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碩士論文後記參考模板

文思屋 人氣:3.17W

這篇畢業論文經過較為長久的準備,一段時間集中精力的趕稿,現在終於寫成了二稿,稿子交給導師,我的確也該動筆寫我的後記了。這篇後記要怎麼寫,我乃斟酌良久,最後我想我不如做得稍微特立獨行些,寫出我這些年的成長來,而我的尋尋覓覓的心情,我對那些幫過我善待我的人們的感激,也包含其中了。

碩士論文後記參考模板

我與燕園的緣分,到如今已近七年,其中研究生的這三年尤其值得我銘記。銘記什麼呢?首先是我的導師姜濤老師。他教給我的遠不止是學術,從他那裡我太豐收了,以至於一時竟說不出他教了我什麼。這些天我交了稿子,正在讀一本介紹中國社會學史的書,讀之收穫很大。我一邊讀一邊想,姜老師以一個詩人,為何要下那麼多功夫把社會學納入他的知識結構與思想方法?我認為這個答案很要緊,關乎人文學者的安身立命問題。我以我對社會學的粗淺涉獵而認為:最重要的是,社會學視野教導我要回到人類生活中去。歷史尚可能以大人物為中心,而社會學是真正關注日常生活和普通人。當一個人在書齋裡太是玄思了的時候,開啟社會學著作,便馬上看到普通人怎樣生活,這複雜紛繁的人間俱呈於目前。我尚還在思索,思索得並不通徹,但感到對我自己,研究生期間能接觸這樣的思想讓我興奮,而且對我真正有所補益。我幼稚的青春期,曾經長期是與這個時代和它的大眾生活充滿緊張感的人,中學時代從學校學到的不過是應試,而我自己私下裡的閱讀和自我教育,則把我變成了一個典型的不合群的文學青年。那時的我尖銳而盲目,雖然我對美好事物的信仰都是真誠的。生活環境的限制和性格的幼稚愛走極端,讓我信任孤獨而不是交往,幻想超脫而不是參與。我曾自己選擇孤獨,但我的孤獨不是我向世界交出的答卷,只是說明我盼望卻沒有答案。那時我沒什麼說知心話的人,卻自己指認歷史中的無數同伴,比如阮籍、嵇康,比如寫作《野草》的魯迅,比如波德萊爾和尼采……我充滿年輕人的衝動愛這些人,卻不能愛我生活的世界。我相信一切美好的靈魂都是痛苦而純潔、孤獨而掙扎的,而我在這個時代,至少我狹小的生活圈裡看不到這些。我看著自己不合時宜,非常悲觀,相信我要走一條苦難之路。

本科四年的我,在對於北大的熟悉與對自己的批判反思中痛苦度過。其間發生了一些對於我個人非常不幸的事情,我在長期誇張地預感到苦難以後終於結結實實迎來了苦難,這是命運的惡意,也是命運的順理成章。但是艱難地、悲觀地、充滿懷疑地,北大開始預告給我一種成長的可能。我還記得,並且會永遠記得一些事情。比如大二時韓毓海老師的當代文學課——那是我在本科期間經歷的最大的一次思想衝擊。我開始瞭解到北大所孵育出來的真正的左派立場,他們絕不孤獨絕不感傷,他們知道為人而不只是為己。就像多年以後我在戴錦華老師課上所聽到的:判斷一個真正的左派的標準是他是否站在弱小者立場上發聲。聞此言我是一旦豁然而貫通之,魯迅的憐小弱真是比魯迅的反抗絕望更加可愛了,魯迅的世界中總有對受苦者的愛。我從魯迅又想到自己,我靈魂的苦痛與掙扎必須回到人群,必須回到為他人,這樣才是真正的自我珍重與自我拯救。

