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關羽北伐論文

文思屋 人氣:1.68W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起兵北伐,“攻曹仁於樊”,而後降於禁七軍,一時聲勢浩大,幾乎迫曹操遷都,“……羽威震華夏。曹公議徙許都以避其銳……”。然而關羽卻忽略了對內部、外部憂患的防備,以致東吳襲擊其後方,斷其退路,兵敗身隕。荊州盡失,致使《隆中對》無法按照原計劃實施。北伐失敗及丟失荊州的原因與責任,不僅僅是關羽一人的錯誤,而是劉備集團戰略上的失誤。

淺談關羽北伐論文

一、關羽北伐的時機與目的

曹操自南征大敗而歸之後,其地位受到動搖,內部一些反曹勢力頻有舉動。

“(建安)二十三年春正月,漢太醫令吉本與少府耿紀、司直韋晃等反,攻許,燒丞相長史王必營……”

又“(二十三年)冬十月,宛守將侯音等反,執南陽太守,劫略吏民,保宛。”“二十四年春正月,仁屠宛,斬音。”其下注:《曹瞞傳》:“是時南陽間苦徭役,音於是執太守東里袞,與吏民共反,與關羽連和。”

曹操集團內部的不穩定因素爆發, 侯音據宛城反,“與關羽連和”,以為內應,給關羽北伐創造了一定條件。而更為關鍵的是建安二十四年,曹操爭奪漢中失利,建安二十四年春,劉備率軍爭漢中。“曹公自長安率眾南征……夏,曹公果引軍還,先主遂有漢中。”奪下漢中,劉備集團聲勢正旺,“二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而此時,關羽即進軍北伐。

按曹操自漢中引軍還長安,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夏五月,是年秋,劉備稱漢中王,拜關羽前將軍,之後劉備即還成都。而關羽進軍北伐的時間當在二十四年秋之前,《武帝紀》:“秋七月,以夫人卞氏為往後。遣于禁助曹仁擊關羽。八月,漢水溢,灌禁軍,軍沒,羽獲禁,遂圍仁。使徐晃救之。”又《關羽傳》:“是歲(建安二十四年),羽率眾攻曹仁於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漢水泛溢,禁所都七軍皆沒。”從《魏書》、《蜀書》的記載來看,關羽圍曹仁當在二十四年秋,或之前,而其進軍北伐時間當更早,或為夏季,蓋夏季雨水充足,漢水水位抬高,適合荊州水軍沿漢水進軍襄陽。

先是,曹操集團內部出現不穩定因素;而後,曹操爭奪漢中失利,正是其勢頭低落之時;而夏秋漢水漲溢,正適合荊州水軍出動,是以此時關羽北伐,正合時機。

關羽北伐正合時機, 是就當時劉備、曹操雙方形勢來講,而對荊州虎視眈眈的東吳卻不能忽視,荊州內部的狀況亦不能忽略。關羽鎮荊州,輕視駐屯江陵、公安的糜芳、士仁,是以嫌隙已生;而劉備才下益州,孫權即索要荊州,索要不成,即舉兵奪長沙、零陵、桂陽,劉備揮師荊州與孫權對峙,曹操即下漢中,後方有患,不得不以湘江為界,將長沙、桂陽予東吳,“與權連和”。是以荊州內部並不是鐵桶一塊,而外部東吳對荊州垂涎已久,重兵壓境,不得不防。因此,從荊州自身情況出發,關羽出師北伐,並不是不可,但存在風險。

學界多認為關羽北伐,其目的在於襄樊,而非完全實施《隆中對》,本文采納之。

建安二十年四,劉備、曹操爭奪漢中,劉備因險拒守,曹操不得進,是年夏,曹操引軍還長安,劉備遂有漢中。是年秋,“群下上先主為漢中王”,而劉備在稱王之後,並未繼續出兵秦川,以配合關羽北伐,而是“還治成都。拔魏延為都督,鎮漢中”。可見劉備並不想此時就實施《隆中對》所定策略,留魏延鎮守漢中,當是以鞏固既得利益,休養生息,積蓄力量,防禦曹操。

而關羽北伐,從戰略上當是呼應漢中之役。劉備既在漢中取得重大勝利,而曹操引軍來爭漢中無果而還,軍隊士氣大受打擊。而此時鎮守襄樊的曹仁兵力並不充足,《曹仁傳》記載:“仁人馬數千人守城,城不沒者數板”,而關羽所率荊州水師遠超曹仁守兵,圍困樊城,曹仁不得出。關羽圍困曹仁之時,劉備集團內部首先並未派遣其他軍隊出漢中,擊秦川,以牽制曹軍調動;其次,關羽北伐僅率荊州本部兵馬,益州並未出兵支援。因此,大致可以推斷,關羽北伐,並不會進行持久戰,當是速戰速決,拿下襄樊,為以後實施《隆中對》做準備。

二、劉備集團的戰略失誤

關羽北伐,擒于禁,圍曹仁,威震華夏,但圍樊城兩月有餘而未下,給了曹操派遣援軍的.機會,也給了東吳伺機偷襲的機會;最終在曹操和孫權的聯合之下,關羽北伐失敗,丟失荊州,自身亦殞命。究關羽北伐失敗的原因,有著多方面的因素。

