方式,探討了相應的改進措施。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相關內容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物理化學教學改革中的探索

 摘要:物理化學在工科專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目前物理化學教學改革已是大勢所趨,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是進行教學改革的指導思想。為了進一步搞好物理化學的教學研究,不斷提高課程教學水平,結合河南科技大學物理化學課程教學的現狀,從改進教學方法、實驗教學及考核體系三個方面提出了改革的設想。強調提高課時利用率,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並重視對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物理化學;教學改革;實驗教學

物理化學是化工、製藥、輕工、材料、紡織等專業學生的基礎課,是一門應用廣泛,極具創新性和發展前途的學科[1]。然而,物理化學作為一門交叉學科,涉及化學、物理學、高等數學等多門學科的內容[2],理論性強,歷來被學生們認為公式多、概念多,是一門較難掌握的基礎課[3-5]。針對河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我校”)相關專業的特色及物理化學課程自身的特點,筆者在物理化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和積累經驗,在對工科學生的授課過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本文將從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以及課程考核改革等方面談一下近幾年來對物理化學教學的心得和體會,希望能夠對該課程的教學改革工作有所推進。

一、教學方法的改革

1.1以點帶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隨著高校教學改革,一些非化學化工專業工科對基礎課程的課時數進行壓縮,如在我校給環境工程專業《物理化學》課由原來68學時縮減到48學時。那麼如何在有限的課時內教好這門基礎課呢?筆者認為在實際教學工作中要著眼於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首先,教師要“吃透”教材,認真研究教學內容,掌握教材編排體系各部分的內在聯絡。其次,要明確教學目的,在教學過程中分清主次,區別輕重,突出重點,解決難點,做到以點帶面。比如學習化學平衡一章中理想氣體反應的標準平衡常數,首先講述標準平衡常數的定義,這就是“點”,進而將本章節的其它內容緊緊圍繞這個“點”展開,探討標準平衡常數與反應標準摩爾吉布斯自由能變的關係,以及復相化學反應的平衡常數。同時緊扣課後思考題和習題,採用課堂提問或小測驗的方式,加深學生對本章基本概念的理解,增進學生對計算題的解題能力。

1.2理論聯絡實際,採用啟發式教學

在教學中,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從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化內容入手,培養學生感知與理解,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講授表面物理化學一章時,舉出實際生活中的介面現象作為例項,與課本上的理論知識緊密相連,提出“為什麼玻璃毛細管內水面上升,汞面下降”、“矽膠吸水,塑料防水”、“水過冷而不結冰,液體過熱而不沸騰”等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並做出回答,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又使學生體會到學以致用的樂趣和成就感。再如,在講授化學動力學部分勢能面與過渡態理論時,在課堂上展示勢能面的三維立體模型,使學生能形象、清晰地理解“過渡態”、“活化能”、“活化絡合物”等概念。運用啟發式教學,著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教學過程由被動接受轉為主動參與、思考,把傳統教學中的以教師為中心的單向傳播模式,轉變為以“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雙向感應模式。

1.3新舊結合,融會貫通

由於擴招及大學聯考考試改革方案的改革,使得我校工科學生的化學基礎參差不齊,部分學生在高中階段沒有主修化學,化學底子薄弱,進入大學後遇到公式多、邏輯性強的物理化學,普遍感覺學習比較困難。此時要從學生實際出發,摸清學生的底子,不要急於求成,而是保證學生學一點,掌握一點。根據物理化學的課程特點,循序漸進,查漏補缺,不斷鞏固。教師可利用每節課開頭的數分鐘時間回顧上一次課的重點內容,這樣既注重新舊知識的銜接,又在鞏固舊知識基礎上增進新知識。如在講述化學動力學一章反應速率常數與反應溫度關係的阿倫尼烏斯方程時,可向學生提及已經學過的化學平衡一章的範特荷夫等壓方程及相平衡一章的克勞修斯-克拉佩龍方程,由於這三個方程數學形式上的相近,既加深了學生對所學公式及其應用的理解,又能起到新舊結合、舉一反三的教學效果。

1.4利用多媒體教學,製作富有個性化的課件

目前多媒體教學在全國高校已被普遍使用,通過幻燈片播放的教學形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課時利用率,改變了傳統教學中“黑板+粉筆”的單一模式。根據物理化學課程內容特點,筆者在近幾年的教學過程中也製作了物理化學多媒體課件。教學方式“畫面動起來,老師站起來”,這些措施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促進了教師和學生的雙邊互動,也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6]。例如課堂講授中通過圖文、視訊展現一些著名化學家,如焦耳、邁耶爾的生平事蹟和簡介,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寓教於樂的教學效果。再如將化學動力學氣體反應的碰撞理論一節採用動畫的形式進行教學,使學生能更直觀、清晰地理解“活化碰撞”、“碰撞截面”、“概率因子”等理論和概念。我們在發揮多媒體優勢同時,不提倡大家採用同一個課件,而是鼓勵各位教師根據學生所學專業的不同,有針對性地製作具有個性化的課件。課下各位教師還要跟學生積極交流,根據授課情況和學生的反映不斷修改、完善和補充課件。只有不斷提高課件的質量,才能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才有助於物理化學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實驗教學的改革

