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談語文課程活動中教師的引導作用

文思屋 人氣:1.56W
談語文課程活動中教師的引導作用
  【摘要】新課標強調要開展各類活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課堂活動課要充分發揮其優勢,真正取得實效,有賴於教師在活動過程中周密的安排和合理的調控。活動中既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方向、方法和評價三方面。
  【關鍵詞】語文課堂活動;主導作用;教師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增進課程內容與學生成長的聯絡,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開展語文課堂活動對於豐富學生生活、開拓學生視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等有著重要意義。語文課堂活動的開展無疑必須以學生的自主活動為主,但語文課堂活動課要充分發揮其優勢,真正取得實效,還有賴於教師在活動過程中周密的安排和合理的調控。關鍵的問題是教師必須講究引導的藝術,相機行事,靈活應變,既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那麼,在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的語文課堂活動中,教師該如何發揮主導作用呢?謹以廣東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課書第一模組第二單元“人物訪談·學寫傳記”活動為例加以說明。
  
   一、導“向”
  
  在對待教學關係上,新課程強調幫助、引導。開展語文課堂活動的目的是引導學生從書本走向生活,從課堂走向社會,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在語文課堂活動的組織實施中,應始終把學生的自主性擺在第一位,讓學習自主地、積極地參與,動口動腦,培養內在的動機,激發智慧的潛力,發展個性特長,推進個體的主動、和諧、全面的發展。要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活動中得到充分體現,從活動的設計、準備到實施、總結都要放手讓學生參與,使學生感到這是自己的“活動”,從而真正動起來。但是,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並不是“放羊”。現代教學論認為:教與學的本質屬性是教師價值引導和學生自主建構的辯證統一,因此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和參與者,而不應是旁觀者。若不顧情況,不問內容,一味讓學生只憑好惡去自主活動,必然導致活動的無效性。活動中不要讓教師的“程式”“框”住學生,但教師必要的引導與點撥還是要有的,尤為重要的是,教師要當好“指南針”,使學生辨清方向,在知識的海洋裡有效探究。
  1.幫助學生明確宗旨:活動的宗旨是通過人物訪談和人物傳記寫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既要培養聽、說、讀、寫等能力,又要訓練收集、運用、創造資訊的能力,還要關注合作和創新精神、競爭意識、情感薰陶、品德教育、心理素質訓練等,應發揮活動的多重功能,遵循“在活動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指導下活動”的原則,不能流於形式,走過場,僅僅為活動而活動。有的放矢的語文課堂活動課才會使學生學有所得,其樂融融。
  2.指導分組:語文課堂活動課要促使每一個學生提高語文素質,必須確保每一個學生的主體地位,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特點和興趣,積極參加語文課堂活動。決不能僅僅讓一部分學生在“活動”而讓大部分學生袖手旁觀。因此,在指導分組時,應指導學生合理分組,不能單憑私人感情,應兼顧各種人才的搭配:社交能力較強的同學(負責聯絡被訪物件)、記錄速度比較快的同學(負責人物訪談中的記錄)、寫作技巧比較高的同學(負責小組作品的主筆)、熟悉電腦操作技能的同學(負責電腦列印、製作),組長負責整個活動的召集組織工作並監督活動程序,應有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在組內應有一定的威望。每位成員必須承擔一定的'任務,組員間應分工協作,不應是“能人包辦”,從而既發揮各類學生的特長,又能促使全體學生都得到學習和發展的機會。
  3.監控程序,細節指引:明確每一階段要完成的任務和完成的時間,監督活動程序;及時發現問題並給予必要的指導,如採訪物件定得合不合適,採訪的問題合不合理,初訪後需不需要重訪、補訪,人物傳記的寫作是否符合要求等。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問題關係到語文課堂活動有沒有偏離既定目標。教師的指導必不可少,但教師切不可包辦,直接把答案告訴學生,而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督促各組自查,各組若有無法解決的問題,教師才作具體指導。
  
