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如何創作出優秀民族舞蹈作品

文思屋 人氣:2.74W

【摘要】文章通過舞蹈常識、舞蹈編導個人素質、培養優秀的舞蹈人才等三個方面對怎樣創作優秀舞蹈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如何創作出優秀民族舞蹈作品

【關鍵詞】舞蹈起源;舞蹈分類;知識型編導;舞蹈創新

聞一多先生對“舞蹈是什麼”作出了精闢的闡解:“舞是生命情調最直接、最實質、最強烈、最尖銳、最單純而又最充足的表現”。舞蹈不僅娛樂了大家的文化生活也成為當前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精神需求,還起宣傳教育的社會作用。如何創作一個好的舞蹈作品擺在了舞蹈工作者和愛好者面前。本文通過舞蹈常識、舞蹈編導個人素質、培養優秀人才等幾個方面展開研究和探討。

一、舞蹈常識

(一)舞蹈的起源和發展

舞蹈是人類最早起源於勞動的藝術形式,最早的舞蹈是多以模仿狩獵或歡慶豐收為主的,隨著社會文化的發展,人們用這種豐富的肢體語言開始表達思想感情,繼而反映不同的思想、信仰、理想和審美要求。一般研究者認為舞蹈始於舊石器時代。結合中國遠古的傳說以及世界各國的歷史記載,舞蹈的演變經歷了例如我國雲南滄源巖畫中等巖畫中體現的上古時代原始舞蹈,隨後在奴隸社會的圖騰舞蹈,到了封建社會的宮廷舞蹈,例如史書上記載中國宮廷舞蹈發展的兩個高峰的漢魏和隋唐時代,唐玄親和南唐李後主等皇帝還親自參加編制樂舞。以及從歐洲宮廷舞蹈中發展而來的古典芭蕾,直至20世紀出現的現代舞,

(二)舞蹈的分類

舞蹈按照社會作用的不同可概括為兩大類:

1.自娛性舞蹈。自娛性舞蹈顧名思義就是為了自我娛樂而跳的舞蹈。自娛性舞蹈劇具備廣泛的群眾性,例如,人數、場地、時間均由大家自己選擇決定,同時更以群眾舞蹈娛樂活動為互相交際為手段而到達交流感情的特殊性。例如,各民族民間在一些公共公開的場合所跳的舞,國際上的“交誼舞”,我國的“集體舞”等。當大家在一起盡情歡跳時,大家注重更多的就是自我娛樂,調節心情,鍛鍊身體為主,不帶有任何性質的表演形式。同時健康快樂的氛圍更多帶來的積極的社會作用。

2.表演性舞蹈。表演性的舞蹈,是指專門為觀眾欣賞而表演的節目。這種舞蹈更多是具有了規範性,除了在個別的場合由專業的舞蹈工作者即興表演之外,大多數一般都在舞蹈編導的精心的編排下,提煉出主題思想、故事情節通過舞蹈的表演形式來塑造人物,通過扮演者的表演來娛悅觀眾,讓觀眾和舞者在精神上得到高度的統一。

表演性舞蹈具有特殊性:有人為的編導編排而成,演員受到了場地和作品情景的限制不能夠脫離節目主題隨意發揮;需要運用專業演員的動作技巧和情感表達從而體現舞蹈編導的意圖;當代的舞蹈需要利用舞臺的各種條件,如燈光、舞美等,來幫助幫助表達作品的內容。

表演性舞蹈細節上又可以分為群舞、單項舞蹈(單、雙、三)、組舞、歌舞、舞劇等不同型別的演出形式。

二、舞蹈編導個人素質

好的舞蹈作品的稀缺並不是一個偶然的現象,很多原因導致這種現象的產生,其中優秀編創人員的稀缺為主要的癥結。培養一個優秀的舞蹈編導需要諸多的條件和因素。客觀的教學條件到個人的文化素質形成了密切聯絡。所以在遵循舞蹈編創的規律法則制約下,切實提高編導的整體素質成為當務之急。

(一)舞蹈的文化內涵

最初舞蹈在舞臺上拼的是技巧,再拼就是舞蹈的文化內涵。田露教授提出“在舞蹈編導、演的技巧,學養、文化人格等諸因素中,影響創作的終極因素是舞蹈藝術者自身的文化人格。” 一個舞蹈的文化內涵完全取決於編導的個人內涵,他創作的作品更多的是一種文化的傳承。

(二)做文化知識型編導

我國是具有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國,造就了很多具有文化特色的舞蹈,例如《雀之靈》《踏歌》《絲路花雨》《雲南印象》等眾多經典作品。目前社會提倡的是打造知識型社會,也就要求文藝工作者提高自身的知識性才能符合當前社會趨勢的發展。一個能讓人從舞蹈中讀出知識讀出文化的作品,無疑是一個具有深度的作品,這個舞蹈作品就不會僅僅侷限於藝術類的表演,更多得起到了社會的作用,讓人們在沿襲自己民族的文化傳統同時,利用好這種廣泛而又直接的藝術形式繼續創新發展。具體地說一個編導的“知識性”很強,那麼她必然是一個舞蹈人才,是一個從簡單的藝術表演到知識型和複合型轉化成功的藝術家,她會給我們編創出一個彙集美學、文學、音樂、舞美,民族學、建築、自然科學、心理學、哲學等等各學科的藝術作品。我國舞蹈藝術家們不停的創作,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經典的舞蹈藝術作品,那些都已經深深地鐫刻在我們心中《飢火》、《奔騰》、《黃土黃》、《邊城》、《東方紅》、《阿詩瑪》、《一個扭秧歌的人》、《殘春》、《奔月》、《紅色娘子軍》……當我們慢慢回味這些作品時,我們心存感激和無限的激動,我們在這些作品中看到是一代藝術家用自己的情感和淵博的知識而鑄就的一個個豐碑。

