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提高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基本要求

文思屋 人氣:2.11W
提高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基本要求
課堂教學,作為教學的一種基本形式,如果從誇美紐斯(1597--1670年)數起,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因其優越性而為人們所普遍接受和採用。而且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課堂都是學校教學的主陣地,數學教學的主要目標都必須在課堂中完成。因而如何提高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一直是大家所關心的問題,筆者認為,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雖然不可能找到固定的模式,但是可以提出幾項基本要求,以期引起大家的重視。

一、教學觀念現代化

實踐證明:教學觀念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率,教學觀念不解決,再好的教材,再完善的教學方法,使用起來也會“走樣”。

傳統的教學觀認為:教學就是教師教,學生學,教師講,把學生當作消極、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容器。現代的教學觀認為:教學就是教師有效、合理地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學好,學得主動、生動活潑。要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建立符合現代教學觀的嶄新體系,努力做到“五個轉變”和確立“四種教學觀”。

“五個轉變”是指:①由單純的“應試教育”轉變為全面的素質教育;②由“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轉變為啟發式的教學方法;③由侷限於課堂的封閉教學轉變為課堂內外相結合的開放性教學;④由單純傳授知識的教學轉變為既傳授知識,又發展能力的教學;⑤由教學方法的“一刀切”轉變為因材施教。

“四種教學觀”是指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確立如下四種觀念:①整體觀。即是用整體觀點指導課堂教學,從整體上進行數學教學改革,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中各種因素(教師、學生、教材等)的積極性,使它合理組合,和諧發展,實現課堂教學整體優化;②重學觀。就是要求教者重視學法指導,積極地把“教”的過程轉化為“學”的過程;③發展觀。不但要引導學生有效地學習,更重要的要培養能力,發展智力;④愉快觀。要把愉快因素帶進課堂,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課堂氛圍中獲取知識。

二、數學目標明確化

教學目標是教學大綱的具體化,是教材所包含的知識因素和能力訓練的具體要求,是評估教學質量的依據。教學目標決定著教學活動的方向,決定著教學內容、方法、途徑的選擇,決定著教學效率的提高。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如果目標制定明確,便能發揮如下功能:對指引師生的教與學,有定向功能;對教改程式的有效進行,有控制功能;對知識與能力的雙向發展,有協調功能;對減輕學生因題海戰術而盲目訓練所造成的負擔,有效率功能;對教改工作的科學評價和管理,有競爭功能;對統一標準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有穩定功能。

由此可見,要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就應制定完整、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注意根據教材內容定出基礎知識、基本能力、思想感情教育等項的達標要求。例如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可制定如下教學目標:①基礎知識方面:結合直觀圖形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認識分數各部分的名稱,掌握分數的讀法和寫法;②基本能力方面:能應用分數表示圖形裡的陰影部分,能在圖中畫出陰影部分來表示分數,在數線上標出一定的分數;③思想情感教育方面:培養起學生學數學的興趣、自覺性和克服困難的意志。並且把這些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各項要求組成一個整體,做到在教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能力,發展智力。這樣就能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思想情感教育三個方面得到協調發展,全西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教學方法科學化

教學方法是師生為達到教學目的、實現教學目標而相互結合的活動方式,其中包括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而學生的學法實際上是教師指導下的學習方法。

教法制約學法,並給課堂教學效率帶來重要影響。因此,教師選擇教學方法要科學、合理,注意體現如下四個原則:啟發性原則、生動性原則、自主性原則和因材施教原則。啟發性原則是指方法要善於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啟發學生積極思維;生動性原則是指方法要富有藝術性,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自主性原則是指方法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材施教原則是指方法要處理好全體和個別的關係。

課堂教學方法多種多樣,不同的內容、不同的課型,教法就不同。目前,一節課中只採用一種教法的極少,同時單一地運用某一教法,也不利於學生智慧的發展。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將各種教法進行最佳組合,做到靈活多樣、富有情趣,具有實效,並能體現時代的特點和教者的風格。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學方法科學化,提高教學效率。

四、教學手段多樣化

教學手段是實現教學目標的主要措施。傳統的數學教學,從概念到概念,教師單靠粉筆和黑板講解,勢必影響大面積提高國小數學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素質提高。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須注意教學手段的多樣化。

多媒體教學體現了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因為它合理地繼承了傳統的教學媒體(如課本、教師課堂語言、板書、卡片、小黑板等),恰當地引進了現代化教學媒體(如幻燈、投影、錄音、電視、磁性黑板、電腦圖象等),使二者綜合設計、有機結合,既能準確地傳導資訊,又能及時地反饋調節,構成優化組合的媒體群。

這樣能使學生視、聽觸角同時並用,吸收率高,獲得的知識靈活、紮實,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五、課堂結構高效化

現代教學論認為:應變“教”的課堂結構為“學”的課堂結構,變課堂為學堂。據報載,美國中國小校的許多教師每節課只講10分鐘,剩下的時間讓學生相互交流、提問、消化,教師引導、釋疑、解惑。無獨有偶,國內已有很多學校要求教師一節課最多隻講15分鐘,其餘的時間讓學生“自由選擇”,教學效果也很不錯。不同的課型有各自的基本結構模式,同一課型的結構模式,也會因教學指導思想的不同、客觀教學條件的變化而變化。

