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關於《桃之夭夭》的文化批判探析

文思屋 人氣:2.55W

論文關鍵詞:桃之夭夭 批判 世俗 傳統文化

關於《桃之夭夭》的文化批判探析

論文摘要:王安憶長篇小說桃之夭夭》不止是一部女性主義小說,它在謳歌中國平凡女性美好的心地、堅韌的生命力的同時,更把批判的矛頭指向已經在中國世俗社會根深蒂固的諸如禁慾、中庸、虛偽、男尊女卑等傳統文化思想裡的病毒。

當下,文學從巨集大敘事轉向日常敘事,從民族國家話語轉向個人話語,這是文學走出作為政治工具的羈絆,關注世俗人生的一個進步,但同時也出現了走向瑣碎與庸常的病症,沒有了詩性的追求,沒有了深層的關懷,文學成了當下生活的“就是這樣,只能這樣,就這樣吧”的灰色詠歎調。讀了這樣的作品,頂多是一聲嘆息,不再有沉思、震撼、感動、憤怒。但也有一些作品,能咀嚼出不少東西,令人回味。王安憶發表於2003年的《桃之夭夭》就是這樣的作品,其塑造的女主人公鬱曉秋這個人物實在是意味深長的,她似乎是個樂天知命的紅塵隱者,又似乎是個聽天由命的平庸生命,作者一如既往的從容淡定的.筆墨似乎只在吟唱“悠悠歲月,萬家燈火,平常一段歌”。然而,錯了!細看來,沉靜的敘述裡湧動著感情的激流,鬱曉秋是卑汙世俗裡一樹灼灼的純真桃花,作品不動聲色中有著對卑汙世俗的憤怒控訴,有著對鬱曉秋純真品格的熱情謳歌.

《桃之夭夭》無疑可作為一部女性主義小說來解讀,小說結尾處主人公鬱曉秋得知自己產下一個女嬰後,“她驟然間難過起來。從小到大許多難和窘,包括生育的疼痛,就在這一剎那襲來。”這是由自己的女性命運想到女兒命運的難過。但它批判的不只是男性中心主義,它的批判矛頭指向的是已經內化為民族的集體無意識的思想文化習慣。鬱曉秋從一個天真活潑的小女孩到純樸善良的少女,在生活中卻屢屢遭受傷害,我們卻找不到具體的元凶,她的母親、兄、姐、玩伴、同學、師長、同事和鄰里,似乎誰都傷害了她,但誰都稱不上壞人,那麼,究竟是誰的過錯?只能是溶在了人們血液裡的根深蒂固的傳統文化思想裡的種種病毒,比如禁慾、中庸、虛偽、男尊女卑等等。王富仁先生在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