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例談分析類地理綜合題的答題的技巧

文思屋 人氣:4.47K

“分析”是地理學習中應用廣泛的思維方式,也是高考試題中注重“能力立意”的高頻題型。在回答部分分析類問題時,學生最容易出現“有詞無話”或“對而不全”的現象。究其原因,除了沒有充分理解“分析”這一答題限定詞的含義和基本要求外,最主要的是缺少一些表述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而這種缺失不是通過構建所謂的基本答題思維模式所能解決的。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嘗試對不同的分析類綜合題進行了答題語言表述模式的構建和總結,目的在於引導學生走出困境。

例談分析類地理綜合題的答題的技巧

一、特徵分析類

地理特徵是某一地理事物異於其他地理事物的特點,經常考查的地理特徵主要包括氣候特徵(氣溫和降水)、地形(地勢)特徵、水文特徵及人口特徵等。分析某一地理事物的特徵就是將其特徵分解,並分別探究成因。分析不同於描述或者特徵說明,需要在描述特徵之前解釋其形成的原因。基於這種認識,其完整的答題模式應是“成因+特徵”,即表述該地理事物的主要表現特徵,並分別解釋形成該特徵的原因。

例1 圖1中甲省為我國重要的中藥材基地之一。根據圖示結合所學知識,從地理位置、地形因素來分析該省的主要氣候特徵。

將答案按照上述答題模式進行分解和整理(如表1所示),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出此類問題的表述技巧。根據題目的基本要求把地理位置和地形因素進行分解,並把各分解要素對氣候各要素產生的影響進行闡述,形成“成因+特徵”的表述模式。另外,從“分析”這一答題要求來看,“成因”作為“特徵”的上位知識,二者具有密切的內在邏輯,由二者構成的答案層層深入,能夠完整地展示氣候特徵的成因,符合“分析”的答題要求和規範。

學生表述此類問題時,主要的錯誤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將“分析”特徵和“描述”特徵混淆,只簡單地表述特徵“是什麼”,缺少對特徵進行相應的成因解釋, 即不回答“為什麼”;第二,成因與特徵錯位,此原因而非彼原因,因果關係紊亂。為了更深刻地理解“分析”與“描述”答題要求的.差別,再舉“描述”一例。例如:根據圖2資訊,說明該地區河流的水文特徵。

該題並不需要把水文特徵的形成原因表述出來,只要把圖中顯示的資訊和影響水文特徵的因素進行疊加分析,從河流水文特徵的答題思維模式出發,說明該河具有徑流量較大、汛期較長、無結冰期及含沙量較小等特徵即可。表述過程不等同於思維過程,雖然表述是思維過程的外顯,但絕不是全部思維結果的原樣照搬,表述應該根據題目要求有選擇性地展示思維的過程。如2011年大學聯考全國文綜大綱卷36題第(2)題要求“簡析圖示黃麻產區的地形特徵”,標準答案的表述就符合“成因+特徵”的模式,“為大河流下游的沖積平原和三角洲”是特徵的“成因”,在其影響下,特徵具體表現為“地勢低平、自北向南傾斜”。二者的因果關係明顯, 如果缺少成因的鋪墊,特徵的分析就顯得突兀,就成為“無本之木”。

二、分佈分析類

分佈對地理學科而言,既指地理事物在空間上的散佈,也指其在時間上的變化,合稱“時空分佈”。可見,建立科學的時空觀是地理教學的重要任務。地理事物在時間上的分佈大多采用各類座標圖來表示,地理事物的空間分佈則是在區域圖上用一定的圖例和註記來表達。無論是地理事物的時間分佈還是空間分佈,在分析分佈成因時都應先指出分佈特點,然後針對分佈特點進行分析,其答題模式應是“分佈+成因”。

例2 澇漬災害是我國主要自然災害之一。圖3是我國澇漬災害主要分佈地區的示意圖。讀圖,分析圖中澇漬災害空間分佈形成的原因。

參考答案:主要位於平原地區。地勢低窪,受季風氣候影響,暴雨集中;人口稠密;經濟較發達,受災較重。

很顯然,答案的第一句話非常簡練地指出了澇漬災害的分佈特點,第二句話則從致災因子的強度和受災體的特性兩個方面對澇漬災害的分佈成因進行分析。假如答案中先不指出澇漬災害的分佈特點,而直接分析其分佈成因,就使得對於“分佈”的分析失去了附著點和停靠點。學生在回答此類問題時,常常只是落腳於對“成因” 的分析而忽視對“分佈”的描述,從而造成因缺少“位於平原地區”這一答案要點而失分。

如2010年全國大學聯考文綜新課標卷的26題第(1)問:“根據等雪期線的分佈,分析沿MN一線的地形分佈特點”,也需要運用“分佈+成因”的答題模式,在說明地形分佈特點之前,必須先分析等雪期線的分佈特點,因為等雪期線的分佈是判斷地形分佈的依據,二者具有邏輯上的承接性。又如,2011年大學聯考浙江文綜卷36題第(2)問:“簡述‘雪帶’(降雪量明顯多於周邊地區)分佈的特點,並解釋原因”。此問答題要求明確,對要求回答的兩個問題分別作答即可,無須套用“分佈+成因”的表述模式。假設把問題改為“簡析圖中‘雪帶’分佈的成因”,其答案的組織則需要用“分佈+成因”的語言表述模式來規範,以免漏掉得分要點。可見,在審題時應特別關注設問的構成,若設問中隱含著“分佈”回答要求時,在答案中一定要先描述分佈再分析原因,若設問中直接要求描述分佈並分析成因時,則無須套用“分佈+成因”的表述模式。

三、影響分析類

影響是某一地理要素對另一地理要素施加的作用,在表述“影響”時,一般應先說出作用的因素,再進一步闡述在該因素作用下產生的結果,因此,影響分析類問題的答題模式可以總結為“因素+結果”。

例3 烏龍茶起源於福建,是中國茶的代表。分析福建省的自然條件對種植烏龍茶的有利影響。

按照“因素+結果”的表述模式對答案進行整理(如表2所示),從表中可以看出,只有當“因素”較豐富時該表述模式才適合,題中的“自然條件”可以分解為氣候、地形、水源和土壤等多個要素。若題目對“影響”的因素限定得非常狹窄和明確時,就無需利用該表述模式。

有的試題答案需要藉助答題模式進行理解,在理解的過程中體會答題技巧,這也是一種好的學習方法。如2010年大學聯考安徽文綜卷33題第(2)問:“據此說明產業轉移對安徽省未來人口遷移和城市化的影響。”答案為:安徽省工業化程序加快,就業機會增多,收入水平提高。向發達地區遷移的人口減少,其他地區的人口遷入增加。省內農村人口向城鎮遷移加快,城鎮規模擴大,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其中,第二、三句話的指向非常明確,分別是對人口遷移和城市化影響的回答,相比較而言,第一句話讓人感到似乎與對人口遷移和城市化的影響無關。其實,對照“因素+結果”的答題模式則不難理解,第一句話是對“產業轉移”這一影響因素的解釋,是回答“影響”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