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郭沫若文化的主要內容及其在高校推廣普及

文思屋 人氣:5.1K

在過去,郭沫若文化以巨大的魅力影響了當時青年的發展進步,以下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篇探究郭沫若文化發展的論文範文,供大家閱讀借鑑。

郭沫若文化的主要內容及其在高校推廣普及

繼十七屆六中全會指出:"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在推動全民族文明素質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強之後,中央2004年16號檔案指出:"加強大學文化素質教育要開展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活動,要寓教育於文化活動之中."因此,高校在推進文化素質教育課程建設的同時,更要加強文化素質教育活動的全面展開,突出文化的育人特點.

一、郭沫若文化的主要內容

文化賦予世界和人生以意義和價值,是團結和凝聚全體民眾的重要紐帶,具有政治、經濟無法替代的重要功能."郭沫若文化"作為一種特有的文化模式包含了極其豐富的內涵,不少學者把郭沫若文化理解為郭沫若的教育思想、美學思想和哲學思想等的總和,但是,什麼才是"郭沫若文化"?

無論從哪裡談起都繞不開以下兩個方面:

(一)作為貢獻的文化組成部分

郭沫若在文學、歷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翻譯等諸多領域影響巨大.魏建在《郭沫若"兩極評價"的再思考》中談到了郭沫若對現代中國的五大原創性貢獻:《女神》開一代詩風、創立中國新史學、甲骨文和金文研究成就卓越、建立新中國古代文化研究體系,以及開創現代中國歷史劇文學.也就是說,這五個方面共同構成了郭沫若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1927年日本《滿蒙》雜誌談到:"假如要指出現代中國新文壇的優秀作家的話,當然會推周魯迅和郭沫若二人,他倆可稱之為現代中國文學界的雙璧."[1]

第一次明確地把郭沫若擺在僅次於魯迅的"亞尊"地位的是周恩來,他說:"魯迅是新文化運動的導師,郭沫若便是新文化運動的主將."[2]解放後,現代文學史仍沿用了周恩來同志的結論,把郭沫若排在魯迅之後,再依次排上茅、巴、老、曹,郭沫若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視.

(二)作為教育核心的精神文化導向

王太學在郭沫若藝術研究會成立大會上總結出了郭沫若的八種精神,即:愛國精神、學鑽精神、創新精神、奉獻精神、鬥爭精神、自我批評精神、艱苦奮鬥精神、為人民服務精神."無疑,王太學看到了郭沫若思想上最具正能量的部分,這些精神共同構成了郭沫若文化的核心,值得推廣和傳播.

郭沫若以自己的親身實踐探索著教育事業的發展.在學術方面,郭沫若提倡活躍學術氛圍、創造青年人脫穎而出的`環境;在教學方法方面,郭沫若提倡啟發誘導式教學,反對灌輸式教學;在人才培養方面,郭沫若提倡以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培養青年人才,因勢利導讓學生創造自由.這些精神氣質和教育思想對當代大學的思想教育具有因勢利導的作用.

二、"郭沫若文化"推廣與普及的現狀

在過去,郭沫若文化以巨大的魅力影響了當時青年的發展進步.在新的歷史時期,研究郭沫若文化在當代大學生中的推廣與普及仍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郭沫若曾任教中國科技大學,他經常教誨學生:"學校是搞學問的場所,學術活動的特色是獨創與革新,要有尊重實際的科學態度……要滿腔熱忱地扶植新秀."[3]

他的對學術的態度對於當代大學生而言無一不是借鑑.目前,各地高校在關注校園文化推廣時,也開始關注利用名人的影響力來突出地方教育的特色,借具有教育意義、文學意義、歷史意義的文化名人來提高文化事物的影響力.

(一)沫若文化推廣的社會發展動向

就當前的文化傳播現狀來看,郭沫若文化的推廣和普及在部分高校中已有所進行,不少高校都有以"郭沫若"命名的文化產物,"沫若圖書館"、"沫若文化研究中心"、"郭沫若藝術研究會"、"郭沫若獎學金"等,從這些校園文化風物中,我們可以看到當今高校對沫若文化的重視.從網路新聞檢索來看,近幾年,隨著沫若研究中心的建立和沫若研究會的成立,各種學術活動相繼開展:郭沫若紀念館於2012年6月27日至7月1日與俄羅斯聖彼得堡大學東方系、國際郭沫若研究會共同主辦了"遠東文學研究第五屆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紀念郭沫若先生誕辰120週年學術研討會";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聯合四川大學、樂山師範學院、中國郭沫若研究會、四川郭沫若研究會等學術機構及學術團體,於2012年11月中旬在郭沫若家鄉---四川樂山共同舉辦了題為"郭沫若與文化中國"的國際學術研討會.另外,從解放日報、西華大學新聞網、中科大新聞網、河北師範大學校園網、樂山師範學院校園網、樂山新聞網報等網路媒介上,我們都能看到社會各界對沫若文化的關注.

