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新興產業的企業戰略成本管理探究

文思屋 人氣:2.57W

新興產業具有高成長性的特點,其產品更新換代快,怎樣對新興產業的企業戰略成本管理探討?

新興產業的企業戰略成本管理探究

摘要:新興產業是新興科技和金融、工業、商業的深度融合,既代表著科技創新的方向,也代表著產業發展的方向,在科技革新力量的推動下,一批批新興產業在戰勝重大經濟危機的過程中孕育和成長,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然而傳統的成本管理模式顯然已經不能適應新興產業企業對成本管理的要求,探討戰略成本管理在新興產業中適用性。

關鍵詞:新興產業;戰略成本管理;產品生命週期;風險管理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全域性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知識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產業。根據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特徵,立足我國國情和科技、產業基礎,現階段重點培育和發展節能環保、新一代資訊科技、生物、高階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產業。

1、新興產業的特徵

1.1戰略性

邁克爾·波特從企業戰略制定的角度認為,“新興產業是新形成的或重新形成的產業,其形成的原因是技術創新、相對成本關係的變化、新的消費需求的出現,或其他經濟和社會變化將某個新產品或服務提高到一種潛在可行的商業機會的水平”。新興產業的戰略性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新興產業具有巨大的市場發展空間,高速增長,與其他產業關聯度大,能夠帶動經濟發展,具有重大的帶動作用,是未來的支柱產業。第二,新興產業代表科技發展的前沿,資源能耗低,符合低碳、環保的先進理念。第三,新興產業綜合效益好,能夠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對人民生活產生重大的影響。四,新興產業的發展決定著未來國家的競爭優勢。對於中國等開發中國家而言,還是實現趕超的重要機遇和推動產業轉型和升級的重要途徑。

1.2產品科技含量高,自主創新能力強

產業核心技術的突破是一個長期複雜的過程,需要其他眾多的技術相配合、支援,還要求相關配套技術也要有重要的突破性進展。現代經濟的價值正在轉向服務行業和知識密集型行業,同時資訊科技和資訊產業飛速發展。知識經濟與舊的產業經濟的根本區別在於從對有形的、物質的資源的依賴轉向對無形的、智力資源的依賴,人才、知識和資訊等智力資源成為資源配置第一要素,物質資本的重要性下降,研發設計而非生產成為價值鏈的關鍵環節。現階段重點培育和發展的七大新興產業就是這類自主創新能力強,產品科技含量高的產業。

1.3高成長性、高回報率、高風險

新興產業獨有的特點之一是發展的探索性和不確定性,技術往往具有很強的顛覆性。如手機等電子產品,這類產品和技術平均幾個月就更新一次,新產品剛上市,下一代產品已經實驗成功並準備登場。產品和技術的較高的更新率,成長性很強,回報率也很高,但同時使得新興產業的風險巨大。新興產業的技術和產品的更新速度之快是前所未有的,新舊技術的一次更替過程,可能就是舊生產線甚至整個產業鏈被淘汰,迫使有的專案剛上馬不久就面臨被淘汰或升級改造的壓力,造成社會財富的巨大浪費。

2、新興產業的企業成本管理需要考慮的問題

2.1成本管理與戰略相結合

新興產業要求對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市場外部環境的變化反映靈敏,制定有效的戰略以幫助應對多變的外部環境,制定有效的戰略以幫助企業應對多變的外部環境,增強企業適應性。企業要以長遠、發展的眼光來看問題,根據內外環境的變化以及所採取的競爭戰略來設計成本管理模式。傳統成本管理卻僅注重本企業生產成本的降低,與企業戰略聯絡不夠緊密,不利於企業戰略的調整,會產生為降低成本而偏離戰略的現象。因此,成本管理要服務於企業的發展戰略,而不能一味追求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