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關於中西方倫理思想發展比較研究

文思屋 人氣:2.87W

關於中西方倫理思想發展比較研究

[論文摘要]比較中西方思想的發展,很多基本問題是相同的,對此的比較性研究,可以有助於認識及瞭解人類文明發生及演化的。考察自和蘇格拉底以來至二十世紀初兩千多年中西方倫理思想的發展脈絡,主要從古希臘倫與先秦儒學、基督教倫理學與宋明理學、西歐近代倫理思潮與明清啟蒙思想三個方面進行比較研究。

[論文關鍵詞]中國;西方;倫理思想;比較研究

中西方倫理思想的發展從百家、古希臘羅馬時期至今,二千多年的歷史程序中,雖然對理想人生及生活的理解各有不同,但就發展脈絡而言,很多基本特徵是相同的。從源頭、內容、過程、規律來看,這種比較性的研究,使我們對人類文明發生及演化的歷史有更多的認識及瞭解。人類文明發展的一些規律性現象,在倫理學的歷史中也得到了生動的呈現,各自兩千多年的時間跨度,正如孟子所說:由堯、舜至於湯,五百有餘歲,若禹、皋陶,則見而知之;若湯,則聞而知之。由湯至於文王,五百有餘歲,若伊尹、萊朱,則見而知之;若文王,則聞而知之。由文王至於孔子,五百有餘歲,若太公望,散宜生,則見而知之;若孔子,則聞而知之。孟子歷史經驗得出的五百年一亂一治的歷史迴圈圈是他英雄創造歷史唯心史觀的典型闡述,他說:“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意思是說經過五百年必有聖君興起,有命世之才脫穎而出,前者對國家生活而言,後者是對人類文明史而言,拋卻這種歷史迴圈論的糟粕不論,以五百年為一時間單位考察自孔子和蘇格拉底以來至20世紀初2000多年中西方倫理思想的發展,採用中西方倫理思想發展的比較研究的方法無疑可以使我們對人類文明發生及演化的歷史脈絡看得更為清楚。

一、古希臘倫理學與先秦儒學之比較

中國傳統倫理思想的發展脈絡以儒學為主,因而表現出固定化傾向,正如董仲舒所言:道之大,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具體而言是“天人合一”的思維模式,“內聖外王”的理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德內容,為天地立心、為生民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道德境界,可以說這種格局一以貫之,綿延千年,沒有大的變動。中國倫理思想兩千多年的發展,基本上都是在這樣一個框架中展開。因此我們的中西方倫理思想發展比較是儒學與西方倫理思想的比較。

我們今天所理解的西方西方倫理學,追溯其源頭,要從古希臘文明談起,對西方倫理學發展貢獻最大的是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他們像西方文明源頭三座比肩的高峰,巍然聳立。

我們今天關於倫理學思考的幾乎所有問題都為古希臘和先秦諸子百家的道德哲學思考過,那個時代那些有智慧的思想家就注意到了人的精神生活的內容和高度對人存在的價值及意義。對古希臘文明而言,在蘇格拉底之前的哲學家,諸如泰勒斯、赫拉克利特、巴門尼德、畢達哥拉斯,這些人他們抉微探幽,善於觀察,但更多的是關注客觀世界的構質之類性意義上的問題,只有蘇格拉底意識到了比石頭、樹木和日月星辰更值得我們關注的是人的心靈,他畢生致力思考並因為對它的回答而送命的兩個問題:美德是什麼?什麼是最好的國家?在今天看來這些仍然是我們個人生活和共同生活最有價值的問題。

孔子生活於奴隸制趨於解體,封建制開始形成的春秋末期,在這個新舊交錯的紛亂時代,孔子不滿於“禮崩樂壞”的現實,他希望用“克己復禮”來教化民心,以圖政治清明,他席不暇暖地奔走於各國之間,不見用於當世,轉而興辦私學,從事實踐。他創立儒學,使學術下移,即使今天,孔子思想依然深刻地影響中華的精神生活,是我們文明與的重要源泉。包爾生說:“智慧和美德是很稀少的東西,自然在一個世紀裡也僅僅造就那麼兩三個天才,聖徒也是同樣稀少的,在歷史上相隔很遠。”對中華文明而言,孔子是一個永遠且豐富的話題,他和在歷史上相隔不算遠,但空間上遠隔千山萬水的古希臘三巨頭學說之比較,是我們理解中西方倫理思想的起點。

就道德情操和人生際遇而言,孔子與柏拉圖有很多相似之處。柏拉圖在他家鄉的城邦也沒有得到任何從事活動的機會,“學而優則仕”之路受挫的柏拉圖從公共生活中退出,創辦學園,把他的生命熱情寄寓於對現實的深思和對理想生活的勾勒,學園成為孤獨哲人的避難所,他在此寫出了震古鑠今的傳世之作《理想國》,《理想國》對西方民族精神生活的意義像《論語》對中國人一樣怎麼樣誇大都不過分,愛默生甚至認為只要留下《理想國》,所有的都可以燒掉.這本書是以對話的形式寫就,書中談到家庭、道德、文藝、教育等問題,幾乎無所不包。他和孔子一樣,從個人經驗出發,以此解釋人生及一般事物,這使他的學說充滿現實感和親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