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運用三動原理指導班級管理工作論文

文思屋 人氣:2.36W

摘要:“三動”原理是指人才在於流動,管理在於走動,關係在於活動。教師要將這一原理借鑑到班級管理工作中,選拔培養班幹部可以借鑑“流動”的原理,安排有意願的學生輪流擔任班幹部,使更多學生得到鍛鍊。班主任在處理班級事務以及管理學生時可以借鑑“走動”原理,只有多走動,才能及時發現問題、處理問題;在班風學風建設中,可以借鑑“活動”的原理,通過舉辦各種活動,提高班級凝聚力,建立和諧的同伴關係和師生關係,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運用三動原理指導班級管理工作論文

關鍵詞:“三動”原理;班主任;學生管理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學前教育專業的人才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學校不僅要培養學生成才,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先成人。由於一些家庭教育缺位,輔導員(班主任)這個特殊群體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學生管理工作是一項複雜而艱苦的工作,輔導員(班主任)是大學生的思想引領者、日常管理者、就業指導者、心理健康教育者……每個人都身兼數職,他們的工作千頭萬緒,人員少,任務重,責任大,整天忙於事務性工作,一直都是處於被動狀態,好像“救火隊員”,每天疲於應付。要擺脫這種困局,輔導員(班主任)需要總結經驗,創新思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筆者所在學校為湖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是2013年被教育部批准由湖北省實驗幼兒師範學校升格而成,在校學生6000餘人,分為兩個校區。學生來源主要有兩種途徑:一是面向全國的高招三年制大專,二是面向湖北省的中招五年一貫制大專。學生年齡跨度大,14歲~23歲近十歲的差距,而且97%是女生。在五年一貫制學生管理中,主要採取班主任負責制,由專任老師兼任。近兩年才開始招專職輔導員,主要管理三年制大專學生。中招學生因為年齡小,還是未成年人,所以一直沿用班主任負責制進行管理。

一、人才在於流動——學生幹部的選拔培養

學校的培養目標是把學生培養成才,成為對社會有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探索怎樣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怎樣培養人才,怎樣用好人才,這是班主任的一個重要的工作。“生命在於運動,人才在於流動。”筆者所在學校的學生實行住宿制,教師有課才會與學生見面。通常情況下,班幹部對於班級的管理起著主要的作用,因此選好班幹部特別重要。對於選拔、培養班幹部,我們借鑑了“人才在於流動”的管理方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學生也不例外。在選拔班幹部時,我們主要採取的是邊觀察、邊指導、邊調整的辦法。因為中招學生入校時沒有檔案同時進校,所以對學生以前的情況完全不瞭解,但這些學生的主要構成部分是沒有被高中錄取的,就是通常所說的“會考失敗者”。要對這樣的學生培養鍛鍊自己、服務同學的意識,確實要費一番腦筋。但是,他們中也有不少有特長、有能力的學生,放在不同的位置,能發揮老師無法替代的作用。

1.通過觀察發現好的班幹部苗子

學生報到第一天晚上,召開班會,師生自我介紹,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觀察每個學生的情況,根據老師的經驗,可以從言行舉止初步判斷,指定一名熱情大方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擔任班級臨時負責人。從第二天的軍訓開始,班主任與軍訓教官密切配合,到軍訓結束時,基本上就能確定寢室長人選了。筆者所在學校的學生寢室基本上是4~8人間,這樣每個班有6~10個寢室長。只有管好自己管好小家,才能承擔更大的責任。學生在學校,寢室就像一個家,能把寢室管理得井井有條的人,才有可能管理好班級。這部分學生就是未來班幹部的主要來源。

2.通過指導和調整完善班幹部隊伍

學生是成長中的個體,總有一些不足的方面。學生幹部工作一段時間後,會出現不稱職的情況。班主任要根據學生的特點,揚長避短,及時進行調整。比如,有個女生,會考成績全班第一,一入校老師就指定她擔任班長,她學習認真、工作踏實,但膽子不夠大,表達能力不強,班主任就調整崗位,讓她擔任學習委員。在新的崗位上,她認真負責,把自己的學習方法無私地分享給同學們,主動輔導其他同學,使班上的學習成績明顯提高。還有一個男生,自我約束力不強,遲到曠課,上課玩手機、睡覺、頂撞老師,與家長多次配合進行教育,但效果不理想。有一次校團委組織朗誦比賽時,考慮到他嗓音不錯,普通話比較標準,推薦讓他參賽。在整個排演過程中,他特別珍惜這個機會,不僅不遲到早退,而且每次都提前到場,幫助老師組織其他學生,跑前跑後借服裝器材,最終節目獲得了比賽一等獎。鑑於他的表現特別突出,班主任嘗試讓他擔任紀律委員,叮囑他管別人先管好自己。慢慢地,班上的“雙優”周評排名逐漸上升直至名列前茅,他個人也得到了約束和鍛鍊,成為一名稱職的班幹部。

