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定西市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問題探析論文

文思屋 人氣:1.93W

定西是西北及甘肅重要的生態屏障,生態地位重要,構建生態安全屏障的保障性措施,遏制生態環境繼續惡化,對於西北及甘肅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改善意義重大。定西的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對甘肅構建生態安全屏障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該文從定西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的現狀入手,分析了定西生態環境建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定西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的路徑。

定西市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問題探析論文

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不僅僅是一般意義上的植樹造林,更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核心內容。建設生態文明,為定西發展指明瞭方向,樹立了路標,是定西發展的必然選擇。因此,定西應以生態文明的理念,從根本上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發展迴圈經濟,夯實生態安全屏障的基礎。

1 定西自然條件及生態環境建設現狀

定西地處黃土高原、甘南高原、隴南山地的交匯地帶,屬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土地總面積20 330km2,耕地面積52.47萬hm2,山坡地約佔87%。長期以來,定西生態環境脆弱,水資源短缺,水土流失嚴重。

1.1 定西自然條件

1.1.1 地貌特徵 定西地貌分屬黃土高原和秦嶺山地。北部安定、通渭、隴西、渭源和臨洮5縣地處黃土高原西南部,以黃土樑、峁溝壑地形為主。南部岷、漳兩縣地處西秦嶺山地北部,以中山、中高山地形為主。整個地勢自南向北傾斜,山川樑峁溝谷等多種地形相間分佈。

1.1.2 氣候特徵 南部石質山區屬溫帶半溼潤氣候,北部黃土樑、峁區屬半乾旱氣候。年均降水量515.1mm,且呈南多北少、年內分佈不均特徵。南部年降水量一般在600mm以上,北部一般在500mm以下,洮河下游谷地最低僅350mm。且61%~75%以區域性暴雨、冰雹、雷陣雨的形式集中在6~9月,夏雨佔49.9%~54.0%,秋雨佔23.8%~27.2%,冬春降水稀少。

1.1.3 水文特徵 全市河川徑流量15.39×108m3,平均徑流深78.3mm。受降雨和下墊面影響,河川徑流地區分佈南北相差懸殊,南部徑流深多在100mm以上,最高迭藏河上游達500mm,北部多在50mm以下,最低洮河、關川河下游河谷僅10mm左右,高低比值達50倍之多。

1.2 定西生態環境建設現狀 近年來,定西農村工作以新農村建設為主線,突出綠色環保文明衛生的主題,統籌謀劃,開拓創新,落實措施,切實解決了農村“髒、亂、差”和各種汙染問題,建立健全環境衛生監管長效機制,綠色環保理念深入人心,群眾生活環境持續改善,農村面貌煥然一新。

1.2.1 生態惡化有效恢復 1983年,定西被列入全國八片水土保持重點專案後,以小流域為單元,按照“山頂戴帽子、山腰繫帶子、山底穿靴子”的思路,創造性地運用小流域綜合治理模式,實施山水田林路五項並舉,從根本上有效根治了水土流失,遏制了生態環境的進一步惡化。到2014年底,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6 572.65km2,累計興修梯田32.97萬hm2,耕地保有量達66.97萬hm2。

1.2.2 退耕還林顯見成效 2000年,定西被列入國家退耕還林草試點示範區後,搶抓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和三北四期工程的政策機遇,大力開展林業生態建設,到2014年底,累計退耕還林9.11萬hm2、荒山造林12.78萬hm2、封山育林0.55萬hm2,林地面積達到20.67萬hm2,森林覆蓋率達12.5%。通過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有效改善了生態環境,林業的生態屏障作用日漸明顯。

1.2.3 環境整治成效顯著 堅持組織集中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活動,整修鄉村道路,清理亂堆亂放,栽植管護行道樹,美化環境。環境整治正在由階段性治理向經常性保潔轉變。縣城及部分鄉鎮成立了專門的環衛隊,配備垃圾清運車輛,在街區設定垃圾箱,全天侯不定時進行保潔,保障街區、市場等人口密集場所衛生清潔,併力所能及地廣泛應用新環保材料,賦予環境建設新的內涵。

2 定西生態環境建設中的主要問題

2.1 區域環境脆弱 南部為石質山區,山巒重疊,河谷深切,山地坡度大(25~35°以上),中北部為黃土丘陵溝壑區,地形破碎,溝壑縱橫,極易產生水土流失。年降水量不大但相對集中,夏雨佔年降水量的49.9%~54.0%,秋雨佔23.8%~27.2%,冬春降水稀少,加之黃土遇水易分解的特性以及植被稀少、山高坡陡、地形破碎的地形地貌,生態環境具有脆弱性、易損性和不易恢復性,人類對其任何不當的利用都會造成生態環境朝不利的方向發展。

2.2 水土流失嚴重 水土流失形式主要有水力侵蝕、重力侵蝕、風力侵蝕、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冰凍,最主要的是水力侵蝕。目前,全市水土流失面積16 726.6km2,佔總土地面積的82.3%;年均土壤侵蝕模數5 252t/km2,嚴重地方達12 000t/km2以上;年均流失泥沙8 786萬t,佔全省年入黃泥沙總量5.04億t的17.4%,佔黃河年均輸沙量16億t的5.5%;年均侵蝕地表土3.9mm,隨之流失氮、磷、鉀養分190多萬t。

