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藝術編導文化蘊含論文

文思屋 人氣:5.71K

在現今電視傳媒行業中,藝術編導是一個有實質內涵的職位,一個節目的藝術編導必須參與整個節目的運作,這樣才能達成節目目標。從現實的創作情況看,藝術編導的設計與節目策劃往往融合在一起。正是由於他們通曉各個環節,才保證了具有對節目進行長遠規劃和高瞻遠矚的藝術能力。同時,藝術編導既需要敏感和熱情,也需要穩重和細膩。他們在具備從業人員必備素質的同時,還必須具有自身獨特的個性,在實施過程中靈活應變。因此,作為藝術編導,需要多方面的綜合能力及藝術素養。藝術編導的文化底蘊應該包括一下幾個方面:

藝術編導文化蘊含論文

一、文化素質、知識水平

在這個飛速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裡,我們每個人都必須無時無刻地用知識武裝自己,作為編導尤其如此。我們知道,知識水平反應了一個人掌握知識所達到的高度。從節目製作的角度來看,製作者的知識水平越高,學問越淵博,那麼節目的知識含量、資訊量就多而準確。作為一個藝術編導,必須“無所不知”。比如你要做法律方面的節目,你必須懂法學方面的東西,你要做經濟類節目,你必須懂經濟學上的東西,你要做訪談類節目,你必須研究人際溝通與談話技巧方面的內容。中央電視臺大型紀錄片《故宮》獲得了很大的成功,厚重的文化氣息,賞心悅目的畫面以及一段段精彩的解說詞無不顯示著藝術編導們的才華橫溢和對歷史文化知識的深刻理解和深層感悟。如果沒有歷史、地理、政治、建築、文化等方面的廣博知識,恐怕是不能拍出如此內容豐富、底蘊厚重的紀錄片的。因此,藝術編導是一個節目的核心,核心的知識水平提高了,節目的內容水平也就提高了,節目質量就提升了。

二、文化修養、文學功力

文化修養是指對文學、藝術、教育、科學方面的認識、理解和感悟。電視是傳播資訊的藝術,從視聽語言的角度來看,電視不僅是傳播新聞的工具更是人們學習知識、獲得享受的藝術平臺。只有藝術編導的文化修養高了,節目的文化內涵才會豐滿。知識的滋養、文化的浸潤使人睿智、開啟心靈、發現感悟,提升自己的價值。中央電視臺的精品電視欄目《百家講壇》就是以傳播文化知識、提升大眾文化修養的優秀欄目。一位位教授、專家、學者到這裡來講學,他們在臺前,編導團隊在幕後。學者們的講學只是課堂式的傳授,而要把課堂搬到電視,則必須經過經過編導的策劃,否則精彩的講學就會變得生硬死板。實際上藝術編導不但要統籌全域性,而且還需要細緻區域性。如果沒有對學者們所講的歷史文化、人文藝術、政治地理有明晰的認識和感悟,如果不清楚歷史與人文的深層內涵,如果不深諳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做不到博古通今,就無法將節目做得精彩。所以,藝術編導的文化修養切實關係到電視節目的成敗與節目質量的優劣。

三、藝術氣質、感染力

電視離不開技術,更離不開藝術。技術為電視藝術提供支撐,而藝術則為電視增添光彩。無論是前期拍攝、後期剪輯、音響特效,都離不開藝術的運用。作為一名藝術編導,必須瞭解電視的視聽語言,即視覺效果(美術方面的藝術素質),聽覺效果(音樂方面的藝術素質),語言效果(文學方面的藝術素質)等。電視終究是靠視和聽傳播的藝術,拋開試聽,電視就不復存在。中央電視臺的《電視詩歌散文》欄目是一檔藝術氣質濃郁、極具感染力的欄目。這檔節目從聲畫的角度給受眾以美的享受,在欣賞如詩的'散文的同時,給予觀眾視覺和聽覺上的衝擊,使散文更加耐人尋味,讓節目與散文共同完成一個藝術作品。四、人文素養、人性關懷電視節目必須體現人文關懷。作為電視節目的“把關人”,藝術編導在節目策劃、製作當中就必須有人文關懷的意識,讓受眾感受到溫暖和溫馨,營造出一種親切自然、其樂融融的傳播環境。這就要求編導不僅要有傳播學的基礎,還要懂受眾心理學,有心理學方面的感悟和研究,這樣才能使節目本身更具人文性。

《魯豫有約》就是一個典型的富有人文關懷的談話類節目,藝術編導在設計和安排節目程序還有對嘉賓的資訊撰稿、採訪過程中,都不是把嘉賓放在一個被採訪物件的位置。而是從受眾的角度來設定節目的各個環節和故事的講述,是坐下來聊天,親切自然。不論是從傳受雙方還是被採訪者的角度看這種傳播環境都自然而融洽,這無不顯示著編導們的人文關懷意識,得到受眾的認可。總之,藝術編導作為電視節目的核心人物,對節目的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我們從文化底蘊的角度闡釋了一個優秀的藝術編導應具備的素質。當然,一名優秀的藝術編導應具備的素質遠遠不止這些,但文化素質的要求是重中之重。一個編導的文化素質決定著一個節目的內容、形式的文化含量,因此影響著節目的質量。因此,文化底蘊豐厚的藝術編導必將創作出文化氣息濃郁的電視節目,而這些電視節目必將引導受眾的文化思想素質向著一個良好的方向發展。我堅信這是電視傳媒這一最有影響力的大眾傳播媒介的光榮使命。同時,這使命也為藝術編導行業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