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藝術設計類本碩銜接教育問題探索論文

文思屋 人氣:1.74W

從本科學習到研究生學習的轉變中,階段與階段之間的過渡是否緊密合理,直接影響到研究生階段的教育質量。從本科學習到研究生學習是一種由“教授指導型學習”轉化為“自主發現型學習”的過程,兩種學習模式的差異體現出本碩銜接教育問題的必要性。本文根據我國藝術設計類研究生教育現狀,結合課題組近幾年來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的實踐與探索,從以下三個方向展開論述:第一是以學生為主體的人群定位,包括本科學生後續教育的跟進以及研究生的始業教育問題;第二是以教師為主體的探究,包括教學計劃和培養辦法的制定銜接,教育時事的掌握、教師自身與時俱進的提升;第三是以學校為主體展開的研究,涉及到學校的教學計劃、教育方法的制定和實施銜接等。在此基礎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啟迪業界關注藝術設計類本碩銜接教育的重要性和實際意義。

藝術設計類本碩銜接教育問題探索論文

關鍵詞:研究生;銜接;始業教育;自我定位

本文針對藝術設計類本碩銜接教育問題展開研究,通過訪談法、比較分析法、問卷調查法、案例分析法和文獻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進行深入探討,目的在於提升高校研究生的教學質量,幫助學生順利渡過本碩銜接這一特殊階段,為之後的研究性學習奠定基礎。

一、研究背景

隨著近年來研究生擴招政策的實施,研究生招生數量以每年約28%的速度遞增,研究生教育規模不斷擴大,而藝術設計類的招生增長更為迅速。擴招利弊兼備,一方面更多的學生有機會繼續深造學習,而另一方面教育資源不足、教學質量滑坡的問題也隨之顯現。另外傳統教學形式比較單一,缺少相應的社會實踐,學生整體素質下降等問題更加凸出。為更好培養高層次研究型人才,高等院校不僅要研究培育先進的教學培養模式,制定適合的教學方案和管理制度,也要根據學生和教學環境的特殊性,重視本科教育過渡到研究生教育的銜接,制訂相應的教育方案和措施,完善高校研究生的培養過程。尤其是對於招生規模龐大、學生個性鮮明的藝術設計類研究生而言更為重要。在高等教育中,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是兩個重要的階段,本碩銜接的連貫性也同樣重要。由於每位學生的個體差異較大,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各有所長,實踐能力和科研能力也各不相同。不論是何種型別的學生,在由本科的基礎學習進入到研究性階段的銜接過程中,尤其在考研、讀研前後這一段時間內,學生的心理行為、學習計劃和預期目標等都會產生一些變化和問題。例如考研前對學術型和專業型研究生的無甚瞭解,目標迷茫,讀研時對研究生階段學習的盲目,缺乏動力等問題,這些都直接關係著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質量;近幾年我們通過對近百名藝術設計類研究新生進行了調查訪談,結果表明有80%以上的學生認為在考研之後和進入研究生學習之初都會出現一些問題。其中包括學習目標不明晰、學習動力不足、學業規劃方向不明確等,這些問題若不及時解決會帶來消極的影響。就教師本體而言,對於本科、碩士教育中出現的一些新政策、新現象甚至也不甚瞭解等情況,都會直接對教師的培養方法、培養目標、教育教學質量以致教師的自我成長等產生阻礙和不良影響,因此,做好本碩銜接教育尤為重要。

二、研究目的和意義

從巨集觀上來說,重視本碩銜接教育問題是為了提升高等教育整體的教學質量,更好挖掘研究生的科研創新能力,提升其綜合素質水平,為社會輸送高能型人才。從微觀上說,本碩銜接問題涉及到學校、教師和學生三方面的因素,做好本碩銜接教育既是對學校教學實施的檢測,對教師引導方式的指正,也是對學生生涯規劃的持續導航。就藝術設計類本碩銜接教育問題而言,通過對此類學生本科、碩士教學現狀的觀察分析,尋找本科學習過渡到研究生學習過程中面臨的問題,促進他們更好地進行下一階段的學習。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指導是尤為重要的,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制訂相應的教學策略,重視學生對於碩士研究生教學的心理變化和適應能力,指導學生逐漸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和教學模式。在這一過程中,也有利於教師的自我提升。綜上所述,本文分別從學校教學規劃角度、師生個體及師生關係角度為研究切入點,目的在於有效地提高學生本碩過渡階段的銜接性,進一步完善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培養制度和管理模式,實現社會對於高層次人才的需求,這一要求也符合我國對於高等教育的長遠目標(圖1)。

