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對戲曲科諢用語地方性與時代性特點的簡要探討

文思屋 人氣:8.53K
對戲曲科諢用語地方性與時代性特點的簡要探討

科諢就是打趣、說笑話,它是中國戲曲的重要藝術特色之一。在戲曲的角色分類中就有專門以調侃笑謔為特長的丑角行當。醜是科諢藝術的主要表現者,但科諢不僅僅侷限於醜行,戲曲的男女正面角色生和旦,也時有科諢之舉。醜的科諢是俗虐,是大眾化的玩笑,也是醜行的本色;生旦的科諢則是雅虐,是文縐縐的玩笑,是生旦行當的變奏。如《西廂記》裡張生與紅娘之間就有不少不失風流儒雅的科諢。佳科妙諢往往閃耀著哲理和機智的光輝,引發觀眾會心的微笑。科諢具有鮮明的喜劇因素,但並不為喜劇所獨有。可以說是深受王公貴族與平民百姓喜愛的一種戲曲表演形式,它的形成與在戲曲中的廣泛運用,體現了民族的審美情趣。戲曲中科諢的大量使用,既來自於觀眾的心理需要,也導致了滑稽表演的戲曲程式化。
  科諢作為表現戲曲中人物性格的.一種手段,一般通過淨醜的言語和行動表現出來。它利用滑稽調笑的語言動作,其主旨在於令人發笑,令觀眾在勞作之餘得到精神上的愉悅,滿足觀眾心理上的需求。因此,戲曲科諢的語彙具有地方性和時代性兩種特徵,而且這兩種特徵是交融共存的。
  一、戲曲科諢語彙的地方性
  戲曲科諢的地方性指的是不同劇種由於地方方言和地方文化的不同,劇種所要求的科諢語彙也因此而具有地方特點,這種地方性也是不同地區人們長期審美習慣的積澱。
  全國300多個劇種,作為劇種最典型的特徵之一的地方方言有著自己獨特的語法結構和基本語彙。比如閩南地方方言在語音、語彙和語法等方面,都有別於漢語等其他方言的特點。閩南話中的凋肘、倚秋、壓氣、帶驛馬、交番婆等詞,就很難準確譯成普通話。而且,每一種方言的語彙都融合了當地人們歷史流傳下來的審美習慣和當地民俗文化的內在韻味。一個不起眼的語彙往往會在熟悉這個語彙文化內涵的聽眾的心裡產生共鳴;一句蘊涵了幽默文化的科諢容易在懂得其內涵的聽眾中引起會心的微笑。因此,科諢在戲曲中的運用要符合地方劇種的美學特徵和濃郁的鄉土風情。如在泉州市入選2002-2003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初選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