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超聲波在食品加工過程中的運用探析

文思屋 人氣:1.79W

雖然超聲波在食品加工單一過程中的應用較多,但在食品加工全過程中的應用依舊很少,下面是小編蒐集的一篇探究超聲波在食品加工單一過程應用的論文範文,供大家閱讀借鑑。

超聲波在食品加工過程中的運用探析

現今超聲波技術已被各個領域所廣泛應用,大多都是用於機械零部件和試驗器具等的清洗、醫療器械( B 超) 的消毒和藥物的提取等。超聲波技術在食品加工中的應用也日益增加,廣為人知的是超聲波用於食品加工單一過程,也就是僅僅用於食品加工的某個特殊的環節,如原材料的解凍、冷凍,肉製品的入味等這些單一的加工過程。在綜述了超聲波可用於食品加工單一過程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了超聲波在食品加工全過程中的應用,為未來食品加工新技術提供了更為簡單、環保的食品加工新思路,力求超聲波技術在食品加工中的應用提升到新的高度。

 1、超聲波機理探討

通常把頻率大於 20 kHz 的聲波稱為超聲波。超聲波將聲能通過換能器轉化為機械能,從而使超聲介質產生振動,進而產生的一系列物理生化效應。從物理學角度可歸結為三大效應,即熱效應、空化效應和機械效應,超聲波的頻率和強度決定了超聲波機械作用強弱。超聲波將聲能通過換能器轉化為機械能,導致介質不斷地振動,從而產生大量的能量,能量的大小與超聲波的頻率、功率以及介質自身的特性( 密度和流動性) 有關,能量不斷的聚集就會導致介質溫度的升高[1].空化效應一般在液體介質中完成,由於超聲波的振動使得液體介質也發生相應的振動,在振動中的液體出現拉應力,從而產生負壓,負壓迫使液體介質中的氣泡逃逸出來,形成小氣泡,而這些氣泡非常不穩定,它們隨著周圍介質的振動不斷地運動、長大,最終破裂。

而在氣泡破裂的一瞬間伴隨著激波會產生高溫、高壓等特殊的物理現象[2].超聲波通過換能器將電能轉換為聲波能,而聲波可以產生振動,即所謂的機械效應。機械效應的強弱與聲波能的大小有關,而超聲波的頻率和功率均與超聲波所產生的機械能成正比。超聲波的機械效應是通過介質( 一般是液體介質) 的傳播作用到物體的,並且不同強度的機械效應作用在不同物體上所產生的物理效應是不同的。

超聲波的物理效應對食品加工具有深遠的意義,研究超聲波的機理也是為了更好地將超聲波運用到食品加工過程中來。如利用超聲的空化效應、機械效應促進晶核的形成,影響晶體粒徑的分佈,改善食品的品質; 利用超聲強化傳熱、傳質效應,可提高生產效率,縮短工藝時間; 另外,超聲波還可用於食品加工的其他不同方面。因而,超聲技術在食品工業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價值[3].

 2、超聲波在食品加工單一過程中的應用

超聲波技術在食品中的應用已經得到了相關領域人士的高度認可,這些應用大多是在食品加工過程中某一關鍵環節或特定環節使用超聲波,其作用單一而不簡潔,但在某種程度上使用超聲波可以提高食品加工效率和改善食品的品質等。

2.1 超聲波在蛋白質提取中的應用

超聲波提取是一種較為高效提取方法。超聲波提取就是利用了超聲波的空化效應,而提取需要一定的介質,提取過程中當超聲波的頻率達到一定值時,介質中產生的氣泡會發生破裂,繼而釋放出大量的能量,能量可以使細胞的細胞壁和細胞膜破裂,迫使細胞內的蛋白質流出到提取介質中,最終實現提取的效果。

馮磊等[4]研究了茶葉籽蛋白提取方式,發現超聲波提取茶葉籽蛋白的最佳工藝條件是: 液料比1∶ 25、溫度 40 ℃、pH 9.5 和超聲時間 40 min,此條件下超聲波提取茶葉籽蛋白的提取率達到了 79.54%,相比其他傳統的提取方法,超聲波提取法的提取率提高了 20%左右。李盼盼等[5]研究了超聲波輔助提取銀杏蛋白,發現超聲波輔助提取銀杏蛋白的最佳工藝條件是: 液料比 1∶ 25、溫度 45 ℃、pH 10、功率 310 W 和處理時間 20min,此工藝條件下所提取的蛋白質含量是 61.75 mg / g,相比其他傳統的提取方法超聲波提取法的提取率提高了 15.42%.王麗敏等[6]在研究超聲波輔助提取大豆蛋白的過程中發現,超聲波輔助丁二酸二異辛酯磺酸鈉( AOT) 、十二烷基磺酸鈉( SDS) 、十六烷基甲基溴化銨( CTAB) 和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銨( DMBAC) 這4 種反膠束體系提取大豆蛋白的提取率分別是 98.91%、82.08%、86.73%和 81.44%,而傳統的非超聲波的提取方法對大豆蛋白的提取率只有 72.38%,間接說明超聲波輔助不同的介質提取蛋白質的效果有所差異。例項說明超聲波對蛋白質的提取率較傳統提取方法均有大幅度的提高。