三、藝術設計類本碩銜接教育現狀的分析研究

(一)學生群體的分析研究

學生是本碩銜接教育的客觀物件,針對學生主體展開引導和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是十分必要的。我國應試教育壓力下的考生往往心理承受壓力較大,受到包括來自社會、家庭、經濟以及自身因素的影響而導致出現各種問題,這些問題會影響他們新一階段的學習和生活。本次研究將學生主體分為兩類人群:高年級本科學生和研究生新生,針對這兩類群體的不同特點,探索解決在本碩銜接階段他們各自所面臨的問題。針對本科高年級學生而言,首先應該讓他們明確自己未來的目標,是希望步入社會參與工作還是繼續研究生學習,如果步入研究生學習,對於研究生專業和型別的如何選擇,這些方面都需要有一定的認識和規劃。這是我們課題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即高年級本科生的接續教育研究。就研究生新生階段而言,他們需要更多的自主性學習和較強的自學能力。尤其是多數高校藝術類學生通常個性較強,自律性較差,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對他們的學習成果有很大影響。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學習計劃,發現自己的研究興趣,通過交流和深入學習發現自己的不足,對於這一階段的學生非常重要。教師要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幫助學生明確自我定位和自我認識,包括他們的專業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對未來的就業規劃等。這是我們課題研究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我們把這種教育和引導定義為研究生新生的始業教育。為深入細緻地展開和推進藝術設計類本碩銜接教育問題研究,在長期的觀察發現和經驗積累的基礎上,我們依據認知能力的高低與主動性的高低,把藝術設計類學生劃分為以下四種類型:1.高認知高主動型學生;2.高主動低認知型學生;3.高認知低主動型學生;4.低認知低主動型學生。演繹如圖2:根據圓點大小的示意,方形圖示右上角圓點表示為高認知高主動型學生,對於這一型別的學生,導師可對其提出相對高層次的.學習要求,讓他們嘗試一些新的研究和探索;方形圖示右下角圓點為高主動低認知型學生,這一類學生學習有較強的自主性,基礎相對薄弱,導師可鼓勵其多閱讀文獻書籍,多進行實踐鍛鍊,逐漸積累知識強化創新性思維;左上角圓點為高認知低主動型學生,導師可鼓勵其多參加專業性強而有趣的講座和展覽,激發其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圖示左下角圓點為低認知低主動型學生,導師可加強對其監督和管理,鼓勵這類學生多多交流,在按時完成學習計劃的同時抽出時間繼續學習,不急於求成,而是對一方面的問題做更為深刻的瞭解。

(二)教師主體及其引導性分析研究

我國大多數高等院校的碩士生實行的是導師負責制的教學方式,這就對導師本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作為一個雙向的過程,一方面強調學生的培養教育,另一方面教師作為教學的直接執行者,也需要不斷進步。教師應該根據時代的變化,不斷更新自己的思想觀念、充實知識構成,同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和文化提升相互適應。只有知識、能力和綜合素質的與時俱進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導師的引導方式不是單一不變的,可根據不同學生的個人情境變數而相應變化,對於指導不同型別的學生、所處不同的學習情境應採取與之相應的引導方式。根據引導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參與型引導、指點型引導、成就導向型引導。

1.參與型引導是導師在制訂培養目標和研究計劃的決策時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傾聽學生想法和建議。可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