  二、導“法”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不僅要求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物件轉變為資訊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且要求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在活動中,幫助學生掌握人物訪談的技巧和人物傳記的寫作知識,正體現了這一原則。傳統教學中最為重視知識,往往著重於系統的講授,如果處理不好跟應用的關係,易顯枯燥而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而在活動中,出於完成活動任務的需要,學生會產生主動獲取這些知識的願望,教師便可因勢利導,幫助學生完成知識建構的過程。
  1.指導學生學習《展現七彩人生》,學習訪談技巧:採訪前,小組成員共同商議確定採訪物件,禮貌預約。在正式採訪前積極主動通過多樣途徑間接瞭解採訪物件,各成員設計1-2個問題,彙總討論後確定主要問題。採訪中可要求被訪者重點回答組員事先設計好的問題,也要善於根據交流情況臨時提問。採訪中注意觀察、傾聽、記錄。必要時集體可多次重訪、個人補訪和通過其他知情人間接瞭解採訪物件。
  2.結合“人物傳記”的課堂教學,從《人物》雜誌上選出近期各行各業的風雲人物的傳記,並且擬寫閱讀指引來豐富人物傳記的閱讀內容。幫助學生明確個人撰寫人物傳記時的注意事項:A.注重傳主的個性特徵,傳記最要緊的是寫出這個人與別人的不同之處;B.傳記必須真實,要善於選擇富有典型意義的真實材料;C.傳記應該將生活和歷史的真實與文學的藝術性結合起來;D.注意根據不同的傳記物件選擇不同的傳記風格。
  
  三、導“評”
  
  評價環節對學生的語文課堂活動起著舉足輕重的導向作用。《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評價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要突出整體性和綜合性,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幾方面進行全面考察。”語文課堂活動評價應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
  1.評價主體多元化: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組織學生共同制定評價標準,指導學生在小組內開展自我評價和組員互評,然後把各組的成果在班上展示,各組之間互相評價,評選出優秀成果。最後由教師進行總結評價,肯定成果,並對學生的總結和成果進行昇華。
  2.面向全體學生:學生是有個體差異的,語文課堂活動一定要避免那種“尖子生表演”的場面,不能單以結果論英雄,應以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為評價的重點,如態度、責任心、意志力、合作精神、參與程度和交往能力等。可設以下獎項:A.最佳組織獎:小組成員分工明確,團結協作,配合默契;按時按要求認真完成每一環節,內容齊全,符合要求;有完整的活動過程記錄;小組成員每人一篇傳記,並互下評語;小組合作的作品(列印好,標明小組成員名單及分工情況)。B.最佳製作獎:合作作品設計獨特,富有創意,製作精美。C.優秀傳記獎:合作作品寫出傳主的特點(不是簡單的敘述經歷),內容充實,構思新穎。
  為期近一個多月的“人物訪談·學寫傳記”活動,是一次全體學生參與的採訪寫作活動,真正運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大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學生們興味盎然地投入採訪、寫作活動中。在他們的筆下,不僅有教育戰線的校長、教務主任、普通教師,還有自學成才的作家、勇於挑戰的大學生志願者、刻苦學習的會考狀元;不僅有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打工仔、因貧苦誤入歧途後幡然醒悟的年輕人,還有夕陽依然紅的退休老人、痛失親人後幾經磨礪最後走向成功的女強人;更有那激情燃燒歲月裡一路走來的志願軍老戰士……他們充分運用自己的智慧,把成果以個性化的形式展示出來,圖文並茂,令人讚歎。其中三篇人物傳記已被江門一中校刊登載。學生的收穫很大,請聽一聽他們在活動後記上寫的話:“用心聆聽別人的故事,是一種享受”,“採訪使我們收益匪淺,有些東西將影響我們的一生”。這一切都離不開教師的主導作用。
  實踐證明,正是由於教師在確保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的同時,注意活動每一環節中得當的指導,才保證了活動的有效開展。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得越充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就會體現得越充分,語文課堂活動也就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