伴隨著近幾年來電視的大力推廣,各種各樣的舞蹈都呈現在了大家的面前,百變的樣式、翻新的手法,讓我們眼花繚亂,但是我們看到的是舞蹈上的

“腐化”,舞臺上是讓人看不透的在歇斯底里表演的演員,舞臺下是稀稀拉拉麵無表情的觀眾,這樣的場面和舞蹈的編導有直接地關係,這種舞蹈缺乏知識,是一個浮躁的表現,以一種功利的表達實現自己的目的,但是它偏離的藝術的本質。現在的狀況更可悲的是一種自我意識的泛濫——搞自己的藝術,這些舞蹈編創者根本沒有認識到自己個人知識的缺乏,盲目的抄襲一味的追求技巧上的難度以及絢爛的舞臺效果,但是忽略了舞蹈的知識型。

賈作光先生說過“知識是創新的動力,知識是開啟智力的鑰匙,知識舞蹈是以藝術道德為導向的,知識舞蹈是促進編導想象力創造性的舞蹈,編導演員必須要有文化知識,要有文學修養。沒有文化知識,沒有文學修養創作出來的節目很難成為精品。”從這些著名的舞蹈藝術表演家的話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知識對一個舞蹈編導的重要性,舞蹈工作者應該花大時間下大功夫和精力去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識水平,拋開浮躁的功利心情,靜下心來仔細研讀文化,在自己的創作中體現出文化內涵,最好更多的是和一些“大家”交流,去領悟他們身上所積累了幾十年的文化底蘊,這樣在學習中就能快速而不斷的創新和發展。

(三)舞蹈編導應當深入到生活中

在2007年的春節晚會上有一個舞蹈作品《進城》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它借用現實生活中農民工現象的題材,用舞蹈的形式搬到了舞臺上,把一個生活中主題展現在大家的面前,專業舞蹈演員們用質樸而投入的表演把打工者的現實生活和情感真實地展現在人們眼前。觀眾們看到的是農民工的艱辛和積極進取樂觀的精神,同樣也感受到了農民對新生活的嚮往。通過這樣一個舞蹈,大家開始重新思考農民工問題,那麼《進城》這個舞蹈就起到了一定的社會作用。一個好的舞蹈作品除了專業的技巧外,重要的就是生活中的元素在節目中體現,這樣大家都看得懂,都會拍手叫好。舞蹈本身就來自人民群眾在勞動和生活中根據自娛、祈福、達情所需而創作並直接傳承的一種藝術形式.

當前舞蹈創作面臨的很大一個問題是對生活的體味和感悟表現不足,舞蹈作品的主題被符號化和模式化,除了恩愛情仇沒有什麼可以表達得了,導致不少編導在創作過程中過分重視舞蹈技巧而缺乏對生活本質的挖掘。這樣的編導編出的作品都會流於平凡,人民大眾已經對這種題材已經看膩了。還有不少年輕的舞蹈編導在編創舞蹈是比較注重外化的動作,甚至在根本沒有生活的體驗下單憑大家熟悉的幾個基本動作就敢進行“創作”,這樣編出來的舞蹈往往就只能是誇張地強調動作技巧,我們從這個舞蹈的舞臺表現上看味道很濃,但是我們深入討論它的時候發現實際上不倫不類,既不是民族的也不是外國的,東一個動作西一個情節湊拼出來的“雜牌”。文化具有民族性,地域性,舞蹈形象就更是這樣,我們要使在編創出來的舞蹈充分體現出不一樣的特色,舞蹈編導們只有通過生活的真正的深入才能做到,刀美蘭老師說過“舞蹈不是體操不能只注重動作的組合和肢體技巧的展現”。

舞蹈來自生活但是又要高於生活,所以在舞蹈的編導中,編導只有在熟知生活中的細節,才能在生活中提煉並昇華,在生活向舞蹈形象轉化的過程中,有一項技能是編導們要學習的就是“模仿能力”,這種摹仿可以在編出的的作品中得到體現,觀眾也可以從這種摹仿中揣摸出是什麼樣的情景,所以這個模仿要不到生活中體驗生活是不可能很形象的。我們一些舞蹈界的大師級藝術家經常就去民間採風,許淑瑛老師曾經邀請雲南16個民族的50個原住民學習民族文化的傳習,當時沒有任何的照相機、攝像機等裝置,她就用筆記錄下每一個細節,她從這些的老藝人身上學習到的技能充分運用到了《祕境樂舞祭》中。

賈作光老師指出:“舞蹈形象和生活的美是相互作用的。生活的美是基礎的,也是最生動最豐富的,因而舞蹈編導必須從實際生活中去體驗、觀察、分析,然後把自然形態上的人體美給予加工,創造出美的舞蹈形象” 通過賈老師的一席話,我們可以看出,一個好的舞蹈作品應該得到人們正確的理解,可以在舞蹈的`表現中揭示生活,美化生活,感悟生活。

(四)舞蹈既要創新又要保持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