(二)沫若文化推廣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沫若文化在當代大學生中的推廣和普及情況並不理想,大多呈現出單一、片面、未形成系統的狀況,無論是學界還是普通學生,關注的始終是郭沫若在文學上做出的貢獻.從現有沫若文化的推廣主體來看:首先,沒有任何一個教育主體關注其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對於學生的引導作用,更較少有人關注"郭沫若文化"對當代大學生的引導作用.

其次,從校際角度看,致力於郭沫若文化推廣的學校如中科大、樂山師範學院、河北師範大學等無一例外地與郭沫若有過關聯;從校內角度來看,沫若文化的推廣活動僅出現於文科學院,無力擴散和擴大.第三,就大學生自身而言,學生們普遍都只聞其名,略知其文學貢獻,對其考古、教育、歷史等方面的貢獻並不知曉,從這一系列問題中,我們可以看出:"郭沫若文化"在大學生中的推廣與普及工作才剛剛開始.

三、"郭沫若文化"在當代大學生中推廣與普及的策略

(一)在教育主渠道層面的推廣與普及

公民教育的途徑有多種,其主渠道是學校教育,學校教育是學生接受教育的最重要的形式.在教育主渠道層面推廣與普及"郭沫若文化",學校各院系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整合一二課堂,加強思想政治課程管理,結合實際,因時、因地、因人制宜,使"郭沫若文化"精髓貫穿文史類、理工類、藝體類不同專業學科學生的課堂教學和實踐活動中,在教與學的互動過程中,突出"郭沫若文化"中的優秀理念,讓學生在教育主陣地接受薰陶和感染.

從學校教育主體的角度來說,教師應注重把"郭沫若文化"的優秀部分納入教學範疇,不僅是課堂中,還要在校際文化交流平臺中,把"郭沫若文化"當作一個重要的討論內容.

就樂山師範學院而言,樂山這片土地是郭沫若的生長之地,利用這一地緣優勢,學校在其校園文化教育活動中,可以組織學生參觀沫若故居,還可以聯合同在一城的四川理工學院、樂山職業技術學院等高等院校開展校際沫若文化討論,這樣既能促進校際交流,又能推廣"郭沫若文化".

(二)以校園文化建設為主要平臺實施推廣與普及

首先,從校園精神文化層面的推廣與普及來說,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在校園精神文化層面推廣與普及"郭沫若文化",就是將"郭沫若文化"的精髓與樂山師範學院校園文化相結合,形成學生認同的共同文化觀念、價值觀念、生活觀念,融入校風,在推廣與普及"郭沫若文化"的同時,使其成為引領、教育學生成長的重要教育資源,使"郭沫若文化"的核心精神成為樂山校園最主要的校園精神文化之一,並且把"郭沫若文化"中"自省、自審、創新"的積極導向傳遞開來,讓這些積極的精神文化成為校校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次,從校園物質文化層面的推廣與普及來說,在校園文化中,精神文化是核心,物質文化是實現目的的途徑和載體.校園物質文化層面的推廣與普及,主要利用郭沫若及其思想內涵、文學藝術作品為原型,將郭沫若文化元素體現融入到校園物質文化建設中,突出校園硬體環境的教育價值和地域文化特徵,打造充滿郭沫若文化氣息的校園環境,使其成為師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寓教於文、寓教於樂的教育活動的重要陣地[4].就郭沫若文化而言,推廣和使用"郭氏對聯"與目前高校裡張貼的名人名言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其言辭並不遜色於巴金、魯迅.以下附幾例郭氏名言為證.

1.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

2.人到連死都不怕的時候,還有什麼可怕呢.

3.時間就是速度,時間就是力量.

4.我們只願在真理的聖壇之前低頭,不願在一切物質的權威之前拜倒.

5.一萬個口惠而實不至的泛交,抵不過一個同生死共患難的知心.

再次,從校園活動文化層面的推廣與普及來說,校園活動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形成和塑造過程而存在.校園活動文化層面的推廣與普及,主要結合郭沫若的個人成長髮展史,發掘郭沫若的人生閃光點,圍繞其文化精髓,開展"沫若杯"徵文比賽、郭沫若詩歌朗誦、話劇演出、電影觀摩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實踐活動、藝術活動、教育活動,從個人修養、學術造詣、思想境界方面,為當代大學生樹立標杆,用郭沫若先生的教育思想理念和人生智慧,解決當代高等教育中學生所面臨的一些問題,在當今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踐行和發展郭沫若的思想文化.

儘管郭沫若逝世二十多年了,但他的教育思想對當代大學教育仍有相當重要的啟示意義.郭沫若鞭策青年有這樣一句話:"努力吧!不要辜負了這個時代!"這句話內涵深刻,他警示著當代大學生,要不斷充實自己,努力鑽研.作為一代教育家、思想家,郭沫若以自己的親身實踐探索著教育事業的發展,無疑,他的這些教育思想對當代大學教育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示意義.

參考文獻:

[1]宋紹香.郭沫若著作在日本[J].郭沫若學刊,1988,(1):38-42.

[2]王太學.研究郭沫若藝術成就發揚郭沫若崇高精神[C].郭沫若藝術研討會,2010-06-25.

[3]周恩來.我要說的話[N].新華日報,1961-10-16.

[4]鬱文.郭沫若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J].教育與現代化,1992,(3):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