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橄欖山對話的歷史邏輯

文思屋 人氣:1.25W

橄欖山對話的歷史邏輯

內容提要:橄欖山對話,為我們提供瞭如何理解福音書的歷史邏輯的微觀路徑。本文在闡明瞭歷史邏輯的內涵後,從歷史邏輯的問題域的四個方面切入橄欖山對話:末世的信仰觀、天國的正義觀、隱微的時間觀和隱喻的言說觀,並具體分析了它們所具有的意義以及它們彼此間的內在的邏輯關聯。

關鍵詞:歷史邏輯信仰正義時間言說

在受難之前,歷史上的耶穌坐在耶路撒冷聖殿對面的橄欖山上,和他的門徒進行對話,人們將此稱為橄欖山對話。按照《馬太福音》的記載,對話圍繞三個問題展開:聖殿何時毀滅?耶穌再臨時有什麼預兆?末世到來時有什麼跡象?(太24:1-3)這些問題,從不同的側重點出現在《馬可福音》的13章1-37節和《路加福音》的21章5-37節的對話內容裡。對話的背景是:門徒中,有人在談論聖殿的巨集偉和石頭的壯美,耶穌對他們說,“你們不是看見這殿宇嗎?我實在告訴你們,將來在這裡,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不被拆毀的。”(太24:2)[1]耶穌的門徒中,至少彼得、雅各、約翰和安得烈在場。因為,問題正好是他們私下向耶穌提出來的(《馬可福音》13:3-4)。不過,耶穌卻對此做了公開的解答。門徒的提問,雖然在內容上只涉及到末世信仰和末世到來的時間觀念,但從耶穌的談話看,橄欖山對話,還關係到天國的正義觀以及耶穌在談論末世時的言說方式,即在闡明末世信仰時對隱喻的使用。換言之,我們可以從四個方面切入橄欖山對話:末世的信仰觀、天國的正義觀、隱微的時間觀和隱喻的言說觀。它們恰好屬於歷史邏輯的理解問題域。

1歷史邏輯的涵義

人們對於歷史事件的理解,在普遍的意義上,至少涉及如下四個方面:歷史主體(歷史參與者)的信仰,即他相信歷史對於他意味著什麼,直接決定著歷史事件的結局。即使某些歷史事件表面上是各種偶然因素集合作用的結果,但在這些因素後面,也必然內含歷史主體對一種歷史偶然性的信仰,所以,對歷史事件的理解,離不開對其信仰觀念的理解;其次,每個歷史事件,都是呈現著歷史主體一定的政治、經濟、法律的觀念。歷史主體關於人人關係的正義觀念,影響著歷史事件的發生,這樣,對歷史事件的理解,離不開對其正義觀念的理解;第三,每個歷史事件的發生,無不是在一定的歷史時間中,而歷史主體的時間觀念,又影響著歷史事件本身,因此,對歷史事件的理解,離不開對其時間觀念的理解;最後,人們對於歷史事件的理解,主要是通過一定的歷史文字來實現的,而歷史文字的敘述方式,即它以何種語言來言說歷史事件,決定著理解者最後的結論,這就意味著:對歷史事件的理解,離不開對其語言觀念的理解。

希臘文中,歷史一詞指探究、“知識材料”、敘述,詞根內含判斷、看見的涵義。[2]亞里士多德將歷史和詩相區別,認為歷史敘述已發生的個別事件,詩則描述可能的帶有普遍性的事件。[3]歷史由過去的個別事件構成。但是,一種個別事件,成為歷史的事件,還離不開探究者的探究、敘述者的敘述。並非所有發生的關於人的事件,都在歷史中成為歷史的“知識材料”。探究者、敘述者在對個別事件進行選擇的時候,他們在呈現個別事件的個別性的時候,他們依據的是自己的終極信仰。他們探究那些對於自己的終極信仰有價值的個別事件,敘述那些對於自己的終極信仰充滿意義的已發生的事件。所以,歷史作為“知識材料”,離不開探究者的終極選擇,離不開敘述者的終極判斷。所以,歷史是終極信仰自我明證的歷史。在其歷史性的創作活動中,即使探究者、敘述者沒能向他人表明其信仰的終極性,但是,至少他自覺到自己所探究、所敘述的物件對於自己具有終極的意義和價值。否則,他就不可能從事歷史工作,不可能解釋自己為什麼選擇某部分個別事件的原因。沒有對自己的信仰的終極性自覺,就沒有真正的歷史探究和歷史敘述。“一切歷史寫作都是‘一種信仰的行動’”,[4]一種信仰的自白。“不論是單幹或通過助手工作,歷史學家必須以自己的判斷和價值標準來決定……什麼是有意義的,什麼是沒有意義的。”[5]在歷史學家的價值判斷中,關鍵的因素,依然是他對終極信仰的信仰。只有他相信個別事件對於自己的終極信仰有意義,只有他認定個別事件同自己的'終極信仰相關,個別事件才能被納入歷史事件的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