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錄影在國小數學教學小結中的嘗試論文

文思屋 人氣:1W

為了強化課堂教學效果,使學生擺脫封閉的“批量化生產”和“模式塑造”的教學形式,發揮電教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筆者針對國小數學課教學中的特點,做了一點嘗試,即通過錄影進行課堂小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其小結方式可歸納為以下幾個型別。

錄影在國小數學教學小結中的嘗試論文

一、點睛型

這是一種常用的小結形式。在課堂教學中,根據需要播放幾個電視畫面,提綱挈領地歸納所學知識。如教學“運用減法性質進行速算”時,教師可播放下面一段錄影:出示幾組速算例項,並根據畫面做必要的點撥:“一要看準、用準運算子號;二要根據數學特點,選擇哪種方法計算快;三要記樁多減要加、少減再減’”。這樣小結教學內容對該堂課能起到點睛生輝之效,不僅能使學生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有全面系統的瞭解,而且能使主要知識在學生頭腦中留下清晰完整的印象。

二、懸念型

這種小節是在教學本節課知識的同時,教師通過錄影設迷佈陣,引出下節課要學的知識的一種方法。國小數學教材知識聯絡緊密,系統性強,採用這種小結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教學“圓的知識”時,教師可以播放下面一段錄影:大小不同的圓的圖形;生活中各種圓的實物;小朋友用尺子測量圓形物體的周長和直徑;出示一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加之必要的懈說詞,給學生設下一個懸念。播後教師說:“下一節我們就來研究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的規律。”這樣的小結不但提高了學生的注意力,而且還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巧妙地銜接了新舊知識,為深入系統地學習新知識做了適當的準備,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果。

三、激勵型

這種小結是出示學生期望研究的問題,激勵學生研究新的知識。國小數學教學中,許多知識是分幾個階段進行教學的,如第五冊學習小數的初步知識;第七冊學習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的加減法;第九冊學習小數的乘除法。在教完“小數的初步認識”後,播放下面一段錄影:出示幾組小數;工農業生產中應用小數的例項;小數加、減、乘、除法運算的式子等畫面,加上適當的解說詞,然後教師說:“這些知識我們將在四年級和五年級分別來學習。”這樣的小結會使學生感到“學無止境”,有助於激發學生的興趣,樹起揚帆學海的壯志。

四、呼應型

這種小結需要都做到課前給學生設疑置惑,小結時釋疑解惑。數學課不像語文、自然等學科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採取適當的方法在創設有趣情境中,進行設疑置惑和釋疑解惑。如教學“年、月、日”時,上課伊始,教師播放這樣的錄影:小雞、小鴨、小狗、小貓、小馬都來給小牛過生日,在歡樂喜慶的氣氛中,小狗和小貓爭論起來,小狗說:“每一年要過一個生日,”小貓說:“每四年要過一個生日,”他們爭論不休。爾後教師說:“小貓和小狗誰說得對?同學們想不想知道?”這樣便自然新穎地匯入新課,講究課繼續括放錄影:小馬問小貓和小狗的生日日期,原來小貓的生日是閏年2月29日,所以每四年過一個生日。這樣呼應,便實現了釋疑解惑。這種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形式不僅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更重要的是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領悟所教課的重點知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遊戲型

用錄影進行遊戲小結,要根據國小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素質、知識基礎等,寓教於樂,使教學方法與學生特點緊密結合。如在低年級教學中,教完“2”的認識時教師播放這樣的錄影:一群小鴨子的畫面和小朋友模仿小鴨子的遊戲。可小朋友們看完這段錄影忽然象發現了什麼齊說:“一群好小鴨,圓圓的小腦瓜,斜著長脖子,直著小尾巴,多麼像‘2’字呀!”他們並在紙上畫出“小鴨”和“2”字的'交錯、重疊畫面。這樣教學適合低年級國小生注意力易分散、具體形象思維佔主體的心理特點,選取生動的遊戲活動畫面,能夠使國小生集中注意力,在興趣盎然的活動中鞏固了所學知識。

六、故事型

國小生部是故事迷,把知識融於故事中,配合歡樂的樂曲,更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學“分數的大小比較”時,利用錄影片唐憎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的故事進行小結:一天,天氣炎熱,孫悟空叫豬八戒去找西瓜來解渴,過了一會兒,豬八戒汗流浹背地拿了個大西瓜回來。悟空說:“為了公平一些,每人吃四分之一吧。”豬八戒聽後瞪大了眼睛,滿臉不高興他說:“西瓜是我找來的,應多分一點給我,我要吃六分之一,最少也要五分之一。”悟空聽了大笑說:“好好,就依你。”馬上切了六分之一給八戒,大家高高興興地吃了西瓜。可貪吃的八戒卻在一旁拍打著自己的腦袋說:“傻瓜,我怎麼比應得還少了呢?”一段生動形象的小故事使學生在歡樂愉快的氣氛中受到了啟發,從而對分數大小的比較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

當然,用錄影進行課堂小結,方法不僅限於此,形式也多種多樣。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無論採用哪種方法,只要與教材緊密結合,與學生不同階段的心理特點,以及他們的相應知識結構相結合,運用得當,加之教者恰當的點撥,就能夠優化教學過程,事半功倍地提高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