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高職院校護理專業實訓教學探討論文

文思屋 人氣:8.17K

摘要:目的通過臨床護理技能訓練,尋求更好的實訓教學模式。方法將學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分別採用兩種實訓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教學,比較兩組的成績。結果基礎護理技術、外科護理技術、內科護理技術和婦產科護理技術在使用新的教學模式後學生的實訓成績明顯提高(p<0.01)。結論採用“人文素養教育、專案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學生能更好地掌握實訓技能。

高職院校護理專業實訓教學探討論文

關鍵詞:職業教育;實訓教學;任務驅動

高等職業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雙重屬性,以培養生產、建設、服務、管理一線的高階技能型專門人才為主要任務。護理學是一門綜合性應用學科,除了豐富的理論知識外,護理技能實訓對學生能否儘快適應臨床工作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傳統護理技能實訓教學大多采用“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按照“演示—練習—指導”程式開展教學,雖然對規範教學和臨床護理操作起到促進作用,但也存在許多不足,導致學生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不高、理論與實踐脫節;無法培養學生的溝通技能等[1]。由於護理專業的特殊性,將來面對的是廣大患者,目前患者自我保護意識及維權意識增強,學生在見習、實習時最好能掌握一定的護理技能。如何提高護理專業學生實訓教學的課堂教學質量,成為高職院校護理專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本研究選取了“人文素養教育、專案任務驅動”的實訓教學模式,旨在研究本方法的實訓教學效果,為學生尋找更好的教學模式。

1物件和方法

1.1物件

選取高中起點的三年制大專學生為研究物件,12級護理1~6班,共246人,將學生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20人,各組學生學習成績、年齡、性別搭配得當,在教材、課時、教師、授課計劃、課程目標、教學內容和考試方法都相同的前提下,對對照組和實驗組學生分別採用不同的教學模式進行實訓教學。

1.2實訓內容

根據課程目標及培養方案的要求,學生在校期間必須掌握相關護理技能,如肌肉注射、靜脈點滴、導尿術等常用基礎技術及臨床常用護理技術,教師將以上技能結合臨床典型案例編寫成為情境模擬技能訓練專案,如病人出入院護理、急危重症的救護、正常分娩的陰道助產等。

1.3實訓方法

對照組和實驗組學生按照兩種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經過集中實訓後使用同一考試標準進行考核.

1.4具體實施過程

對照組採取傳統教學方法,即教師講授,先由教師操作示範並詳細講解操作細節,然後由學生進行操作練習,教師巡迴指導並最後總結;實驗組採用“人文素養教育、專案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實施過程分為準備工作、角色分擔、模擬操作三個步驟。首先,在實訓課開始之前,教師將實訓專案交給學生,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及相關知識的'儲備。課堂上,學生根據實訓專案及護理操作的需要,進行相關物品的準備。其次,實驗組學生根據實訓專案給出的情境案例,分別擔任醫生、護士、助產士、患者、家屬等角色,組中其他沒有得到角色的同學可在旁邊觀摩指導整體操作過程。最後的模擬操作完全按照患者在醫院的治療、護理流程進行。實驗組學生邊模擬操作邊討論交流、遇到問題及時討論,由於實訓具有可重複性,學生可以互換角色後重復進行練習,教師總結並規範操作,直至將該操作掌握為止。由於護理專業學生將來面對各種不同的病人,我們在實訓中引入了人文素養教育,加強人性化服務意識,把與患者溝通交流技能同臨床護理技能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實訓過程中感受臨床情境,使機械性、枯燥的訓練變得更加貼近臨床實際,成為真實的職業化技能培訓。經過實訓後,教師按照本校自行編寫的《護理技能考核標準和評分辦法》統一評分,每位教師負責固定專案的測評,各組學生考核相同專案,學生抽籤後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模擬操作,每項得分按照百分制記錄,各組學生的相應平均成績即為所考核專案的成績。