其一,關羽處理內部問題的方法及外交手段不當。荊州多為實施《隆中對》的重要基礎和跳板,劉備遣關羽鎮守,可見劉備對關羽的信任。然而關羽留鎮荊州,卻使得內部不和,與士仁、糜芳有隙;外部亦與東吳有著矛盾和衝突,建安二十年,孫權遣使從求荊州,劉備以“須得涼州,當以荊州相與”託辭,而孫權遂至南三郡長史, 但關羽不向劉備請示如何處理,卻直接盡數驅逐。孫權乃遣呂蒙襲奪長沙、零陵、桂陽三郡,致使孫、劉雙方關係緊張,一度重兵對峙於益陽—巴丘一線,恰逢曹操入漢中,劉備恐益州有失,遂求和於孫權,以湘江為界劃分南部荊州,此其一。關羽鎮荊州,孫權甚是忌憚,由是孫權遣使求婚,關羽不但不許,還辱罵來使,使得雙方關係繼續惡化;《典略》載:“羽圍樊,權遣使求助之,敕使莫速進,又遣主簿先致命關羽。羽忿其淹遲,又自已得於禁等,乃罵曰:‘貉子敢爾,如使樊城拔,吾不能滅汝邪! ’”關羽北伐,從當時孫、劉雙方關係來看,孫權出兵相助的可能性不大,但關羽言於之間對於東吳的威脅, 卻破壞了雙方暫時修補好的聯盟關係, 此其二。關羽北伐之前,對東吳的情況認識不足,呂蒙以病還建業,關羽即撤防備東吳之兵,以討襄樊,使得內部空虛;而在俘獲于禁之後,又“託以糧乏,擅取湘關米”,暴露了荊州內部空虛、補給不足的情況,更加堅定了東吳奪取荊州的決心,此其三。

關羽處理內部問題與外部矛盾的手段和方法失當,使得內部產生了不穩定因素;而外部矛盾亦激化,這些都違背了《隆中對》“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的基本方針,為其後來北伐失敗埋下禍根。

其二,劉備集團對當時的情況分析不足。建安二十年,孫、劉荊州之爭,在以湘水為界,重新劃分南部荊州勢力之後,雙方重修盟好,劉備以為有著盟約的約束,東吳不會輕易進攻荊州,然而東吳圖謀荊州的意圖已經十分明顯,但劉備集團對此卻認識不足, 過於相信雙方的聯盟關係的約束力,並未留下大將和軍隊協助關羽。而東吳方面,卻積極準備著襲奪荊州的計劃,有心算無心,在防備不足的情況下,面對東吳精心的準備,防守不足的荊州守軍,完全抵擋不住東吳的進攻,而與關羽素有嫌隙的士仁、糜芳皆獻城投降,荊州丟失。

其三,劉備用人不當及對關羽的支援不足。劉備取漢中,留魏延鎮守,是為防備北面曹操軍隊。又遣劉封、孟達、李平等攻上庸,是為與漢中相連,以聲援關羽。而關羽圍攻襄、樊,日久未下,“連呼封、達,令發兵自助。封、達辭以山郡初附,未可動搖,不承羽命”,而漢中魏延不可動,荊州內部可用之兵,關羽皆已帶走,甚至連防備東吳之兵,都撤走北上襄、樊,益州亦未發兵支援,關羽可謂是孤軍北伐,孤軍無援,又是長久圍困,士兵、糧草消耗頗大,徐晃援兵一至,關羽即敗走。

倘若,劉備在關羽出兵北伐之時,即派遣蜀中大將及大軍東下荊州,以鎮守關羽率軍北上之後內部空虛的荊州,同時亦作後援。同時派遣鎮守巴土的張飛率軍取東三郡(上庸、房陵、西城),張飛與關羽結拜兄弟,自劉備起家之時,便一同作戰,倘若關羽需要援助,張飛必會出兵支援;而劉封、孟達與關羽沒有太深的交情,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卻依然不能令他們出兵支援。北攻襄、樊,本就是重要的戰略行動,劉備集團內部應當非常重視,但在用人上卻十分不當,導致關羽需要援軍時,卻無人發兵,致使關羽不能及時攻下襄、樊,而給了曹操派遣援軍的機會。

其四, 劉備集團在戰略部署存在重大失誤。以當時曹操、劉備、孫權三方的情況來看,雖然曹操在漢中受挫,但依然是實力最強的一方,而劉備、孫權依然弱勢。漢中之役、襄樊之役,本就是相互配合的,但其只是劉備集團內部行動,而作為盟友的東吳並沒有出兵協助、牽制。其原因,大抵因建安二十年,孫、劉雙方因荊州之爭而產生了嫌隙,雙方互不信任,而且,雙方互相防備。那麼,在這種情況下,關羽北伐,其首先要做好的就是對東吳的防備,因為漢中已經防備著秦川曹軍,而襄、樊方面正是關羽的主攻方向,那麼唯一需要進行防備的就是同樣於荊州屯重兵的東吳了。

荊州戰略要地,本要良將、大軍鎮守,而關羽率兵北伐,荊州內部並無良將、大軍,而是一個空虛的大後方,這給了東吳可趁之機。倘若劉備派遣趙雲,又或者諸葛亮,率大軍鎮守荊州,那麼即使關羽襄樊兵敗,也不至於被人抄了後路。

因此,在關鍵性的戰略部署上出現失誤,是導致關羽北伐失敗的主要原因。倘若,漢中奪下,劉備親自鎮守,而派遣魏延率軍出子午谷,威脅長安,牽制曹軍;派遣張飛出巴西,而非劉封、孟達,奪東三郡,以為關羽援軍;留諸葛亮鎮蜀中,遣趙雲率軍向荊州,以鎮關羽後方。以當時蜀中軍力,如此部署,當是沒有問題。但劉備奪下漢中,擊退曹操,而後稱王,可能使得劉備集團內部自信心膨脹,以為關羽北伐,當馬到成功。但軍事作戰,往往不是單獨一支軍隊能夠完成的,需要多方面協作,才有可能達到軍事目的。而劉備集團在戰略部署上的失誤,致使關羽孤軍北伐,最終不但兵敗身隕,荊州亦失,使得《隆中對》所定基本方針半數無法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