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激趣方法在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文思屋 人氣:3.29W

現如今,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論文了吧,藉助論文可以達到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目的。那麼一般論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激趣方法在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論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激趣方法在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使學生數學成績得以提升,首先要激發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採取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國小數學;學習興趣;激趣方法;

由於國小一年級的學生剛開始學習數學知識,會有些不習慣,通常教師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都會花費很多心思,採取各種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在對多種教學方法應用中要體現出數學教學的生活化,基於此本文將對激趣方法在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展開論述。

一、在數學教學中激趣的重要作用

從心理認知上看,國小生已經開始從感性認知上升到理性認知的階段,加上一年級是學習基礎知識的開端,所以在這個關鍵的階段,教師花心思的教授和科學的輔導非常重要。對於剛開始接觸數學學習的國小生來說,數學是有一定的邏輯難度的,理解起來不太容易。所以教師不僅要對基礎知識加以注重,也要對學生的興趣加以培養。在教學中教師若不重視對數學學習興趣的激發,會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恐懼感,對日後的學習生涯產生不利影響。

二、激趣方法應用

(一)激趣教學應體現出生活化

中國的教育一直處於教條與固化的模式當中,教師一邊講,一邊聽,這樣的課堂既顯得枯燥,又乏味。一年級的學生處在6-7歲這個年齡階段,這個年齡階段想象力、好奇心較強,對於任何事物興趣都很高,天性好玩。但是,這種天性對既枯燥又無趣的課堂不會很感興趣。因此要對學生積極學習的主動性加以培養,對教學模式加以逐漸改變,突出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特點,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使學習效率得以提高。

一年級數學知識多為加減法運算,相對來說較簡單,在學習中會感覺枯燥,如果能在教學過程中將生活化的方式用好,使其感覺學習和生活沒有什麼區別,起到的效果會比正常課程教學好很多。

以人教版國小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圖形(一)》為例,這節課內容以圖形為主,使學生初步對圖形形成認識。物體是有形狀的,以形狀而存在,各種形狀的物體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對於這個內容的教學,教師要與學生積極互動,多列舉和生活中常見的圖形,以教室內的物體為例,紙張是長方形的,黑板也是長方形的,格尺同樣是長方形的。再由教室中的物品過渡到生活中的物品,小組間回答的物體與對應圖形越正確,給予相應的.獎勵,這樣興趣被激發出來,列舉的物體和圖形數量也會越來越多,對圖形的認識也會越加清晰。

(二)對多種方法加以運用

在對新課程推進改革中傳統教學模式逐步被擺脫,學生主體地位得到了體現。當前在一年級的數學教學中對多種方法加以運用,使教學水平得以提高,使學習興趣得以激發。問題與情境模擬是常用的方法,問題教學法在課堂中佔有重要地位。伴隨教育日益推動,數學教學不再將分數看得非常重要,而是在好奇心與想象力為起點的基礎上,使學生學習興趣被激發,邏輯思維、學習分析的能力得以提高,為未來發展打好基礎。

以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認識人民幣》為例,這個單元重點在於對人民幣加以認識,掌握人民幣的單位及單位之間的換算,首先按照教材上的內容,以解答應用題的方式解決實際問題,對人民幣知識形成初步的認識。然後分角色扮演消費者和商家,消費者購買商品,用虛假的人民幣來付款,通過情境模擬的教學法達到熟練掌握人民幣相關知識的目的,哪個同學運算正確,花費不存在出入,可獎勵相關的禮物,激發學習興趣。

(三)對多樣化教學模式的應用

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可應用多媒體技術,或者對多樣化活動為數學能力的提高提供幫助。通過在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中將圖片、音訊與視訊等結合起來,展示給學生,為教學開展提供幫助,以此便於激趣。如:學生主要接觸加減法,可結合具體情況以比賽的形式進行,使學生參與當中,通過這種方式與榮譽激勵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為其學習活動提供幫助。

結合以上論述可知,本文從兩個方面對國小一年級數學教學的激趣方法展開論述。對於激趣,首先要知道激趣的意義在於對學習興趣的激發,這要根據國小生的特點而定,結合學生需求,從需求出發,結合教學內容,在日常的教學設計會考慮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然後精心對教學活動加以設計,通過具有趣味性的教學內容達到對學生興趣激發的重要目的。

三、參考文獻

[1]焦冬潔.國小數學課堂激趣匯入"五法"[J].國小數學教育,2018(Z3):19-20.

[2]羅友福.有效激趣,提高國小數學教學效率[J].課程教育研究,2018(09):78-79.

[3]張苾菁.激趣·明理·悟道-核心素養觀照下國小數學教學的新思考[J].教育觀察,2018,7(04):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