2.2 超聲波的殺菌作用

超聲波的殺菌作用已經得到了證實,利用超聲波的殺菌作用可以大大緩解食品工業依賴防腐劑的詬病,而超聲殺菌的機理則是依靠它的三大效應實現的,即熱效應、機械效應和空化效應。超聲波內放入一定的液體介質,液體介質在一般條件下均溶有一定的氣體,一旦超聲波開始工作,超聲波的空化作用使得這些氣泡破裂,產生強大的機械作用,從而破壞大多數細菌或病毒的細胞壁或細胞膜,其穿透力穿透細胞核,最終使細菌或病毒致死。例如大腸桿菌在超聲作用下作用一定時間會被殺死,金黃色葡萄球菌等一些致病菌在一定程度也會被殺滅。傷寒沙門氏菌可以用 4.6 MHz 頻率的超聲小組來全部殺死。在不同頻率超聲波條件下作用原始微生物含量較高的食品原料,發現超聲波對這些微生物有顯著的殺滅作用。

Krasnyj V 等[7]研究發現,水溶液中臭氧濃度為 10 mg/L 時放入功率為 100 W 的超聲波中處理一定時間可以使蠟樣芽孢桿菌完全失活。Wrigley 等[8]人研究了超聲波在不同介質下對鼠傷寒桿菌殺滅的情況,對脫脂乳在 50 ℃條件下超聲波處理 30 min,細菌總數減少 3 個對數,在 40 ℃條件下處理 30 min,減少 2.5 個對數; 對腦心浸出液在 40 ℃條件下超聲波處理 30 min,細菌總數減少 3 個對數,在 20 ℃條件下處理 30 min,減少 1 個對數。譚海剛等[9]發現,超聲波對原料乳中的微生物有殺滅作用,並確定了超聲波殺菌的最佳工藝條件是: 溫度 60 ℃,時間 3.2 min,間歇比 5∶ 2,與巴氏殺菌相比大大降低了殺菌時間,間接說明了超聲波能夠殺菌的事實。

2.3 超聲波的解凍作用

食品原材料很多是在凍庫中保藏的,而在實際生產加工過程中要想解凍原材料並非易事,在大型肉類食品加工企業原材料的解凍成了降低生產效率的主要因素。因其大體積凍結的原料無論是在空氣還是在水中解凍速度都相當慢,另外解凍用水亦是一種資源浪費,增加了企業的成本。超聲波解凍正好適合大體積凍結材料的解凍,且具有解凍速度快,解凍均勻等優點。

劉雪梅等[10]在研究不同解凍方法對速凍草莓品質的影響中發現,不同解凍方法所需解凍時間大為不同,超聲波解凍<水浴解凍<空氣解凍。經不同解凍方法處理後速凍草莓的物理特性: 超聲波解凍後的`草莓色澤較好、硬度大、汁液流失率最低; 其次為水浴解凍; 而空氣解凍汁液流失率最大、硬度最小; 空氣解凍與水浴解凍對色澤的影響較大,解凍後亮度明顯變暗。董慶利等[11]研究發現,超聲波解凍凍豬肉較空氣解凍和流水解凍更能保證凍豬肉的品質,更好的解決肉汁流失率和部分過熱的問題等。葉盛英等[12]發現不同超聲波功率解凍對肉汁損失率影響呈 U 型分佈,在功率為 34.98 W 時,肉汁損耗率為最低值。由不同超聲波功率與試樣中心溫度達 5 ℃所需時間的關係,可得在超聲功率為 34~35 W 解凍時,所需解凍時間最短,且解凍後的豬肉品質變化最小。Shore 等[13]人研究表明,超聲波在凍結肉製品中和在未凍結組織中衰減程度比較,前者大於後者,而且這種衰減隨著溫度顯著增加,在起始冷凍點達到最大值,隨著凍肉的不斷解凍,溫度不斷升高,超聲波的衰減也逐漸減弱,從而證明了超聲波能夠解凍原材料的事實。

2.4 超聲波的入味作用

傳統肉製品的醃製過程相對緩慢,且醃製效果一般,超聲波因其獨特的頻率和穿透力可以加快肉製品及其他可入味食品的入味速度,而且可促進滷料均勻滲透到肉中。加快工藝時間,提高醃製肉的品質。

