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關於人力資源會計理論題目的探討

文思屋 人氣:1.89W
關於人力資源會計理論題目的探討
摘要:現代產業革命為人力資源會計的產生創造了社會條件。世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需要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使企業的人力資源投資迅速增加,在人力資源投資的數目和質量日益受到重視,人力資源治理日益科學化、系統化、數目化的同時,選擇合適的方法對企業人力資源加以反映和計量尤為必要。
  關鍵詞:人力資源;人力資本;假設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現代人力資本理論的產生,克服了古典經濟學過分誇大實物資本而忽視人力資本的片面性,肯定了人力因素在社會經濟增長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為人力資源會計的產生奠定了理論基礎。與此同時,20世紀50年代初露端倪的行為科學,是社會學、心理學、經濟學融合而成的綜合性學科,與人力資源會計有著相同的目標,都是為了把握人的行為規律,調節企業中人與人的關係,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與創造性,以實現企業的總體目標。顯然,行為科學的產生和發展對人力資源會計的產生也起了不小的推動作用。人力資源會計的產生是基於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建立在相應經濟理論發展基礎之上的,是科技進步的產物,是會計理論發展及實務改進的需要。
  一、人力資源會計相關概念研究所涉及的題目
  人力資源會計核算的物件是企業所擁有的人力資源,就某個經濟組織而言,“人力資產”是人力資源的佔用形式,人力資源會計自產生之初旨在揭示人力資源的資訊,並對其進行估價和投資分析,以確定企業的人力資源投資方向和規模及應付工資的數額,從而使企業內部人力資源的治理利用更有效。它通常被劃分為治理會計的`範疇而與財務會計相分離。然而,實踐證實,不僅企業內部治理者關注其人力資源資訊,外部利益團體也十分關注其投資物件的人力資源狀況。現代企業會計迫切需要把人力資源會計資訊提供給報表使用者,於是會計理論界開始致力於人力資源會計資訊的確認、計量的研究並將其納進企業基本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的有關專案,目前已為企業外部資訊使用者所接受。由此看來,人力資源會計兼有治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雙重屬性,可將人力資源會計界定為:對人力資源本錢進行核算和控制並對其價值進行計量和治理的一種活動。
  此外,人力資源會計涉及的“人力資本”的內涵與人力資本理論中所使用的“人力資本”有所不同,主要表現在:第一,前者的內涵更為廣泛。它不但包括對人力資源的教育投資使勞動者獲取知識和技能後而具有的更高質量的生產能力,也包括在衛生保健等方面的投資使勞動者體質增強而產生的促進生產率進步的能力,還包括純粹的自然人力以及純粹的自然人力在把握簡單的操縱方法後與一定的物質資源相結合而形成的一定的生產能力。也就是說,前者在內涵上相當於人力資源會計中的“人力資源”概念。第二,前者誇大對剩餘索取權的要求,後者沒有牽涉到這個題目,只是從人力資本形成的角度來進行討論。同時兩者都誇大了人力資本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通凡人們認可的提法為:人力資源是指人的能力,人力資本則是指人們通過投資所獲得的能力。
  二、人力資源會計基本假設
  1.會計主體假設
  會計主體假設規定了會計工作特定的空間範圍。企業擁有或控制的人力資源可以看作企業的一項資產。和其他資產一樣,企業應對其進行核算和監視,提供有關人力資產的取得、開發、使用以及所有者參與收益分配的資訊。也就是說,企業是人力資源會計的主體,應當進行人力資源會計核算,向企業內外有關方面提供各種人力資源的資訊。人力資源會計工作以企業擁有或控制的人力資源為物件,自然也應圍繞為之服務的特定單位開展,某一特定主體的人力資源資訊應與其他特定主體的資訊區別開來。同傳統會計一樣,人力資源會計的主體假設為會計核算工作界定了空間範疇。
  2.持續經營假設
  持續經營假設使人力資源會計確認和計量原則的建立成為可能。人力資產所固有的主動性,使得企業對這一資產的使用效率有賴於人力資源載體逐一勞動者的能動性的發揮。勞動者的體力會隨著其年齡的增長而衰退,勞動者原有的知識和技能也會由於知識的更新而過期。企業只有通過不斷的開發才能保持其有用性,從而防止人力資源由於勞動者知識和技能的老化或貶值而失往價值。而只有確立了持續經營假設,企業對人力資源的長期持續開發才有意義。同時,人力資源在使用過程中具有永續性或者說耐用性,在企業對人力資源的開發過程中,其邊際本錢遞減而邊際收益遞增。人力資源會計持續經營假設應考慮到如何使企業的人力資源適應長期經營的需要。由於企業假如缺乏維持持續經營必要的人力資源,有再多的物質資源也是無濟於事。因此人力資源會計需要在持續經營假設的基礎上對人力資源進行開發、核算和治理。在合同期內,員工在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創造效益的同時,也為自己增加收益;企業通過激勵機制充分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不但彌補了在人力資源取得、開發、使用上的本錢和人力資源投資,而且使企業的物質資源得到有效利用,從而增加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3.會計分期假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