後來我開始讀研究生,我開始師從姜濤老師。我還記得之前第一次上姜老師課,那時我大三,沒見過他,只聽說是一個英俊的詩人。他走上講臺時一身黑衣,未開口前我莫名想到了穆旦,一開口則我不知怎樣形容。總而言之,姜老師的幽默即是智慧,智慧即是幽默了,簡直分不開。後來我漸漸懂得,深刻當然必須經過痛苦,然而深刻發展到高階階段必須超越痛苦,一種高階的、從容的、成熟的心智,應該是幽默的。一開始我覺得姜老師不像我從前喜歡的那些詩人,姜老師的詩也不像我讀熟的那些詩。我曾向他問起,為什麼他成熟後的精神構造裡一點也不提及彼岸,但又不是尼采式的激烈反對彼岸世界,而是一點不看重這個東西。姜老師的詩歌和態度,都是如此的基於人間,並且拒絕矯情和感傷:早年寫都市人生活中那些挫敗的、灰暗的、掙扎不脫的心情,然而表現上用的是機智的幽默反諷;近年來則抱負更大,為時代生活畫像了。他曾說他的目標是寫出塵世不圓滿生活中複雜的層次,這個態度乃令我深思。向現世敞開,從容直面並對話於時代的全部險惡與溫情、豐富與匱乏,這才是真正的勇者與智者,嚮往彼岸的.人相比之下是軟弱的,其逃世之情雖可以同情,但絕不是立志于思想者應該跟從的。於是社會學這個資源我漸漸引起重視,這門學問到極致可就真是詳盡的理出塵世中人生活中複雜的層次來。作為一個研究思想的人,要知道思想都是人的思想,所以關注世俗人性意義重大。我這幾天看著社會學書上對於民國時期城市和農村的人群生活狀況的統計分析,覺得很大的啟發。我終於那麼真切、詳細地瞭解到了我所研究的文學所來自的世界,也更能知道新文學在其中的位置。我感到觸及了有血有肉的人們,而我們的工作應當於他們有意義,像那些社會學家一樣。

我的這篇關於廢名的畢業論文,是我報告研究生三年學習與思考的心得。關注《莫須有先生坐飛機以後》是從本科大四開始的。因為我是一個一直拼命尋找思想支援的人,所以初讀這部小說給了我好大的喜悅。莫須有先生的人生態度、對於家國命運的熱心、對平常人的理解、規勸世人的誠懇,還有他把艱苦生活過成一種詩的心態,都使我激動。我也想像他一樣。後來研一時旁聽過姜老師討論四十年代文學的一門課,也談到《莫須有先生坐飛機以後》,我於是重讀這部作品而有意於研究了。在研究中,我最後成形的思路是從身份問題切入,這是我在讀研過程中的新認識,即考察一部作品中的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人是在這種關係中自我確立和進行實踐的。《莫須有先生坐飛機以後》中,廢名出於對自己三十年代的反動,出於迴歸世事的思想新發展,他是真正參與到鄉土社會中去了的,因此要說清這時的廢名,非說清他參與了哪些生活。這部小說讓我興奮的也在這一點:它早已溢位了文學,擴充套件到思考整個人的生活世界,並在這個世界中為人找到皈依(救現世的儒教),而這種含納整個生活史的寫作反而是有更徹底的詩的精神的。當然,這個“詩”要最廣義地去理解。此論文的構思和寫作過程中,姜老師付出了很多心血,與我往返討論,我也在這個過程中鍛鍊了學術理解力和寫作能力,並且在姜老師的引導下把廢名這個個案和他所處的時代、社會、民族、傳統聯絡起來,開闊了研究眼界,知道了什麼是“小大由之”的學問。姜老師三年中對我的詩歌寫作的耐心指導,也讓我感激。我的詩雖然還不成熟,但是有良師教導,所以能看著自己一點點進步,而這種詩的進步背後是我的心智結構的進步。我真希望這種和姜老師談詩悟道的生活能夠永不結束。也感謝溫儒敏老師對我的關心和指導,在溫老師的熱心邀請下,我曾帶師弟師妹們上門拜訪,溫老師也曾給過我的論文設計一些指教,他對我們後輩的鼓勵與期許在激勵著我。姜門包括溫門的師友們,對我來說也是很珍貴的緣分,李培豔師姐、金娟秀師姐、劉璐師姐、鄭樹敏師姐、劉芳文師妹、程晨師弟、高幼豐師妹、孫雅馨師妹、王欣玥師妹、楊先溥師弟,他們都給我的碩士生涯以陪伴,感謝他們讓我有一個溫暖的師門!