李瑩影等[14]研究發現,超聲波輔助恆溫動態迴圈醃製雞翅的最佳工藝條件: 超聲功率 335 W,醃製溫度50 ℃ ,醃製液鹽濃度 6%,超聲時間為 60 min.此條件下測得雞翅肉中 NaCl 含量 2. 01%,遊離氨基酸94.35 mg /100 g,揮發性鹽基氮 9.31 mg /100 g,均大於傳統醃製雞翅中相應的含量,超聲波輔助恆溫動態迴圈醃製能促進食鹽的滲透速率,提高遊離氨基酸的含量,縮短醃製時間,有利於產品風味的形成。王石泉[15]研究超聲波-脈動壓聯用快速醃製鹹鴨蛋時發現,超聲波脈動比( 2 ∶ 10) min,壓力 140 kPa,高壓脈動比( 4∶ 16) min,超聲波作用時長為 132 min 時,醃製出來的鹹蛋口感較好,此時鹹蛋蛋白中含鹽量為 4.61%,蛋黃中含鹽量為 2.12%,兩者含鹽量相差只有 2.49%.感官鹹蛋具有: 鹹味適中、細嫩( 蛋白) ; 鬆沙、含油、鹹味可口( 蛋黃) 的特點,同時整個生產時間比用傳統醃製方法的生產週期縮短近 90%.

趙永敢等[16]研究發現,超聲波輔助處理醃製牛肉可以加快醃製液的滲透速度,縮短醃製時間,並且隨著超聲處理時間的增加,效果更加明顯; 此外,超聲波輔助處理醃製牛肉還可以使醃製液均勻的向肌肉組織滲透,達到均勻醃製效果。王進青[17]研究發現,超聲波輔助醬滷雞爪醃製的最佳工藝條件是: 超聲功率 80 W,超聲溫度 55 ℃,超聲時間 40 min,生產的醬滷雞爪不僅感官品質好於傳統工藝,且能明顯縮短生產週期,適合於工業化生產。

劉永峰等[18]在研究超聲波輔助低鹽醃製秦川牛肉中發現,超聲波不但可以加速秦川牛肉的醃製效果,而且對於提高牛肉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降低秦川牛各部位牛肉脂肪的含量有明顯的效果。崔齡文[19]也發現,超聲波處理可以加速醃製液中食鹽、亞硝酸鹽和蔗糖向溼醃豬肉的滲透,加快醃製速度,而且提高肉的嫩度,增加豬肉的保水性,將蒸煮損失控制在合理範圍之內。

2.5 超聲波的冷凍作用

超聲波的冷凍作用依靠超聲波的空化效應,液體在超聲波空化作用下產生氣泡,其氣泡能促進結晶過程中晶核的形成,在超聲波聲能的作用下晶核就被擊碎形成食品在凍結過程中所需的小晶核,最終達到凍結食品的目的。辛穎[20]研究發現,在超聲功率 150( 30 kHz) 或175 W( 20 kHz) 條件下,結合適當的超聲處理時間、初始作用溫度和脈衝模式,能夠顯著縮短西蘭花的凍結時間,且可提高西蘭花凍結後的品質。

Bao-guo Xu 等[21]通過感官評價和實驗分析得出結論: 超聲波冷凍蘿蔔可以大大縮短冷凍時間,而且更好的保護了冷凍後蘿蔔的品質,用顯微鏡觀察蘿蔔結構,發現其組織破換程度相對較小。AE Delgado 等[22]研究超聲波冷凍蘋果過程發現,超聲波使蘋果溫度保持 0 ℃或者-1 ℃ 120 s,以 30 s 為一個時間間隔,由特性冷凍時間表示平均冷凍速率,結果冷凍速率明顯提高了 8%,並且觀察到超聲波可以誘導晶核的形成。

Sun 等[23]採用超聲波強化馬鈴薯片的冷凍過程,間歇使用功率為 15.8 W 的超聲波與浸漬冷凍相結合,發現此時超聲波可以顯著提高凍結速率,生成的冰晶體粒徑小、數目多、粒度分佈均勻。Hozumi 等[24]研究結果表明,超聲頻率 45 kHz,功率 0.28 W/cm2時能降低純水結晶的過冷度,促進冰晶形成。Inada 等1研究發現,超聲波顯著的提高了冰晶成核和相變的可能性,而空化強度的選擇對於得到較好的可重複性結果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2.6 其他方面