2.指點型引導是導師將如何完成工作的指令和時間告知學生,在學生完成的過程中有相應的指導和講授,學生可通過學習研究逐漸提高科研能力。

3.成就導向型引導即導師為生設定一些較高層次的任務和要求,並且期望學生能夠達到最佳水平。這類學生定位為認知能力強自主性高的學生。鑑於藝術類學生的個性和教學環境的特點,導師可因學生個人和教學情境的變化進行相應的調整,兼顧到對學生個性化和多元化進行培養和管理。當然對於學生來說,主動找導師交流自己的學習、科研以及生活方面的問題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學生進步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學生和教師的共同努之下,充分利用各類學習資源,積極開展豐富的學術研究活動,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及創新意識,促進形成系統化邏輯化的思維理論研究體系。同時加強實踐能力鍛鍊,參與科研活動,使藝術設計類學生平穩紮實地渡過由研究生向本科生的轉變,讓他們的綜合素質能力在研究生學習階段獲得實質性的飛躍。

(三)學校管理層面的分析研究

對於學校而言,應該從管理者的層面上幫助不同型別的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培養方式。制訂與研究生學習科研狀態有接軌的課程,創辦社會實踐及學術交流活動等。通過本專業的教授進行相關學術領域的和專業前景的介紹,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所要進入的學習環境。學校應該積極策劃並且協助學院和教師一同制訂相關的策略,幫助學生順利度過本碩銜接期。針對藝術設計類專業而言,學校應該根據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的現狀,根據藝術類學生的特殊性制訂培養方案,既要考慮藝術類專業課程的特性,也要對學生展開個別化和特性化的定位。具體來說:

第一,藝術設計類專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過渡期內要採取與師生匹配的管理模式和學生培養計劃,以提高學生的培養質量為最終目標。

其次,要確定課程體系的規劃設計。在藝術設計類研究生的教學中,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都與本科學習有一定的差異,為兩者之間的過渡做準備是十分必要的。其中包括學習的自主性、知識的系統化和專業化,邏輯思維的建立和培養。因此,學校要根據各專業的差別化,制訂既能提升理論研究又能鍛鍊學生實踐能力的教學培養計劃,包括一系列的課程內容設定、教學方法和評價手段等。

第三,很重要的一點是加強對教師本科生、研究生教育時事、招生政策的宣講傳達。藝術設計類教師對於時事的關注往往不夠,而藝術設計類本、碩招生近幾年都有比較大的變化,比如將以往研究生型別分為學術類、專業類,研究生學費和獎學金等繳納、獎勵方式,學生交流方式等,這對於引導學生的目標規劃、學習成長具有很重要的引導意義。綜合以上分析得出,學校是本碩銜接教育問題的管理者和調控者,學校既需要整體地制定合理的政策和管理辦法,也要協調教師群體和學生群體之間的關係,讓他們在和諧互利的狀態下進行科學研究和創作,以更好地解決本碩銜接中所出現的問題。

四、藝術設計類本碩銜接教育中高年級本科生的後續教育問題

在藝術設計類本碩銜接教育問題的研究中我們發現,高年級本科生後續教育的跟進更是極為重要的,它對於本碩銜接教育問題的順利實現起著主導性的作用。從總體來說,本科生後續教育以有意向繼續進入研究性學習的高年級學生為主體,給予他們思想認識、學習目標、專業選擇方向等方面的正確引導,幫助其順利步入到研究生學習階段。從學校層面來說,需意識到本科生後續教育的重要性,為它的順利實現提供了更多的政策支援和保障。教師是本科生後續教育的推動者,教師應對有意向接受研究生教育的高年級本科學生定向關注,引導他們明確個人目標和行動指向,如投考碩士研究生的型別,如何夯實本科教育階段的基礎知識,如何在科研講座中有意識地提升創新思維能力等。從而為未來的科研學習做充分的準備。高年級學生群體是本科生後續教育的重心,對於藝術設計類的本科學生來說,應權衡自身全面因素進行綜合決策,選擇適合自己深造學習的研究方向,一方面努力鞏固專業基礎知識,另一方面有意識地閱讀文獻、參與討論,培養邏輯思維和創新意識,並注重知識間的銜接性與系統性。針對藝術設計類學科的特點,除了提高本科學生基礎知識的積累和綜合能力的培養之外,其藝術感知能力、實踐創新意識以及更深層次的人文情懷也同樣重要。最後,只有本科高校、教師和學生的密切配合與傾力而為,本碩銜接的目標和價值才能真正實現。