課堂結構高效化並不一定是大容量、快節奏和高要求,一個有活力的、高效化的課堂結構,必須具備如下六個因素:構成一個“環環緊扣、層層入深、步步有新、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教師對教學內容的處理與學生原有的認識結構相適應;學生主動、積極參與的程度;學生當堂練習的數量和質量;課堂資訊反饋暢通的程度,能否做到及時反愧及時調節;充分有效地利用課堂教學時間。

六、基本訓練序列化

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一條成功的經驗是加強雙基(基礎知識教學、基本能力訓練),什麼時候加強雙基,教學質量就高;什麼時候削弱雙基,教學質量就下降。加強基本能力的訓練應注意如下問題:①首先應確定哪些是基本訓練的內容,然後根據各年級的教學要求,由淺入深地安排,形成一個符合國小數學特點和兒童特點的基本訓練序列;②訓練的時間多長,數量多少,都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來確定,以便在不增加學生學習時間的條件下,取得最好的訓練效果;③習題的編排應做到低起點、小步子、快節奏、大容量,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成功的喜悅;④應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精心選編習題。例如:為引人新課,選編知識銜接題;為鞏固概念,選編基礎變式題;為糾正差錯,選編判斷題、選擇題;為拓寬思路,選編多變、多解題,等等,從而實現訓練目標。

以上六項基本要求,體現了國小數學的學科特點,改變了傳統的教學觀念,集中了行之有效的教學經驗。實踐證明,教學過程中如果能實施這六條基本要求,就能優化課堂教學,取得顯著的教學效果。

提高數學記憶效果十法

許多數學知識,不僅需要學生理解,更要讓學生記住它。那麼,怎樣才能提高學生記憶數學知識的效果呢?下面介紹十種方法。

(一)歸類記憶法

就是根據識記材料的.性質、特徵及其內在聯絡,進行歸納分類,以便幫助學生記憶。比如,學完計量單位後,可以把學過的所有內容歸納為五類: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體積和容積單位;重量單位;時間單位。前四類包括公、市制和換算,第五類包括世紀、年、月、日、分、秒及其進率。這樣歸類,能夠把紛紜複雜的事物系統化、條理化,易於記憶。

(二)諧音記憶法

這種記憶法即是利用某些識記材料的諧音來進行記憶,使學生印象深刻,不易遺忘。

(三)比較記憶法

有些數學知識之間是很容易混淆的,可以應用一些概念的對立關係,抓住概念中關鍵地方進行比較,便可幫助學生區別和記憶。

(四)歌訣記憶法

就是把要記憶的數學知識編成歌謠、口訣或順口溜,從而便於記憶。比如,識記分數乘、除法法則,就可編出這樣四句歌訣:“分數相乘很分明,分子分母各相乘,分數除法不一樣,除數顛倒再相乘。”採用這種方法來記憶,學生不僅容易記,而且記得牢。

(五)理解記憶法

理解是一種有效的最基本的記憶方法,豐富的數學知識,靠死記硬背是容易忘記的,只有深刻理解了才能記牢。因此,對概念、性質的概括、法則的得出、公式的推導等過程都必須一清二楚。比如,各種面積公式,其中長方形面積公式是最基本的,其他圖形的面積公式都可以從長方形的面積公式中推匯出來。學生理解了推導的過程和關係,就容易記住各種圖形的面積公式了。

(六)規律記憶法

即根據事物的內在聯絡,找出規律性的東西來進行記憶。比如,識記公制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體現單位的化法和聚法。化法和聚法是互逆聯絡,即高階單位的數值×進率:低階單位的數值,低階單位的數值+進率=高階單位的數值。掌握了這兩條規律,化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規律記憶,需要學生開動腦筋對所學的有關材料進行加工和組織,因而記憶牢固。

(七)列表記憶法

就是把某些容易混淆的識記材料列成表格,達到記憶之目的。這種方法具有明顯性、直觀性和對比性。比如,要識記質數、質因數、互質數這三個概念的區別,就可列成表來幫助學生記憶。

(八)重點記憶法

隨著年齡的增長,所學的數學知識也越來越多,學生要想全面記住,既浪費時間且記憶效果不佳。因此,要讓學生學會記憶重點內容,學生在記住了重點內容的基礎上,再通過推導、聯想等方法便可記住其他內容了。比如,學習常見的數量關係: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量。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這三者關係中只要記住了第一個數量關係,後面兩個數量關係就可根據乘法和除法的關係推匯出來。這樣去記,減輕了學生記憶的負擔,提高了記憶的效率。

(九)聯想記憶法

就是通過一件熟悉的事物想到與它有聯絡的另一件事物來進行記憶。比如,從整數加、減法的法則聯想到小數加、減法的法則,由加法交換律、結合律聯想到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聯想可以打開學生記憶的閘門,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記憶方法。

(十)實踐記憶法

這就是通過學生動手動腦、實驗操作,得出結論來進行記憶。比如,學習了有關的面積、地積的知識後,可讓學生自已動手去量一塊地,算算畝產量;學習了統計圖表知識後,可讓學生畫一張自已所在班級身高、體重等情況的統計表或統計圖。學生通過親自實踐來驗證,就會得到久而不忘的效果。
 

作者:汪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