2.3 水資源極貧乏 定西水資源總量為62.86億m3,其中地表水資源62.24億m3,地下水資源0.62億m3;過境徑流47.47億m3,自產總量僅15.39億m3,多年平均自產水資源總量僅14.13億m3(地表水13.7億m3,地下水0.43億m3),人均僅523m3,是全省人均的1/2,全國人均的1/4。66.984萬hm2耕地的平均水資源量僅141m3,是全省平均的1/3,不及全國的1/12。定西水資源嚴重貧乏,乾旱缺水嚴重影響生態環境的平衡和恢復。

2.4 環境承載力大 定西生態環境承受著人口基數較大的巨大壓力。2013年,定西人口總數277萬,比1955年的142萬增加近1倍,而人均耕地從1949年的0.36hm2下降到0.18hm2,減少了50%。同時,人口密度145人比1949年的56人增加1.59%,遠遠超過國際測算的乾旱區只能養活7人/km2,半乾旱區為20人/km2的水平。人口迅速增加尤其是農村人口的`迅速增加,造成了許多地方新的生態被破壞,水土流失加劇,資源環境承載力加大。

2.5 農村汙染突出 農村環保意識不強,公共服務能力薄弱,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已成為汙染治理的突出問題。越是經濟發展較快、人口相對集中的區域較為嚴重,環境汙染治理任務越艱鉅。一方面,隨著農村養殖業快速發展,相伴產生的環境汙染問題突出,家庭飼養牛、羊、豬、雞等圈舍衛生差,糞便隨處可見,對環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汙染。另一方面,鄉村還沒有實現垃圾統一收集、統一轉運、安全處置,大量垃圾被隨意堆放,甚至隨意倒入塬邊溝畔之中,對地下水和生態環境構成潛在威脅。

3 定西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路徑選擇

定西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應根據甘肅建設西北生態屏障的總體目標,從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出發,夯實基礎,突出重點,梯度推進。

3.1 加大政策法規實施力度 緊扣甘肅省“3341”專案工程和定西市《關於打造黃土高原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的意見》、《定西市黃土高原水土保持示範區實施規劃》的總體要求,以改善和保護生態環境的基本國策為先導,樹立大水保、大生態、大戰略的思想,全力貫徹落實國家和省上關於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政策及措施,並根據定西需要適時制定適宜的地方性政策和法規。

3.2 優化農業用地 定西有80%以上的坡耕地處於基礎條件薄弱、生態條件最差的山樑、溝壑地帶,大多土壤有機質含量很低,土壤侵蝕嚴重。因此,要因地制宜,根據市場經濟動態和生態環境建設的需要合理優化和配置農林牧業用地,將坡度大(大於25°)、不適宜種植(15~25°)的坡耕地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在適宜性較好的林、牧業土地上大力發展林、牧業經濟,促進農、林、牧業綜合發展,使農業用地發揮出更好的生態經濟效益。

3.3 依託引洮工程建設生態環境 引洮工程改寫了定西長期水資源嚴重短缺的歷史,對改善生態環境意義重大。定西要嵌入蘭白和關天經濟圈,首先要借水提升,適度調整,即利用洮河水資源優勢,提升迴圈經濟園區的規模、檔次和特色,承接外部產業;在各級配水和輸水渠線,因地制宜地發展一些過去受水資源制約想做而做不了的產業,大力發展設施農業,以農業種植結構的調整和農村二、三產業的發展,強化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

3.4 依託城鎮建設改善生態環境 將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有機結合,統籌規劃加快小城鎮和新農村建設,把不適合居住而又對生態環境破壞嚴重地區的農民分期分批、有計劃分步驟地從生態脆弱區撤下來,依託小城鎮建設和新農村建設促進生態環境建設及環境保護。

3.5 依託生態建設專案工程保護環境 以市委“造林綠化消滅荒山、治理水土改善環境”的生態建設戰略目標為平臺,全力實施重點生態、面山綠化、綠色廊道、梯田建設、流域治理、生態保護“六大工程”。(1)重點生態工程:繼續推進荒山造林,逐步形成帶、網、片、點相結合,層次多樣、結構合理、功能完備的森林生態屏障體系;(2)面山綠化工程:根據市縣(區)面山綠化不同立地條件,高標準提升面山綠化水平和質量;(3)綠色廊道工程:重點抓好鐵路、高速公路、國道省道及縣鄉公路和村社道路的綠化,構建東西連通、南北縱貫的綠色生態長廊體系;(4)梯田建設工程:把梯田建設與農村土地流轉和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相結合,提高旱作農業基礎條件;(5)流域治理工程:統一規劃山水田林路村綜合治理,加強重點生態功能區的植被恢復與保護,加大淤地壩建設,綜合治理重點流域和坡耕地的水土流失;(6)生態保護治理工程:重點加強溼地、生態保護區、草地和礦區生態恢復,全面實施生態環境綜合整治。

3.6 完善生態補償機制 以生態環境保護為根本出發點,完善生態補償機制。根據生態功能價值、生態保護成本、發展機會成本等多種因素,綜合運用行政和市場手段,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調整各區域相關各方的利益關係。同時,積極探索橫向補助、對口支援和專案協作等多樣化的補償方式,整合各類生態工程的財政補貼和轉移支付,拓寬多元化生態補償資金來源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