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學生自主建構的兩個國中數學作業的效果分析

文思屋 人氣:1.45W

摘要: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從教研的角度講,不斷地撰寫教學反思,可以幫助我們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把稍縱即逝的新思路、新啟發記錄下來,既可防止遺忘,也可以以記促思。但是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師的教學反思書寫得再好,再有利於備課和課堂教學,都難得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因此,相對於教師而言有教學反思,那麼對於學生而言就有了聽課反思。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讓學生會學,重在掌握方法,主動探求知識,目的在於發現新資訊、新知識以及提出新問題,這是一種創新性的學習。在數學教學中注重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有利於對數學新舊知識進行分析、比較、整理、歸類;有利於學生真正掌握知識的內在聯絡,構成知識網路;有利於提高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自主學習,增強學習動機,提高學習效率。

學生自主建構的兩個國中數學作業的效果分析

聽課反思應該作為學生作業的一部分,可在實際教學中,很多老師佈置作業時,常常這麼說:“今天的作業是教科書第××頁,第××、××題”,也有的老師佈置了一至兩道選做題,以體現新課標的理念“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種佈置作業的方式,只強調了作業中的硬體——“練習”,而忽視了作業的其他組成部分,把“做作業”與“做練習”簡單地畫上了等號。不可否認,作業的基本組成部分是練習,但如果長期只有練習,往往有學生這樣問:“上課老師講的我全明白,都聽得懂。但一做題怎麼就不會了呢?”“老師昨天講的題我會做,今天再拿過來,只是變換了一個小小的條件,怎麼就不會了呢?”另外還有的說:“老師講了,考試也考了,自己也訂正了,過一段時間後再考仍然做錯了,可以說一錯再錯!”究其原因,實際上還是學生沒有把知識內化為自己的,沒有把老師的解題方法、解題能力轉化為自己的能力與方法。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數學知識的掌握不是簡單的堆積,而是建立在很強的邏輯聯絡之上,數學的學習必須理解知識結構之間的聯絡,才能將數學概念、命題融入自身知識體系中,並融會貫通。因此,引入數學聽課反思,可有效地避免或減少上述現象的發生。經過長期的教學思考和實踐,筆者在保留傳統數學作業注重練習的環節的基礎之上增加了兩個自主建構反思環節,整個作業流程就變為:“聽課之後的反思”和“糾錯處理的反思”。

一、聽課之後的`反思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早在2000年前就強調了學與思的結合。因此讓學生適時記錄自己的聽課反思很有必要。對於教師來說,學生的學習狀況到底如何,也缺少全面瞭解的有效手段。讓學生適時記錄學習反思可以較好地彌補這些缺陷。對於學生而言,適時記錄學習反思,可以幫助自己整理學習思路,理清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絡;可以幫助自己瞭解在一段時間學習之後,還有哪些不能理解的地方,明確後面的學習方向;可以使自己與教師和同學們有交流溝通的機會,將自己的困惑或質疑提出來,給大家提供討論的平臺。對於教師而言,學生的學習反思可以幫助教師瞭解學生的學習現狀,知道哪些內容學生已經掌握,哪些內容學生還有疑惑,為下一步教學提供依據;可以幫助教師瞭解自身教學的得失,便於改進教學方法、教學設計和教學策略。及時對學生的學習反思進行反饋、點評,與學生進行心靈溝通、思維碰撞,還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有利於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有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聽課反思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知識、技能反思。每上完一節內容後,要回頭整理,本節內容共講了哪些問題?我掌握了哪些?達到了預期目標了嗎?學到了哪些方法?哪些方法還需進一步改進?二是情感態度反思。檢查自己的情感體驗,我上課是否注意力集中?我對此節內容感興趣嗎?為何會開小差?以後如何克服?該怎樣使自己的學習情緒調整到最佳狀態?

學生寫好聽課之後的反思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①提高思維含量,讓學生有內容可寫。學生的聽課反思,來源於課堂教學,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思維含量,提高學生思維的參與度,就會讓學生愛寫反思、會寫反思。 ②尊重學生的反思,對不同成績的學生應有不同的要求。對後進生只要把自己想說的話說清楚就給予肯定,對中等生能把關鍵點說明白就給予表揚,對優等生應要求反思具有針對性、思考性、嚴謹性、深刻性等,真正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案例1:聽課之後的反思

題目(滬教版八上教科書135頁):求證:斜邊和一條直角三角形全等。

已知:如圖15-17(1),在Rt△ABC和Rt△A′B′C′中,∠C=∠C′=90°,AB=A′B′,AC=A′C′。求證:Rt△ABC≌Rt△A′B′C′。

反思:(學生1)劉老師要求我們將教科書合起來試一試,有的同學是根據“HL”的判定定理證明,顯然混淆了“證明定理”與“應用定理”的區別。要證明該定理,就要用到以前學過的“SAS”、“ASA”、“AAS”、“SSS”四種方法中的一種,因此關鍵是證明∠A=∠A′或∠B=∠B′或BC=B′C ′。苦思冥想難以證明,聽到劉老師的講解,才掌握了以前未學過的一種新方法——移動拼接法。值得注意的是必須證明B、C(或C′)、B′三點在一條直線上,否則不能根據“等邊對等角”得到∠B=∠B′。

教師點評:很高興看到你已掌握了證明兩個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思路,已抓住了問題的難點、易錯點!但難點的突破口還應思考,即證明兩個角相等除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質而外,還有哪些方法呢?如果你想到了“等邊對等角”,也許你就容易想到“移動拼接法”!

二、糾錯處理的反思

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說“真正思考的人從自己的錯誤中吸取知識比從自己成就中吸取的知識更多,錯誤與探索相聯姻,相交合,才能孕育出真理。”如何不讓學生一錯再錯,或儘量減少差錯,讓學生學習不斷進步呢?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自己主動反思錯誤、糾正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