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關於“90後”大學生職業價值觀調查及對策分析

文思屋 人氣:1.23W
關於“90後”大學生職業價值觀調查及對策分析

  [論文摘要]基於對江蘇地區10所高校1150名“90後”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發現大學生在職業理想、職業、職業素質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必須有效針對“90後”大學生在價值取向上表現出來的新特徵、新變化,進一步強化長期的職業理想,高尚的職業道德教育,系統的心理健康教育,從而引導、幫助他們真正樹立起正確的職業價值觀。

  [論文關鍵詞]“90後”大學生 職業價值觀 
  
  一、研究背景

  大學生的職業價值觀已成為影響大學生就業的重要因素,有時甚至是決定性的因素。2008年,高校已經迎來“90後”的新一代大學生。總體上看,“90後”大學生個性張揚、樂於表現、自主獨立、思想活躍、求真務實、追求時尚、目標明確、推崇、渴望平等。如何針對“90後”大學生在價值取向上表現出來的新特徵、新變化,引導、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是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討的重要問題。
  《辭海》對“價值觀”的解釋是:“人們對人生價值的認識和根本態度。人生觀的組成部分。具有行為取向的功能。”本調查不是光看“90後”大學生如何理解“職業價值”的本質,而且著重探討大學生在職業選擇和職業生活中,在眾多的價值取向裡,優先考慮哪種價值。通過調查,瞭解“90後”大學生的職業價值觀傾向,從而為其選擇理想的職業提供建議。高校也要通過有針對性的思想教育,讓“90後”大學生懂得,一個人無論能力大小、職務高低、工作性質如何、只要努力工作都會在對的貢獻中實現自身的價值。
  本研究採用自編問卷,對“90後”大學生的職業認知、職業目標、職業理想、職業道德、職業態度、職業心理等方面進行調查。針對部分突出問題,對具有不同偏好和獨到見解的“90後”大學生還進行了個別訪談。研究物件為江蘇省10所高校的“90後”大學生,專業兼顧文科、理科、工科、,男生656人、女生494人,性別比例相當。發放問卷1200份,回收有效問卷1150份,問卷的有效率為95.8%。調查資料採用SPSS11.0分析。

  二、結果與分析

  調查顯示,理想、信念、世界觀對於職業的影響,集中體現在職業價值觀上。江蘇高校的“90後”大學生的職業價值觀無不體現著大學生對個人與他人、集體和社會關係的理解。此外,他們對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有所瞭解,對自身的要求也有更為清醒的認識,因此,職業目標比較務實。但是,在職業理想、職業道德、心理素質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
  1.“90後”大學生的職業理想教育有待加強。職業理想是大學生在職業上依據社會要求和個人條件,憑藉想象而確立的奮鬥目標,即個人渴望達到的職業境界,是大學生對職業活動和職業成就的超前反映。
  調查中發現,與“80後”大學生表現出的不適、迷茫相比,如今的“90後”大學生已擺脫以往理想主義的狂熱,價值目標有著強烈的實用化特點。在對待西部計劃和去基層工作的問題上,55.2%的“90後”大學生選擇“西部條件太艱苦不會去”和“找不到工作可能考慮去”,60.9%的學生不願意或者說最好不去基層工作,理由主要是“生活太艱苦”“生活不豐富”“怕被埋沒”。調查顯示,“90後”大學生也追求收入豐厚、社會威望較高的職業和嚮往經濟發達、生活優越地區,只想去大企業、大單位,不願意到中小城市、邊遠地區和基層單位工作。在就業壓力很大的今天,過多地追求經濟效益好、生活環境舒適的工作機會可能會喪失另一些更現實的機會。當問到“你認為畢業生到工作崗位,最應具備的重要素質”時,僅有11.4%的學生選擇“奉獻精神”,9.7%的學生選擇“社會責任感”。由此看來,“90後”大學生的奉獻精神和社會責任感教育還有待加強。此外,在回答“你認為實現自己職業理想最大的壓力來自什麼”時,選擇“實際水平與理想差距大”的佔39.2%,選擇“發展方向和理想有偏差”的佔23.2%,選擇“社會壓力”的佔20.6%,選擇“沒有方向感”的佔17%。可見,“90後”大學生的職業理想與實際發展方向的偏差較大,需要進行職業理想教育。
  2.“90後”大學生的職業道德培養有待加強。職業中的道德層面,主要體現個體對職業道德素質的態度,包括誠信意識、意識等。在對就業誠信問題的調查中,在回答“你對就業中的偽造、偽造等不誠信現象如何看待?”時,49.4%的學生表示“很不贊同”,35.8%的學生表示“不贊同”,只有14.8%的學生表示“贊同”。在回答“你是如何看待違約、毀約行為?”時,“認為不應該”的佔49.3%,“學校要引導”的佔30.3%,“認為學校應該理解”的佔10.3%,“只要有好工作毀約沒關係”的佔10.1%。在專案“你會為了提高自身成功機會故意貶低他人”上,竟有30%的學生選擇“不確定”或者“會”。可見,就業過程中的誠信教育不能放鬆。對“就業中不誠信現象”課題組還從專業、性別、黨團員、是否擔任班乾和家庭所在地這幾個方面做差異分析。結果顯示,從專業、家庭所在地這兩方面做方差分析,F值分別為2.253和1.275,P>0.05,差異不顯著,說明不存在專業和家庭所在地差異。對黨團員在這一題做兩獨立樣本t,結果顯示t值為1.768,P>0.05,差異不顯著,說明不存在黨團員差異。對這一題分別做性別和是否擔任班乾的兩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發現t值為2.080和2.235,P<0.05,差異顯著,說明存在性別和是否擔任班幹差異。分析發現,與男生相比,女生不誠信現象這一題上得分低,說明女生比男生更加不贊同不誠信現象;與未擔任班乾的學生相比,班幹在這一題上得分低,說明班幹比未擔任班乾的學生更加不贊同不誠信現象。隨著社會的轉型,大學生出現道德價值與功利價值矛盾的現象在所難免。高校加強對“90後”大學生職業道德的培養,不但有利於大學生的長期發展,也有利於就業的長期穩定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