根據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物理化學課程特點和各專業特色,筆者所在的教研室將物理化學的實驗教學分為課內實驗和創新設計性實驗兩部分,旨在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如冶金專業物理化學實驗共40學時,其中,綜合性實驗24學時,佔60%,設計性實驗16學時,佔40%。課內實驗的開設目的是既能反映物理化學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又體現其在本專業的應用,以培養學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如冶金工程專業的課內綜合性實驗“有簡單共晶系統相圖的繪製”、“原電池電動勢的測定”、“最大氣泡法測表面張力”及“丙酮碘化動力學方程的確定”,這些實驗涵蓋了相平衡、電化學、介面化學及化學動力學的內容,並且和冶金傳輸原理、鋼鐵冶金學、金屬學及熱處理、冶金工藝學等專業課程的相關知識有機結合起來。通過課內實驗,使學生掌握物理化學的基本實驗技能,正確使用各種測量儀器,掌握物理化學的測定方法和原理,並能對實驗資料進行科學、合理、有效的分析和評價。而創新設計性實驗是讓學生為解決實際問題,自行查詢資料並制定實驗方案和具體步驟,有助於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物理化學理論知識的能力和動手能力。如課程組教師指導學生利用“電導滴定法”進行食用醋的鑑別。通過電化學一章的學習,學生了解到電導測定可以應用於電導滴定,利用電導滴定法測醋中的總酸度,以區別釀造醋和勾兌醋。鼓勵學生根據自己掌握的理論知識,制定具體的實驗步驟,並列出自己所需的儀器和試劑。實驗過程中學生獨立完成實驗,實驗結束後學生對實驗資料進行處理,繪製電導滴定曲線,計算醋中乙酸的含量。通過開展創新設計性實驗,學生的獨立分析、實際操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得到了鍛鍊,為以後的繼續學習深造和工作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考核方法的改革

為全面衡量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的程度和學習情況,我們結合物理化學課程教學目標和特點,對課程的考核形式、評價方式、考核權重等方面進行改革,制定課程總成績評分體系,避免一張試卷定成績的傳統考核方式。課程總成績由平時成績、實驗成績和期末考試三方面構成。平時成績佔總成績的15%,包括作業評分、出勤情況、課堂表現和隨機測試等。作業即老師佈置的課後作業,每次作業上交後按百分制給出成績,平均成績即為作業測評成績。課堂表現主要採取提問的形式,保證課程進行過程中每個學生都被提問至少一次。隨機測試為及時檢查學生的階段學習情況,也使得學生了解自身的學習情況,每學期採用3~4次平時測驗,通常採取閉卷、筆試的方式。實驗成績佔總成績的15%,包括預習報告、實驗準備、操作環節和實驗報告處理等。最後的期末考試佔總成績的70%,在試卷命題過程中注重試卷考察知識點的涵蓋面、廣度、深度和命題的多樣性,力求能對學生的記憶、理解和應用水平進行全面考察。這種過程化考核和期末性考試的結合,改變了單純知識化考核的評價模式,降低了成績的隨機性因素,更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能更好地反映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四、結語

為了提高高校教學水平,積極推動素質教育的可持續性發展,改革物理化學課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已經成為目前工科教育工作中的當務之急。物理化學教學改革屬於系統工程,需要各個環節齊頭並進。除了對教學內容進行全方位的規劃,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評價體系的改革也應與時俱進。路漫漫其修遠兮,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對人才的需要,物理化學的教學改革將一如既往。

參考文獻

[1]任素貞,王旭珍,施維.物理化學.4版[M].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1-2.

[2]傅獻彩,沈文霞,姚天揚,等.物理化學.5版[M].北京:高教出版社,2005:1-12.

[3]石月丹,劉春光,關曉輝.淺談“物理化學”教學改革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1(9):202-203.

[4]劉慶波.物理化學教學改革的幾點認識[J].化工時刊,2011,25(10):52-54.

[5]朱雯,尚通明.物理化學教學改革初探[J].江蘇理工學院學報,2007,13(6):81-84.

[6]徐世太.談多媒體教學的“建、管、用”[J].山東省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6(3):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