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土木工程施工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論文

文思屋 人氣:2W

摘要:《土木工程施工》是土木工程專業的一門主幹課程,具有實踐性、綜合性、獨立性和理論跨度大等特點。但很多高校該課程的教學仍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有必要進行教學改革。教學改革的具體思路和措施是:使學生掌握現場工程師的基本業務技能,初步具備現場施工技術管理能力;建立一批素質好、教學與工程經驗豐富、指導能力強的實踐指導教師隊伍。

土木工程施工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論文

關鍵詞:主幹課程;教學;改革

隨著建設規模的擴大,高新技術的應用,以及建築市場的國際化趨勢,對人才的素質、人才培養規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大量在第一線從事生產、管理、服務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目前,我國的土木工程企事業部門絕大多數尚不能承擔大學畢業生的專業培養任務,故大學階段應該是一個“獨立的培養階段”。如今,土木工程專業涵蓋建築、橋樑、道路、市政、鐵路、港口、礦井和隧道等工程。由於學科的調整,原有的專業培養目標和教學計劃已不能再適應“大土木”培養人才的要求,有必要從專業培養目標、培養規格、課程設定三方面進行調整與修訂。《土木工程施工》是土木工程專業的一門主幹專業課程,主要研究土木工程的施工技術與施工組織兩部分。其內容多、知識體系複雜、實踐性強,是學生畢業後從事施工技術和組織管理工作的必備技能之一,在整個人才培養計劃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長期以來,在很多高校該課程的教學仍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其存在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手段落後,實踐內容偏少並缺乏先進性、綜合性等諸多缺點,有必要儘快進行教學改革,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畢業生從事土木施工操作和基層技術管理工作奠定基礎。

一、完善教學計劃,精選教學內容

課程內容的選擇是體現高等教育特色的首要問題,直接關係到專業培養目標的實現,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必要條件。現代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及相應的管理方法日趨成熟。課程內容應跟上施工技術發展水平,選擇重點應放在那些先進和適用的應用技術(建設部推廣的十大新技術)上,並且要兼顧傳統的成熟施工技術。

原有的工民建、道橋、市政、港口和隧道等8個專業合併為“大土木”專業後,土木工程施工的教學內容不能侷限於原來工民建專業的建築施工部分,否則將背離“大土木”專業的培養目標,但也不可能且沒有必要將原來8個專業施工課的教學內容全部講授。教學內容應該根據各專業就業形勢的具體情況,對傳統的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內容進行適當的增減。課堂講授應重視基本概念、施工工藝方法及新技術,對不同的專業方向精選不同的教材內容。就我院建築專業和工程管理專業的就業形勢而言,2004屆畢業生約80%的學生就業於土木工程施工企業或者監理企業,少數到了設計院,部分考取了研究生,而從事路橋方面工作的畢業生很少。故就教學內容而言,施工技術部分應重點講述土方工程、基礎工程、鋼筋混凝土工程、預應力混凝土工程和結構安裝工程等;對於“砌體工程”和“裝飾工程”其操作性較強,而一般操作性的內容應為工人所掌握,中高階工程師不必掌握,可把這部分內容不作為重點;“防水工程”這部分內容與先修課《房屋建築學》有交叉,重點講新內容即可。而“橋樑結構工程”、“道路工程”等內容可以留下問題引導學生自學。

二、改革教學方法,強化教學效果

現行教學中重視分析推理缺乏綜合應用;採用課堂灌輸,缺乏啟發式教育;講得多,缺乏討論、實踐。因此,必須對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變消極被動地接受知識為積極主動地探索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教學,變靜態封閉的教學過程為動態開放的教學過程,變傳統的“填鴨式”傳授為現代的“研究性”學習。改革後應多采用下述教學方法:

(1)本質內容教學法:土木施工技術部分主要圍繞工藝流程、關鍵工序、質保措施、安全技術四個方面,系統介紹了土木施工技術方面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施工方法。旨在培養應用型技術人員。弄清這個問題,教學思路就十分清晰,教學內容就很明確,這也是教師駕馭這門學科能力的反映。

(2)學科聯絡教學法:《土木工程施工》涉及到許多相關學科,例如:大跨度薄腹式屋架樑的鋼筋下料時,從《工程力學》角度考慮,接頭位置應避開剪力和彎矩較大的截面;從《結構學》角度考慮,應避免發生吊裝時的平面外彎曲破壞;從《材料學》角度考慮,砼所用的石子粒徑要特別注意滿足薄腹最小厚度要求。如此授課,學生便能溫故而知新,真正將相關學科知識融會貫通,形成完整的知識鏈,使得日後的施工實踐有理有據。