論文寫畢,即將畢業,我還要感謝陳平原老師,既是因為這三年中選修、旁聽他課程所獲的教導,也是因為感謝他給我機會讓我能繼續在燕園讀博。陳老師素來是聞名的嚴師,而又是那樣嚴慈有度,為人為學都有一種溫雅之風、人情練達之境,讓人敬仰,我在今後的學習中會更加嚴格要求自己,盡力交一份老師認可、也對得起自己的學術答卷。同時還要感謝陳門的同學們,尤其是李浴洋師兄。在我考博的過程中,李浴洋師兄給了我很多關心和建議,其為人的熱心,學術的優秀,都是我深為佩服的。另外,張一帆師兄這一年也在做四十年代廢名,與我撞車了。但還好我們是因此結下了同題之誼,張一帆師兄的研究對我是一種啟發,我希望我現在的這篇論文也能有和他切磋的快樂。因為有陳門一批優秀而熱情的同學們,我預感到我未來的博士生活會十分充實而快樂。

在這三年學習生涯中,我還要感謝現代文學教研室各位老師的幫助和教導。感謝吳曉東老師、王風老師、張麗華老師,三位老師對廢名都有研究,都與我有過討論。吳老師惠贈過我他的研究文章,並對我的開題報告提出了一些好建議,其人對文學的堅守與為人態度的近人情也讓我歎服,他彷彿總在說:“文學是可以也應該愛的”,讓我這樣被文學灼傷過的人在反覆的自我調整中堅持尋找新的與文學接通的方式。王老師以他編《廢名集》勞苦而獲得的心得無私地指導我,就最初的“寫實”等問題與我有過討論,王老師指導學生論文的話我最愛聽,每次都覺得又懂了好多文章之道、學術之道。也感謝王老師為我引薦陳建軍老師,陳建軍老師惠贈過我他輯錄的廢名書信,對於不熟識的學生如此熱情幫助,讓我感到學者的淳厚品格。張老師在我最初接觸廢名時,也曾和我就她的廢名論文有過討論,開題時也指出了我的設計的問題,感謝她熱情的幫助!同時,也要感謝孔慶東老師、高遠東老師開題時給我的指導。現在,我以忐忑的心情將這份不甚完美的論文呈送於各位老師目前,接受老師們的批評。

與此同時,也要感謝現代文學專業以至北大中文系的同級和眾多師兄師姐兄弟姐妹們,董亞惠和曲楠選擇和我一起考博,一路上我們互相陪伴,現在都考上了,以後博士期間大家還要一同致力於學術,希望我們繼續相親相愛共同努力。我的室友們,張亞婕、劉婧、胡琛瑩也是我要感謝的,我們之間有互相幫助、有互相磨合,最終成為一個和諧的寢室,她們三人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我在和她們的相處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雖然如我前面說的,我少年時代長期的內心糾結、後來的人生走向都讓我無法成為一個足夠開朗、活躍、社交合群的人,其實我內心也為此困擾,但是和這麼多優秀的同齡人相處,我改變了很多,我希望我能做得更好,也祝福他們都好。

最後,我還要感謝一直愛我、無條件支援我的學術追求的我的父母。人生之路原本不易,然而這樣始終陪伴我,給我難過時的安慰,快樂時又和我分享喜悅的父母是上天最大的恩惠。他們並不是人文方面的專家,但他們相信我的追求自有價值。這是一個浮躁的急功近利的時代,而我有時還是會不免落寞而自我懷疑地感到自己是一個象牙塔裡的孤守者。如果時代的大浪打來,我能堅持到怎樣呢?儘管我已經越來越和世俗達成了某種妥協。可是我的父母,以他們的正直和善良教了我人生最重要的一課,讓我知道不管時代和命運之浪未來將我裹挾到哪裡,我都不會放棄愛、善良、忍耐,這些人生最重要最不易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