五、藝術設計類本碩銜接教育中研究生新生的始業教育問題

研究生新生階段在本碩銜接這一過程中佔據重要的地位,它直接關係到研究生未來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成果。這就自然要提到始業教育,始業教育是指學生在進入一個新的學習環境中,進行開學前的一段適應性教育。這種教育方式如今被各階段的學校所採用。如何將始業教育落實好,並真正地使研究生新生從中受益是始業教育問題的根本所在。根據藝術類研究生新生的特點,制訂適宜的措施對其實行始業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尤其要根據專業和學生的特殊性實現差異化的引導教育方式。具體來說:

1.教育內容的系統化

目前,很多高校都開始陸續關注研究生的始業教育問題,同時於藝術設計類專業學生的始業教育也愈加被各高校重視。始業教育的實現內容多種多樣,最基本的方式就是開展講座和交流活動。調查研究發現,內容系統完整的講座活動對於學生的實際受用性更強。學校在組織講座活動時,應打破專場短期講座為主的模式,盡力實現內容完整的系列性講座活動,並採用入學初集中學習,後期循序漸進的引導方式相結合。講座內容可以涉及學校歷史、專業培養、思想教育以及職業生涯規劃等各個方面。通過較為系統和完整的講座及交流活動,除了新生必備的知識和資訊的傳遞,重點在於對學生自我認知觀念的正確引導和樹立,幫助研究生新生對這一階段的學習生活有更加充分的瞭解。

2.教育形式的多樣化

除了最基本的講座形式之外,始業教育的跟進需要學校積極組織多種形式的校園活動,如社團活動、文體比賽、短期的社會實踐活動等。通過參與不同形式的活動,一方面豐富了研究生的學習生活,另一方面提高了研究生新生的自主適應能力,並能夠為他們解決一些實際的困難。同時,研究生學習階段以參與型的實踐性學習為主,通過以社會為載體,對研究生新生進行專業規劃方面的引導,例如通過參與學術交流會、參觀大型企業、參與學術競賽活動的形式,既提升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引導其科研創新意識,也在一定程度保證了活動的效果。通過加強高校研究生新生的始業教育,實現專業學習和社會需求的相互滲透。

3.實現方式的特殊化

對於藝術類研究生新生的始業教育問題來說,除了上述所論的內容系統化和形式多樣化之外,應根據藝術類學生的特點,探索與之相適的始業教育的實施方式。藝術類學習通常處於較輕鬆自由的氛圍,交流是提升思想和學習的重要途徑。一方面,學校定期舉辦豐富的交流活動,包括科創展覽、學術講座和各類設計競賽,採用鼓勵引導的方式,儘可能地吸納研究生新生加入,促成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學習的良好氛圍,並讓他們能夠儘快地融入到新的學習環境中。其次,除了積極參加學校開展的講座活動,藝術設計的學習不能缺少閱讀的積澱和交流探討帶來的啟發,特別是對於處於銜接階段的研究生,閱讀積澱和交流探討是未來學習的重要鋪墊。包括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以接收到新式多樣的思想;學生主動地與學者、教師之間的溝通,以受到不同層面的啟發和認識。在這一過程中,能夠引導藝術設計類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拓展他們解決問題的辦法,這些點滴的積累對於未來做研究和做設計都有積極的意義。

六、結語

總的來說,關於藝術設計類本碩銜接教育的問題,是學校、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共同進步的合力,學校要制訂大方向的策略,做好銜接中的後續教育和始業教育;教師要給予學生支援和引導,鼓勵學生參加學術活動和暑期社會實踐;學生應努力提高自身的學習主動性和綜合素質水平。只有三者形成良性的協同和配合,探索出一條切實可行的學生培養模式,才能不斷改善本碩銜接教育現狀,彌補這一實質性的教育忙點問題,從而有效地提升高校研究生的整體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