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高效的課堂從“活用”教材開始

文思屋 人氣:2.27W
高效的課堂從“活用”教材開始
        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教材只能作為教課的依據,要教得好,使學生受到實益,還得靠教師的善於運用。”《新課程標準》呼喚富有生命力的課堂,一節高效的課堂教學,除了執教者駕馭課堂的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如何處理好教師、學生、教材這三者之間的關係。因此,教師應對教材進行合理的剪裁、補充與設計,讓教材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一、創設合理、生動的教學情境,使教材變得形象生動
        創設合理、生動的教學情境,讓教材變得形象生動,給學生視覺、聽覺上的衝擊,可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國小生的認知水平畢竟有限,對於一些遠離他們生活的知識或者故事,僅憑藉教師的一支粉筆、一本書,這種學習興趣只會曇花一現。因此,教師應創設合理、生動的情境教學,讓學生在“情”與“境”的相互作用中保持持久的學習動機,以最大限度地獲取數學知識和技能。
        例如:教學人教版第一冊《連加計算》,教學時可以把連加例題的情景製作成課件,先出現地上有覓食的小雞5只,然後又來了2只小雞,最後又出現了1只小雞,在這些基礎上可引導學生根據畫面上的動態過程理解“5+2+1”的意義和計算順序。
        再如《加減混合運算》,教材先用圖表明湖裡有4只天鵝,又飛來了3只,一會兒又飛走了2只。將這一組畫面做成動畫課件,加上引導學生說出的串詞,把教材變得形象生動,學生一下子就能感受到天鵝只數的變化過程,從而引出算式“4+3-2”,也對加減的意義和計算順序進行了理解。
        二、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使教材走向平易近人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多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找數學問題,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無處不在。這樣身臨其境的教學學生永遠不會感到厭倦。荷蘭著名的數學家和數學教育家弗蘭登格認為:對於國小生來說,國小的數學知識並不是“新知識”,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舊知識”。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有了許多的數學知識的體驗,課堂上的數學學習是他們的現實數學世界與教材內容發生相互作用,構成自己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因此,在教學中,應當將數學教學聯絡生活,讓教材走向平易近人。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第四冊實踐活動《有多重》,在感受質量單位的活動中,教材選取了學生生活中常見的富有情趣的活動,如稱體重、互相背一背。通過稱體重,可以讓學生知道一些他們這個年齡段體重大約是多少千克、如何看體重表等常識。在比較物體輕重的活動中,教材選取了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物體,如書包、書本等。先讓學生用手掂一掂、估一估哪個重、哪個輕,然後再用秤驗證。通過活動,不僅增強了學生對質量單位的認識,感受了物體的輕重,而且還讓學生認識了不同的秤,讓學生知道了各種秤可以幫助我們知道物體的輕重。像這種內容充實、源於學生生活、對學生富有吸引力的生活化活動課,學生樂於參與其中,並在活動中積極獲取數學知識和技能。        三、注重學生的學法,使教材變得生動有趣
        課堂教學是一種有計劃、講求有效性的活動,是為了讓學生獲得知識、掌握技能、形成思想、積累經驗的。因此,教師在教學時選擇什麼教學材料、採用什麼方法來讓學生對本節課產生興趣,從而掌握知識,都應當認真掂量和思考。
        例如在這次永安市數學教學大比武中,有一位老師教的《認識分數》,她以分“蘋果”擊掌遊戲引入,從“8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人分得幾個”,依次再分6個、4個、2個,直至“1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同學,每人分到幾個”。當出現“1個蘋果”與“平均分給2個同學”時,有的學生擊掌一下,有的不拍,有的順勢拍了一下又感覺不對,滿臉疑惑,擊掌遊戲難以進行,產生了認識衝突,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很快就進入了學習狀態,有力地推進了教學目的的'達成。這位教師採用教材與學生學習方法的合理使用,使教學得以順利完成。通過採用遊戲的教學方法,使教材變得生動有趣。
        四、進行有機補充,使教材成為活水之源
        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對教材內容作整體的把握。因此教學時不僅要考慮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還要對整個單元甚至更大的數學知識體系進行分析、整理,理清脈絡,使學生在不斷的學習中將知識逐步形成完整的體系。教學時,教師要在充分理解教材和把握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對教材進行補充,使教材成為活水之源。
        例如教學人教版第四冊第102至103頁的《整理與複習》,學生都能較熟練地掌握,可讓學生自己去整理這一知識點。這一單元除了對100以內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口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及相應的加減法估算的計算教學分析、整理,還應當補充一些質量單位的練習,同時可以讓學生回顧從一年級以來我們已學過哪些單位名稱(時間單位、長度單位),再進行一些選用這些單位名稱的填空題,這樣學生對到現在為此所學的單位名稱有了一個完整的系統掌握。前半部分讓學生自己去整理這一知識點,並引導學生跟前面學習的筆算100以內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進行對比,從而發現不同的要求。
        總之,只要將教材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聯絡,創設合理、生動的教學情境,採用學生喜歡的教學方法,我們的課堂一定能讓學生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