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以生為本”的英語教學案例集錦

文思屋 人氣:2.78W

       【引言】
        “生本教育”的創始人郭思樂教授說,“我們所做的,全都要通過兒童自己去最後完成。一旦我們醒悟這一過程的必然性,就會明白教育過程的主人和主力,原來是兒童自己,我們只不過是兒童自主發展的服務者和僕人。”“生本教育”理論的核心理念就是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把以往教學中主要依靠教師的教,轉變為主要依靠學生的學。而教師的作用和價值應體現在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內在積極性,組織學生自主學習。這是教育觀念的深刻變革。在“生本教育”理論的指導下,筆者在英語教學中做了些嘗試。
        1.“熱身運動”要讓學生出汗
        牛津版英語教材8AUnit 4Wildanimals的第一課時中絕大多數生詞是動物名稱。識別和記憶動物名稱就是本課時的目標之一。由於學生已經預習過所有單詞,識別單詞環節就可以省去,直接進入鞏固和運用環節。我使用“猜動物名稱”的遊戲。把學生分成4個大組,每組猜4個動物。像《幸運52》一樣的比賽形式,要求同組的學生中一個上臺猜出動物名稱,組內其它人對動物特性和習慣進行描述。若本組人無人描述或猜出此動物,其它組可以舉手搶答得分。為此,全班每個組的學生都在積極思考,準備隨時搶答。整個10分鐘內氣氛緊張、熱烈,思維敏捷。課堂中小型競賽不僅能以防疲勞、提高聽課效率,並激發並保持學生對整個單元的學習興趣。
        2.“臭皮匠”賽過“諸葛亮”
        在同版教材8AUnit 5 的Birdwatchers Vocabulary中,要求學生能掌握名詞字尾形式-ment, -ness, -ion的用法。我採取以下教學步驟:
        1)根據課前預習,讓學生將書中所列出的詞變成名詞,並按變化規則歸類為:形容詞+ ness ,動詞+ ment/ion
        2)做書中的相應練習,以便鞏固。
        3)“頭腦風暴”大比賽。要求每小組四人合作寫出所學過的帶有後綴的名詞。一個人動手記錄,其它人查閱資料提供詞。八分鐘後全班分成左右兩大組,兩組成員分別把所找到的合成名詞寫上黑板。但不得重複另一組已經寫出來的詞彙。命令一出,每小組紛紛行動起來,各組的查詞策略各有不同。有的查字典,有的`使用電子詞典,有的查書等等。當上臺時間一到,兩組同學爭先恐後上臺補充,評價結果是:第一組的特點是數量多,第二組的特點是所寫出的都是不易想到的經典名詞,兩大組各有特色。全體同學八分鐘的智慧結晶比老師一個人總結的齊全,真是“三個臭皮匠賽過一個諸葛亮”。
        義大利一位女醫學博士在她的著作裡寫道,“Tell me, I will forget; Show me, I may remember; Involve me, I will understand”。的確,讓學生參與到活動中來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他們很願意並快速將近乎一黑板的合成名詞記錄在本子上,那種眼神似乎在告訴我他們如此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
        3. 課堂設計要從學生的興奮點切入
        在英語學習中,背頌課文是英語學習的最好的輸入方式之一。沒有一定量的輸入,就不會有流暢的輸出。很多學生雖明白背誦的重要性,但不能接受其痛苦的形式。 
在同教材8B Unit 5 Unicef Integrated skills 教學中,要求學生當堂課掌握關於Unicef 的各方面大量的資訊。為調動學生背誦的積極性,筆者改換訓練方式,要求他們用“採訪”的形式介紹Unicef 相關資訊。全班所有同桌的兩個人分別扮演校報記者和Unicef的官員,並對Unicef 的資訊進行一個回合的問答,但對話不得重複前面人的問答內容,這樣學生就得多準備幾個問題。為了能展示與眾不同的、高水準的問答,大家都在用心準備。這一做法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並主動地去感受英語;同時,還培養了學生傾聽別人的習慣和合作能力。由於每組的問答各異,複習的覆蓋面也很廣,提高了課堂的效率,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記憶。

“以生為本”的英語教學案例集錦

       4. 小組合作“書面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