1.5統計學處理

基礎護理、內科、外科、婦產科各選取3個專案進行考核,各組的成績進行統計學軟體包SPSS13.0進行比較分析,組間比較採用t檢驗。

2結果

(1)一般情況被調查的學生中,男生27名,女生219名,年齡分佈19~22歲,年齡中位數為22.35。(2)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的實訓成績.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所得成績由以上表格可以看出,在使用傳統實訓教學模式的對照組學生的成績徘徊在85~90分之間,而使用新的實訓模式後,實驗組學生的成績平均可達95分以上。將兩組學生的成績進行比較,不同科目相同的實訓專案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後得出的成績具有明顯差異(p<0.01)。

3討論

眾所周知,護理學是一門以實訓為主的、抽象、深奧、不斷髮展變化的課程,單純利用課堂講授很難將相關理論知識講解透徹,必須經過實訓才能協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目前的各大院校培養方案中,均是設定一定的課內實訓課,再結合最後一學年的醫院頂崗實習完成學生的實訓技能教學。如何使學生在實訓課中更好地掌握護理技能,成為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上述研究結果表明,採用新的教學模式,即“人文素養教育、專案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學生能更好地掌握護理技能,對照組和實驗組學生的成績具有顯著差異性(p<0.01),而且學生在使用新的教學模式後學習主動性大大提高。在教師將相關實訓專案交給實驗組學生後,他們會利用課餘時間上網、去圖書館找資料,解決專案中提出的問題。在實訓課中,實驗組學生表現出了更強的積極性,他們根據專案分角色扮演醫生、護士、患者、家屬,親身體會患者及家屬面對醫護人員的需求,在此過程中能更好地滲透人文關懷。經過學生多方面努力後依然解決不了的問題,就由指導教師解決,這樣最終經過教師悉心指導後學生掌握相關護理技能。而使用傳統實訓教學模式的對照組學生更多地是在模仿教師的技能操作過程,在實訓過程中提出的相關問題也比較少,侷限於課本知識,由於傳統實訓模式沒有給出學生典型的臨床情境,學生不能身臨其境,與臨床結合不夠緊密,也不便於人文素養的滲透。要想讓“人文素養教育、專案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順利實施,對指導教師、學生、學校實訓基地及學習資源的設定均有一定的要求。安力彬指出,在教學中必須抓好師資隊伍的建設,培養“雙師”型人才,只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醫學人才[3]。我們要求教師既要有專業理論水平,又要有較強的實訓動手能力,沒有高素質的實訓教學教師隊伍,實訓教學的任務和目標不可能完成[2]。我們的教師可以利用假期到醫院進修,瞭解醫學前沿動態,學習醫院新的護理操作技能,提高教師的實訓技能和創新能力;或者聘請工作在醫院一線護理崗位的護士到學校為學生指導實訓操作。其次,要想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在學生學習過程中不斷滲透人文關懷的思想。學校應該為學生提供模擬病區,讓學生在高度模擬的醫療環境中,完全按照患者在醫院的治療、護理流程進行實訓,才能更好的將人文關懷融入到實訓當中。學生要有一定的自習及查閱資料的能力,才能初步解決專案中給出的任務。學校要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圖書及便利的網路資源,讓他們學會利用網路、圖書館等資源學習,及時拓展知識,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總之,“人文素養教育,專案任務驅動”的實訓教學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實訓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增強其語言溝通能力及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為學生將來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們應該繼續探索該教學模式,以最大限度地實現其教學優越性。

參考文獻:

[1]劉經蕾.護理技術操作模式改革與實踐[J].護理研究,2007,21(10):2716~2717.

[2]安力彬,王彥鵬,李楠.關於醫學生臨床實訓能力培養的幾點思考[J].中國高等教育,2003,(2):58~59.

[3]趙曉紅.高等職業教育實訓教學改革的探討[J].軟體導刊,2011,6(10):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