超聲波還可用於食品的乾燥與除溼、過濾與分離、乳化和均質等[26],超聲波技術運用在食品加工其他單一過程中的例項已經很多,如陳麗清等[27]研究發現,豬皮超聲波乳化脫脂效果明顯優於單獨使用超聲波脫脂效果,其中以超聲波 SDBS 乳化脫脂效果最好,最適脫脂工藝條件為 0.75%SDBS、脫脂時間 2 h、料液比1 ∶ 2.5,此時鮮豬皮的脫脂率可達 68.67%、膠原損失率為 10.01%.杭瑜瑜等[28]研究表明,在超聲波功率 600W,料液比 1 ∶ 60,時間 20 min,乙醇濃度 40%情況下,超聲波輔助提取菠蘿皮中黃酮類物質的提取率最高。

 3、超聲波在食品加工全過程中的應用

3.1 超聲波在泡鳳爪加工全過程中的應用

多年來泡鳳爪工藝一直沒有得到明顯的變革,傳統泡鳳爪工藝加工時間長,能耗較大,而且存在使用雙氧水的安全性爭議,近兩年唐春紅等[29]研究發現,超聲波可用於泡鳳爪加工的全過程中,其中包括鳳爪原料的解凍、去血水( 材料處理) 、冷卻和入味等所有工藝過程,而且全過程中不使用雙氧水乃至任何化工類防腐劑,這一應用使得泡鳳爪工藝更加簡潔快速,從環境角度考慮可以節約大量的水資源,也對未來泡鳳爪行業樹立了一個標杆。

3.2 超聲波在泡菜加工全過程中的應用

泡菜多以自然發酵的方式得到廣大泡菜企業的親睞,蔬菜的發酵速度和發酵質量直接影響著泡菜成品的價值。唐春紅[30]在《面向未來的食品加工新技術》一書中提到了超聲波加工泡菜的全過程,基本工藝過程為: 蔬菜→加 5%的醋和 6%~10%的鹽醃製 90 min→焯水→加醋、鹽、香料粉、酒等再醃製 30 min→超聲波處理 60 min→包裝→成品。其原理是: 超聲波處理蔬菜可以從蔬菜中快速提取乳酸菌,使蔬菜快速發酵成為泡菜,加速了發酵過程、提高了生產效率,工藝在實際生產中具有佔用器具少、生產速度快和加工裝置少等特點,全過程主要運用了超聲波的一種加工裝置,且全過程控制在 4 h 內完成。

3.3 超聲波在罐頭加工全過程中的應用

蔬菜、水果罐頭工藝過程: 蔬菜或水果→加醋和鹽醃製 90 min→加天然護色劑用沸水焯→1醋超聲波入味 60 min→裝瓶→成品。肉類罐頭工藝過程: 材料超聲波處理 60 min→白水煮開放肉再煮 20min 左右→冷卻→再放入加滷水的超聲波裝置中處理 60 min→裝罐→成品。從上面兩個罐頭加工工藝中可以看出兩種罐頭在加工全過程中主要應用了超聲波這種單一的加工裝置,而它們運用的正是超聲波的殺菌和入味效應的結合,將超聲波的兩種甚至更多的原理應用到了一個完整的生產加工過程中,使得整個工藝過程清晰、明瞭,可操作性更強,且可讓超聲波得到充分的發展利用。

4、結論與展望

綜上所述,超聲波技術在食品中的應用還不夠成熟,雖然超聲波在食品加工單一過程中的應用較多,但在食品加工全過程中的應用依舊很少,食品加工過程通常包含原材料解凍、殺菌和入味等基本工序,而將超聲波的這些機理運用在同一個食品加工過程中既可以展現超聲波的優勢又能夠使得食品加工工藝簡潔、易操作。此外,超聲波技術在食品加工全過程中的應用可以大大減少化工類食品新增劑的使用,把超聲波技術靈活的運用在未來食品加工中是食品行業需要去突破的。

參考文獻:

[1]張強,孫昱東,施巨集虹,等。超聲波技術及其在應用技術領域的機理研究[J].廣東化工,2013,13: 90-91

[2]王薇薇,孟廷廷,郭丹釗,等。食品加工中超聲波生物學效應的研究進展[J].食品工業科技,2015( 2) : 379-381

[3]胡愛軍,丘泰球。超聲技術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J].聲學技術,2002,21( 4) : 192-194

[4]馮磊。茶葉籽蛋白提取及其酶解物抗氧化作用研究[D].吉林: 吉首大學,2013

[5]李盼盼。銀杏蛋白超聲波輔助提取及特性研究[D].山東: 山東農業大學,2012

[6]王麗敏,陳復生,劉崑崙,等。超聲波輔助不同反膠束體系萃取大豆蛋白的研究進展[J].糧食與油脂,2014( 12) : 5-8

[7]KRASNYJ V V,KLOSOVSKIJ V A,PANASKO A T,et ilization of Microorganisms by Ozone and Ultrasound[J]ma: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sear,2008,93( 1) : 387-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