二、管理在於走動——積極的情感投入

走動式管理,走動是基礎,是條件;管理是關鍵,是目的。走動是管理的前提;但管理是走動的落腳點。管理的魅力是欣賞,是培養朋友和追隨者。沒有一個班主任是坐在辦公室管理好學生的。走動的管理是精彩的、和諧的。在走動中,讓學生體會到老師的關心;在走動時,及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鼓勵、表揚;也只有在不斷走動中,能夠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例如,有位女生,以前經常曠課,還曾經有過請假媽媽騙老師的經歷,在班主任的請求下才留校察看的,是個頗讓人頭疼的學生。有一次,班主任走到舞蹈教室,發現她一個人在跳舞,通過詢問,得知她非常喜歡跳舞,對別的科目都不感興趣,所以才經常逃課。班主任發現她有舞蹈特長後,以此為切入點,發揮她的優勢,指定她負責排練節目,參加即將舉行的健美操比賽。此後,我們經常看到她頭戴耳麥、腰別擴音器,帶領同學們練健美操的身影。不負眾望,該班在這次健美操比賽以及後面多次文體比賽中,屢獲佳績。後來又讓她擔任紀律委員,告訴她,管別人先要管好自己。以點帶面,慢慢地,這名同學不僅改掉了自身許多缺點,還把班級管理得井井有條,使班級周評、月評成績都後來居上,成為優秀班集體。她本人也順利畢業,應聘到武漢市很好的一所幼兒園工作,得到了領導的重用。後來,她還經常回校看望班主任,感謝班主任的欣賞,感謝班主任的耐心、愛心,感謝班主任堅持不放棄她,才有她的現在。這位班主任正是在走動中發現學生的優點,積極引導,循循善誘,使學生成人成才的。學校要求班主任“四到”:上課前到教室,做操時到操場,放學後到寢室,解決問題到現場。筆者所在學校五年一貫制學生全部住校,低年級實行半封閉管理。學生的吃喝拉撒睡都在小小的校園裡,班主任輪流24小時值班,值班不能只待在值班室裡,要到處走動巡查。這樣班主任能及時準確地掌握學生的真實情況,一些問題就會及時發現,處理起來學生心服口服,避免學生管學生而造成不必要的矛盾。例如,新生來校不久,在一次例行巡查中,班主任走到了寢室,發現女生寢室有一包煙。通過排查,基本鎖定了煙的主人,正是平時出現問題較多的一名學生。以前老師就聽說有學生抽菸,正準備進行這方面的教育。通過跟這名女生談話,班主任瞭解到,自從父母離異後,她就不想學習,國中結交了一些社會青年,學會了抽菸。來到學校後,她也曾暗下決心戒菸,但自制力不強,覺得學習好難,就抽菸解悶,還鼓動同寢室同學嘗試,沒想到被老師發現了。開始,她有牴觸情緒,懷疑是同寢室同學“告狀”。經過老師耐心教育,得知不是同學告狀,才認錯。就此事,班主任專門開了一次主題班會,製作了精美的PPT,教育學生,抽菸不僅傷害身體,而且幼師這個職業也是絕對不能允許抽菸的。同學們一致認可,並表示要互相提醒、互相監督。從此,該班再也沒發現學生抽菸了。

三、關係在於活動——班風、學風建設

和諧的人際關係是愉快生活和學習的'基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有利於營造和諧的人際關係。五年一貫制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入校時只有14、15歲,有很多同學是第一次離開父母住讀,在與同學相處的過程中,會出現各種不適應。而一旦跟同學相處不和諧,會嚴重影響學生繼續學習的心情。據統計,在退學的學生中,因為與同學相處不好的約佔30%。舉辦集體活動,是培養學生團結互助精神、增進班集體凝聚力的最佳方法。為了豐富校園文化生活,促進學生儘快熟悉新學校、新環境,我們組織了教室佈置大賽、廣播操比賽、趣味運動會、紅歌會等。這些活動使同學們在最短時間內互相瞭解熟悉起來,為五年的學習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對於活動的選擇,我們緊緊圍繞學前教育專業開展。教室佈置大賽,是筆者所在學校的傳統比賽專案。筆者所在學校的王牌專業是學前教育,作為幼兒教師,手工是必須掌握的技能。比賽要求全員參與,互相幫助。同學們發揮各自的特長,剪紙、畫畫、摺疊、收集名人名言和各種勵志素材,忙得不亦樂乎。有一個女生,比較內向,但她從小喜歡剪紙,她剪的12生肖,個個惟妙惟肖,得到了同學們的讚美,好多同學都想拜她為師,極大地增強了她的自信心,人也越來越活潑開朗。還有一個學生,毛筆字寫得很好,她主動利用業餘時間,書寫並裝裱了幾幅書法、繪畫作品,掛在教室。看到自己精心佈置的教室,個個賞心悅目,同學們都表示更喜歡自己的“家”,更願意留在教室學習了。因為是自己親手佈置的“家”,他們也格外愛惜教室環境,主動打掃衛生。班主任運用“三動”原理,在“流動”中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因材施教,培養學生;在“走動”中投入積極的情感,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潤物細無聲,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寓教於樂,促進良好班風、學風,鍛鍊學生。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要充分調動所有可利用的資源,採取各種不同的教育方法,培養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努力把學生打造成符合社會需要的學前教育領域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羅雙鳳,葉安珊.教育管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