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農村國小音樂教學實施論文

文思屋 人氣:4.74K

[摘要]音樂教學工作是我國社會主義文化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對於少年一代心靈的美化、情操的陶冶,智力的開發以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探索農村國小音樂教學之路需要我們教師、教研人員和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家庭共同配合,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因地制宜,以育人為本。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必將為農家孩子們一生的健康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為藝術教育工作作出應有的貢獻。

淺談農村國小音樂教學實施論文

【關鍵詞】素質教育 音樂教學 基礎課程 創新

農村自全面推廣素質教育工作以來,以德育教育工作為中心,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認真搞好課程改革,課堂教學改革和課程評價為關鍵教育。近年來,農村國小音樂教學有所欠缺,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面臨著種種問題。音樂教學是整個基礎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培養學生一個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音樂教育既是一種藝術創造活動,又是一種藝術實踐活動,對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有巨大的促進作用。筆者認為農村音樂課教學的出路如下。

1重視音樂課教學,使學生有全面發展的機會

音樂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少年兒童的智力、想象力、創造力的發展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而在當前農村國小,由於經費裝置不足,師資匱乏,音樂教育一直處於一種被無視的`地位。柳斌同志在闡述什麼是素質教育時曾指出,一是面向學生:二是德、智、音、體、美全面發展;三是讓學生主動發展。然而,在調研中發現,在地域遼闊的廣大農村地區,絕大多數地方的學校音樂教育未到得到應有的重視和發展。我們農村國小有很大一部分學校只有三門學科,即語文、數學、外語,課表上一些所謂的“音樂課”,我們稱之為“副課”,實際上是給他人看的。有些學校甚至連“副課”課本都不訂,即使訂了但只發書不上課的也為數不少。主要原因是能真正勝任這些學科教學的教師很少,課表形同虛設也就不足為怪了。因此,在農村實施音樂課教育應從重視音樂課著手,對城鎮國小來說,也許是輕而易舉的事,但對農村國小來說,卻非易事。在農村,可以說是,一缺師資,二無裝置,三缺精力。再是農村國小基礎設施陳舊,生源稀少,專業教師少,師資不能配套。如一個學校學生二百多人,十多個教學班,教師十多位。其結構大多數是民師轉正的為主,正規師範生留不住。即使有一、二個一專多能的教師,也獨木不成林。農村國小師生數量少,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一人包一個班的教學多佔六七成,按現行課程計劃,語文學科每週8-12節,數學學科每週5-7節,這樣一來,一個包班的教師平均每天要上兩節語文課和一節數學課,還要備課,批改作業,能認真把這兩門工具課上好就很不容易了。至於其他學科,可以說是課程表上有,課堂上無。有不少學校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根本就沒有上過所謂的“音樂課”。即使有些學生會唱上幾句,也只是從電視上學到幾句罷了。更有甚者一些音樂、美術特長的教師,因所在學校的教師少,語文、數學、外語科目多,不得不棄音、棄美而從語從數。再加上缺少器材,所以,一些在音樂上有天賦的學生也不能被發現、被培養。因此在農村國小實施音樂課教育,首先要強調的是開設好音樂課,任教音樂課的教師應認真上好每一節音樂課,只有這樣才能落實“兩全方針”之全面發展的原則,使學生主動發展。

2加強國小音樂藝術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音樂教育的實施需要一批思想先進,業務精良的高素質專職教師隊伍,但現在農村國小教師只注重語、數、外三門基礎工具課的教學,而忽視了對學生的特長教育,那就是音、體、美課。筆者從事農村教學生涯:十多年來,一直兼任著國小音樂課的教學。雖然其中一些同學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感到遺憾,遺憾的是發現了一大批熱愛音樂的優秀學生,卻沒有給予他們很好的培養和發展。原因一是家庭條件比較差,二是沒有專職特長的幫助引導,加之缺少教學器材,使那些有著聰穎天資的學生“無用武之地”。筆者認為,基礎教學是關鍵,教學活動是認知、情趣、行為三種心理活動的有機統一,而“情感”是掌握知識以及由知識向智力轉化的動力。聞一多先生說過:“音樂是情感的藝術,是生命情調最直接、最實質、最強烈、最尖銳、最單純而又最充足的表現。”當我們的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無論採用何種形式進行表演時,都要用心傾注,用內心的情感去演繹。

總而言之,農村國小音樂教學、教育現狀的改觀,音樂發展水平的提高,音樂教師任重道遠,要堅持不懈;當然也需要音樂教師、教研人員和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家庭共同配合,相信只要我們一起與時俱進,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因地制宜,以育人為本,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必將為農家孩子們的一生的健康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為藝術教育工作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舊1鈴木鎮一.兒童早期音樂教育:理論與實踐.h大煒,譯.人民音樂出版杜,2004.11.

【2】謝嘉幸,鬱文武.音樂教育與教學法(修訂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