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談英語教學要培養學生對異域文化的認知能力

文思屋 人氣:3.31W

摘要:英語教學的根本目標在於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這是目前英語教學界形成的共識。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關鍵在於使學生對異域文化具有一定的認知能力。唯有如此,學生才能提高對異域文化的敏感性和鑑別能力,從中獲得英語語用能力,真正成為融通多元文化的高素質複合型人才。

談英語教學要培養學生對異域文化的認知能力


關鍵詞:英語教學;異域文化;認知能力
  
  隨著國際經濟、文化交流與合作的日益廣泛和深化,國際交往的空間不斷擴充套件延伸,這對我國的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語課程標準》強調: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顯得至關重要,它是英語教學的根本目標。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關鍵在於使學生對異域文化具有一定的認知能力。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加強對目的語文化的瞭解,從中獲得英語語用能力,增強跨文化交際的意識,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經濟文化交流需求,真正成為融通多元文化的高素質複合型人才。
  
  異域文化的內涵
  
  所謂文化的異域性,實質上是跨文化交際中一方對他方文化的一種解釋。異域性並不是一種性質或狀態,而是對他方文化感知和解釋的結果。從英語教學角度出發,“異域文化”可理解為“英語語用國家的整個社會方式。”這一界定的範圍比較寬泛,既涉及日常生活方式和習俗,又涉及隱藏在習俗之後的價值觀念。英語教學既要關注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特別是與語言交際直接相關的文化,還要注重目的語的文化價值觀念,以及體現這些價值觀念的文學藝術、思想流派、宗教信仰、社會制度等。英語教學中的異域文化認知是指對目的語文化的社會規約、價值觀、信念的知曉。根據學者對文化認知內容的劃分,大致可分為觀念文化、知識文化和交際文化。
  
  培養學生異域文化認知能力的重要性
  
  語言能力是交際能力的基礎,越來越多的學者對此已達成共識。交際能力應包括五個方面:即四種技能(聽、說、讀、寫)加上社交能力(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恰當交際的能力)。美國語言學家Timonthy Light在《現代外語教學法》一書中說:“如果學生根本不知道一種語言的文化習慣,那麼他就不會使用那種語言,儘管他的語音、語法都很好。”長期以來,我國英語教學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在課堂上學到了應有的英語知識,但卻不能很好地應用到交際語境之中,成了“啞巴英語”,缺乏適應社會發展的英語交際能力。語言能力和語用能力在社會生活中是相輔相成的,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是英語新課程標準的總體目標。文化知識是組成交際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是達到英語教學目標的重要教學內容。異域文化植入,即直接把外國文化內容作為語言教學材料,或把外國文化中具有文化特異性內容的習俗、典故、歷史、風土人情等作為必要的補充,是達到語言教學目的的關鍵。因此,在英語教學中除了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能力,也就是對異域文化的認知能力。語言知識、語言技能不是唯一的學習內容,要通過擴大學生接觸異域文化的範圍,提高他們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敏感性和鑑別能力。文化因素在語言學習過程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培養學生對異域文化的認知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培養學生異域文化認知能力的途徑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習情況和認知能力,逐步擴充套件文化知識的內容和範圍,幫助學生拓展視野,不斷接觸異域文化,感知異域文化,體驗異域文化,培養他們對異域文化的認知能力。
  比較東西方文化差異,培養跨文化意識美國著名的翻譯理論家尤金·奈達在《語言、文化與翻譯》一書中指出:“語言在文化中的作用以及文化對詞義、習語含義的影響如此帶有普遍性,以至於在不仔細考慮語言文化背景的情況下,任何文體都無法恰當地加以理解。”異域文化背景知識包羅永珍,它包括目的語國家的.政治、經濟、歷史、地理、文藝、宗教、習俗、禮儀、道德、倫理、心理、思維方式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例如,在給學生介紹中國加入WTO過程中所形成的中美兩國不同的談判風格、談判方式、決策過程時,要讓學生了解中美兩國除了在政治、經濟方面存在差異外,還存在文化方面的差異。教師如果不能有意識地啟用這些知識,沒有意識到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學生就無法認知異域文化,無法增強跨文化交際的敏感性,無法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教師可以通過結交外國朋友,閱讀不同的英語報刊,涉獵各種形式的外國文學作品等多種渠道幫助學生了解外國文化,再將其與中國文化進行比較,使學生認識到不僅要學語言,更要學語言背後的文化。這樣,學生就可在具體的語言實踐中接觸異域文化,進而培養對異域文化的認知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