(3)多媒體與網路教學法:集虛擬現實技術、文字、資料、圖片、動畫、音響、錄影等多種教學資訊於一體,給予學生更多的感官刺激,以加強學生對陌生實踐過程和難以想像的抽象概念的認識和理解。它具有資訊功能強、教學效率高、形式新穎活潑、令人喜聞樂見的特點,是提高教學效率和改善教學效果的最佳途徑,也是施工類課程教學改革的必由之路。

(4)其他:啟發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對比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激情式教學法、專案教學法等。教學方法的改革是教學改革的核心,要十分重視授課方法的科學性,精心設計每堂課,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注重實踐教學,突出能力培養

施工組織課程設計、生產實習是緊密圍繞《土木工程施工》課程教學開設的實

踐性教學環節。實踐教學是理論聯絡實際的“切入點”,是理論過渡到實際的橋樑。應始終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作為基本目標,實施創新教育。

首先,建設實習基地。近年來由於經濟效益、安全管理等原因,許多單位不願接收學生實習,而實習經費又捉襟見肘,加之高校擴招,學生人數逐年遞增,所以實習基地較為緊張。對此,應在充分利用學院的基建工地的基礎上,積極開闢校外可靠的實習基地。每年應聯絡五六個具有代表性的工地,學生定期輪換以確保對不同的.工程、不同的施工階段、不同施工企業的不同管理方法都有所瞭解。同時,制定一份指導性很強的生產實習大綱,讓學生有目的地去實習。在實習期間,帶隊教師和工地負責人每天均設考勤記錄,並要求學生記實習日記,實習結束後根據實習日記寫出一份生產實習總結報告並舉行生產實習答辯。教師將根據學生的實習總結報告、實習日記、答辯成績、考勤記錄綜合評價生產實習成績。在生產實習過程中,學生將教師施加的壓力轉化為動力,將自己融入到實際的施工生產實踐中,理論聯絡實際,達到了生產實習的預期效果。

其次,改進並完善課程設計。具體做法是:

(1)明確課程設計的任務。

(2)改革課程設計的選題,使選題既能體現施工技術的發展又切合教學要求,且大大加強由學生獨立思考、自選方案的設計內容,給學生提供自我發揮的空間。好的選題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關鍵。

(3)改革課程設計的內容是實現教學目標的基礎。徹底改變過去由教師指定內容,學生按一定的要求形式進行設計的模式,而是由教師提出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應解決的幾個問題,具體設計方案由學生自己選擇,根據設計方案進行計算、分析、比較,最後形成設計檔案及設計圖紙。該成果不再是千篇一律,而是豐富多彩的。

(4)改革課程設計的教學方式是實現教學目標的保證。採用“分散—集中”及“課堂—工地”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將原集中一週的課程設計部分內容分散到整個學期的有關教學中,並結合生產實習,讓學生將設計題目帶到生產實習中去,在實際工程中不斷學習,最終在工地上完成課程設計,為教學目標的實現提供了有效的保證,解決了課時不足的矛盾,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聯絡,再次給學生提供了獨立思考與自由發揮的時間與空間,部分學生還結合實習確定了畢業設計題目,可謂一舉多得。

四、教學與實踐並重,提高教師素質

講授《土木工程施工》這門實踐性極強的專業課,除了需要系統的專業理論知識外,還要有一定的施工實踐經驗。對於畢業後直接到學校任教的青年教師,除提高學歷層次與教學方法、外,還應加強工程實踐鍛鍊。授課前,施工教師必須去工地實習、鍛鍊1—2個學期,還應利用帶學生實習的機會,去工地瞭解新的施工工藝。另外,要求施工老師每隔2—3年外出學習、深造3—6個月,充實、更新專業理論知識,建設一支“雙師(教師、工程師)型”的師資隊伍。

土木工程施工的教學改革是一項長期而又艱鉅的任務,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積極穩妥,循序漸進。“教學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是教學改革發展的指導方針。為了使我國教育事業與國際接軌,我們應該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改革,並在改革中不斷總結積累經驗,逐漸完善。

參考文獻:

[1]劉俊卿.“案例教學法”在《建築施工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職業與教育,2007,(9):103.

[2]王金圳.淺談“專案教學法”在建築施工技術專業教學中的應用[J].黎明職業大學學報,2005,(3):42-44.

[3]丁玉平.新建本科學校“土木工程施工”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J].攀枝花學院學報,2006,(4):90-92.

[4]杜國鋒,趙彥.提高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質量的探索[J].高等建築教育,2005,(4):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