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讓噪音遠離科學探究

文思屋 人氣:5.04K

論文關鍵詞:科學探究 噪音 課堂常規 懲罰教育

讓噪音遠離科學探究

論文摘要:科學課堂上的嘈雜喧鬧早已被大家默默許可。但我們的科學探究活動真的一定要這麼鬧嗎?經過兩年有意的教學實踐,筆者通過給學生講科學道理,指導學生做科學實驗,構建探究常規,合理使用懲罰教育等。讓科學課堂重歸安靜與和諧。

一直以來,國小科學課似乎有著一個非常鮮明的印記:熱熱鬧鬧。只要學生一開始分組實驗,實驗室立刻就如同炸開的油鍋一般,孩子們聲音的高分貝完全不同於其他課。曾幾何時,我也相當滿足於這種情形,認為我的課堂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全身心投人。一位學科內有名的權威也曾說過:“只要學生有興趣,上桌子也不要緊”。但是隨著工作年限的增長,我漸漸懷疑起課堂上常常出現的嘈雜喧鬧:學生的確已經動起來了,但他們是怎麼在動、動的效果又如何呢?

國小科學課的特點是由一個一個的探究活動組合而成,每節課都要安排3一個活動,學生往往在實驗前忍不住動、玩材料,實驗中大喊大叫,實驗後只顧自己說,不善於傾聽,課堂上時常很混亂,這種混亂是無法避免的`嗎?如果我們老師在組織科學探究過程中,和學生建立起一些必要的探究常規會怎麼樣呢?我們的班級人數多也是個不爭的事實;人越多產生噪音的可能性就越大,但是人越多就一定越不能安靜嗎?學生在科學課上是比較投人,比較容易興奮;國小生多有爭強好勝喜好表現的心理特點;整個社會上的大環境也不理想。但如果我們老師能在控制學生的情緒方面做一些引導、提出一定的要求會怎麼樣呢?這種興奮狀態不能讓學生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要觀察或研究的問題的深層,會導致淺嘗輒止,不深人探究;從學生長遠發展的角度來說,這樣的人缺少公德,不受文明社會的歡迎。

應當怎麼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安靜些呢?經過兩年有意的課堂教學實踐,喜歡上了以下幾點做法:

一、請來科學知識使學生知道噪音的危害

在新接一個班級的始業教育課上,以科學老師的身份和學生一起探討噪音給人類帶來的危害,主要探討兩大主題:

(一)什麼是噪音呢?我們學校哪裡有噪音?只要一個人大叫一聲他的聲音肯定超過60分貝了,那便是噪音。借題發揮到我們排隊來實驗室時走廊中的聲音,走進教室大家同時拉開凳子的聲音,4人小組討論、動手實驗時整個教室的聲音等等

(二)噪音對我們自己有什麼危害呢??1.損害我們的聽力;- 關資料表明:當人連續聽摩托車聲,8小時以後聽力就會受損;若是在搖滾音樂廳,半小時後,人的聽力就會受損;若在80分貝以上的噪音環境中生活,造成耳聾的可能性可達50% } 2.噪音損害視力。耳朵與眼晴之間有著微妙的內在“聯絡”,當噪音作用於聽覺器官時,也會通過神經系統的作用而“波及”視覺器官,使人的視力減弱。3.有害於我們的心血管系統,有研究表明:地區的噪音每上升一分貝,高血壓發病率就增加3.影響人的神經系統,使人急躁、易怒。科學研究發現,噪音可刺激神經系統,使之產生抑制,長期在噪音環境下工作的人,還會引起神經衰弱症候群(如頭痛、頭暈、耳鳴、記憶力衰退、視力降低等)。5.影響睡眠,造成疲倦。

二、組織科學實驗讓學生觀察噪音的危害指導學生做如下實驗:

(一)取兩株相同品種,長勢相同的植物。其中一株為實驗組,一株為對照組,置於室外兩處採光相同、溫度相同、土壤肥力相同處,於相同時間澆相同的水(成分相同,體積相同),實驗組植株旁不放音樂並置在一安靜的環境中(保持聲音在30分貝以下),對照組旁放吵鬧的噪音。

(二)觀察現象:兩週後,觀察植株生長情況,可發現:實驗組植株生長良好,枝葉茂盛,伸張情況明顯強於對照組,對照組生長不好,葉子枯黃、發蔫。

[1][2][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