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探析教育資訊化中的自然觀論文

文思屋 人氣:5.92K

摘要資訊化在教育中的運用,使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改變。資訊化的特性改進了教學手段,給教學帶來了方便,提高了教學效率,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效率,實現了對學生的發展需求,促進了學生對文化知識的認知,學生的心理髮展和全面發展。因此,教育資訊化與學生及教師都有著很密切的聯絡,從“人”的角度分析教育資訊化對資訊化的改進有很大的幫助。

探析教育資訊化中的自然觀論文

1 人的兩重生命

人有兩重生命:種生命和類生命。種生命是自然賦予的本能生命;類生命是自我創生的自為生命。也就是平常所說的:個體生命與社會生命、自然生命與文化生命、肉體生命與價值生命、本能生命與智慧生命。也正是人類的這兩重生命決定了人有兩重性即自然本性和實踐本性。而實踐本性就決定了人的社會本性,因此人類也就有兩個屬性,即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文化屬性)。

2 人的心理活動

在人的本性中,人的心理活動是把生物學因子同社會學因子相結合起來的“橋樑”之一,也就是人的身體機能與人所處的環境相互作用結合而產生的活動。心理活動在人的本性中不僅具有一些生物上的因素還具有社會上的因素,它是兩者結合起來的。而由心理活動所形成的映象和概念,能夠反映外部的自然界、社會以及其他的人。因此,心理活動也是意識和自我意識,是物件化的意識和自我意識。

人的心理對世界的反應,就其反應的現實內容而言有客觀性(包括主體性活動所具有的客觀性),但就其反應的形式而言則具有明顯的主觀性。而且隨著人對於自然界本質認識的深化,人的心理活動的客觀性方面和主觀性方面都在不斷地深化。因此,沒有心理活動,也就沒有人的存在。

人所創造的一切,不僅通過物質軀體的活動,而且通過內在的、主觀的心理活動,通過人的情感、願望、需要、理性和意識而產生出來。因此,社會因素同心理因素的相互聯絡也就是人的活動中外部因素同內部因素的相互聯絡。從動機到結果,是由內部的(心理的)東西向外部的(社會的)東西的轉化。這正好體現了否定之否定規律的作用:首先通過認識過程,客觀外在的東西轉變為主觀心理的東西,然後再通過實踐過程,主觀心理的東西又轉變為客觀社會的東西。在生理、心理和社會因素的“合金”中,每一個因素都保持自己的本性和自身的相對獨立性。社會生活如同生理活動一樣,也是外在於人的意識的物質性活動,甚至純粹精神活動的產物如科學、藝術、宗教等,也是客觀存在著的社會生活的表現形式和實在的社會現象。

3 教育資訊化與人的關係

3.1 資訊化作為人工技術系統

它是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的統一。技術實體本身遵循自然規律,同時技術系統又是按照人們的社會需要、通過有計劃有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創造出來的,因此就要遵循社會規律。但在這種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的統一中,社會因素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所佔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它們既可以把天然自然改造成人工自然,又可以把一種人工自然進一步加工改造成另一種更高階的人工自然。

3.2 資訊化作為環境適者方式

它刺激人的神經生理,產生人腦對目的物的注意心理,便產生了人有所需要的一種心理緊張系統。而所有的社會行為都是心理機制與環境互動作用的產物,人的行為又表現為心理機制和環境互動作用的結果,因此社會行為的產生首先需要心理機制的存在才能接受環境的輸入,經過一系列的決策或計算對輸入進行加工,而後產生明顯的行為。心理機制是社會行為的前提,但它不是一種盲目的本能,不管發展的經歷和目前的背景輸入如何都會通過行為表現出來。而資訊化作為一種背景(環境、方式)去刺激人的心理機制,(下轉第47頁)(上接第22頁)人的心理機制在得到背景刺激啟用後產生行為,從而又對資訊化也不斷的改進,完善。

巴斯的觀點:(1)外顯的行為要潛在的心理機制。沒有心理機制,不可能產生任何行為,而且心理學中的所有理論都暗示了心理機制的存在。(2)通過自然選擇的進化是惟一能夠產生複雜的生理和心理機制的過程。

對人而言,其心理活動不僅具有自己的喜怒哀樂、祈望欲求、本能的心理表現功能,而且最重要的是具有有意識地改造周圍的環境,使之符合於自己需要的功能。

進化心理學認為,所有的有機體包括人都是適應設計的產物,適應是演化形成的解決生存和繁殖問題的方法,是通過自然選擇形成的。人的心理也是適應的產物,某種心理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它能解決某種適應問題。

3.3 教育資訊化作為一種文化

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它包括社會生活的一切方面和形式,其中每一個方面和每一種形式都包含文化的因素與功能。從本體論方面看,它指人類在其全部歷史程序中所創造和積累的物質價值與精神價值的總和。

“在人類對地球生態環境的'生態適應過程中,人類創造了文化來適應自己的生存環境,並用文化來改造環境使之更適合自己的生存,發展文化以適應變化的環境。人類對地球環境的認識從模糊到清晰,從不自覺到自覺,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過渡,因此,人類需要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文化來與環境和諧共進,並用新文化來修復由於舊文化的不適應而造成的環境退化,這種新文化就是生態文化。”

文化心理學認為人與文化是共生共存的,無法分割也無法扯裂。在文化進化觀上強調文化對人類生存延續的作用,文化有利於人適應環境,因此作為人適應環境的工具得以產生和保留。在心理需要論上認為文化是特定心理需要的產物,如文化緩解了人的存在焦慮,使得生命以文化的形式延續並且不朽,因而使人獲得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人的生命現象是向文化而存在著,文化是人的本質力量物件化的語言符號系統,人與文化是一種雙向構建關係,生命現象與文化現象凝結在一起,在凝結的過程中文化便成為了人的存在,同時人也就“人之為人”了。

對自然物件和實物的加工,我們可以稱之為物質文化;對人的“加工”,我們可以稱之為精神文化。在馬克思主義看來,自然是文化的母體,因此,物質文化應是整個人類文化的基礎。上述劃分是根據人類勞動活動、文化活動所改變的是何種客體來加以劃分的。根據人的物質方面(肉體)和精神方面的差別來劃分文化現象,同根據所加工的是自然界客體還是人本身來區分文化現象,二者是一致的。對自然物件的加工(物質生產)基本上服務於人們物質的、肉體的需要;對人的加工(教育活動),基本上是對人的精神生活、心理生活的加工,對人的意識和受意識支配的行為的加工。

參考文獻

[1]柳樹滋.大自然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2]許波.進化心理學[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3]田浩,劉釗.從文化心理到心理文化;心理學文化意識的拓展.2007.5.44(3).

[4]高清海.人就是“人”[M].2001.8.

[5]周鴻.人類生態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

[6]葛魯嘉.心理文化論要[M].大連:遼寧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

[7]高清海.“人”的雙重生命觀:種生命與類生命[M].江海學刊,2001(1).

[8]餘謀昌.生態文化:21世紀人類新文化.新視野,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