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會計政策選擇對會計資訊質量的影響畢業論文

文思屋 人氣:1.53W

摘 要 政策,是指在會計核算時所遵循的具體原則以及企業所採納的具體會計處理。會計政策選擇可以說貫穿了整個的會計核算過程,從會計確認、會計計量、會計記錄到會計報告都離不開會計政策的選擇。會計政策作為企業提供會計資訊的重要依據和內在標準,會對會計資訊質量產生根本的。企業選擇不同的會計政策會引起會計資訊質量的差異,從而影響資訊使用者進行決策。

會計政策選擇對會計資訊質量的影響畢業論文

關鍵詞 會計政策 會計政策選擇 會計資訊

1 引言

會計作為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在於如何按企業經營管理要求提供會計資訊,如何讓會計資訊服務於企業的戰略。然而,會計資訊是靠會計政策的規範來生成的,不同的會計政策規範就會導致完全不同結果的會計資訊。

會計政策,是指企業進行會計核算和編制會計報表時所採用的具體原則、方法和程式。通常,企業的各種經濟業務總有許多認可的會計原則、方法和程式可供選擇。企業應當在國家會計法規(包括會計準則)的指導下,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最能恰當地反映本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某種會計原則、方法和程式。

選擇不同的會計政策會給企業帶來不同的會計資訊,導致投資人、債權人等進行不同的決策。因此,會計政策選擇對會計資訊質量的影響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2 會計政策選擇對會計資訊的影響原因

會計政策選擇對會計資訊的影響是客觀存在的,不是人為可以改變的。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企業會計實務的多樣性與複雜性,由於企業所處的環境千差萬別,企業的經營規模、經營狀況各不相同,為了使企業會計資訊的披露能夠從其所處的特定經營環境和經營狀況出發,最恰當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情況,會計準則、企業會計制度就有必要留有一定的彈性空間,允許企業在對經濟業務事項進行會計處理時在不同的具體原則、多樣的會計處理方法之間進行選擇,在保持統一性的同時還需要一定的靈活性,這樣一來,就給會計政策選擇帶來了空間,也留給會計人員越來越多地進行職業判斷的餘地。

二是會計業務本身的不確定性,不確定性是指事物發展結果有多種可能性。會計業務本身的不確定性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利得或損失,即通常所說的“或有事項”。因此,這種不確定性在客觀上要求會計處理方法要靈活,使會計政策的選擇成為必然。我國現有的《企業會計制度》和有關的會計準則不再對某項交易或事項規定具體的會計處理方法,只是給出確認和計量的判斷標準,會計人員在處理具體業務時,應按照這些標準去判斷某項交易或事項是否符合會計制度或會計準則所規定的標準,這樣無疑就會給會計政策選擇提供相應的空間或彈性。

三是任何一個會計制度或準則都不是包羅永珍的,不可能涵蓋所有的經濟業務,它們只是對會計工作提出基本的處理原則和規範。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和完善,新的行業時有出現,新的經濟業務在不斷髮生,因此很難找到長期有效的會計準則、會計制度作為會計操作的依據。該種情況下會計政策的隨意性很大,相同的業務就會出現多種會計核算方法,產生了不同的會計觀點,並提出不同的處理意見,也由此就產生了會計政策的選擇。

四是會計政策選擇中的利益動機難以避免。企業所作的任何一項會計政策的選擇,都不可避免地會表現出它的價值取向,涉及到它的道德立場。正如美國會計學會在“關於會計資訊的影響的委員會報告”中所指出的:“無論政策制定者是否意識到,每一政策的選擇都是對不同個體偏好以及各種可能影響的權衡。在這個意義上,會計政策選擇永遠都不可能是中立的。它總會照顧一些人的偏好而犧牲另一些人的偏好。倫理問題的關鍵是應當以什麼樣的道德去指導政策制定者?”在利用會計資訊方面,由於代理人和委託人的動機不同(前者是為了解除受託責任,後者是為了認定受託責任),所以,雙方的利益是不一致的,甚至是對立的。

五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國家要求企業執行統一的行業會計制度,從會計方法到會計科目、會計報表都作了統一規定,企業只能被動地執行,而沒有選擇的餘地,人為地忽略了客觀存在的會計實務的事實,否定了會計政策應有的作用。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後,國家對於巨集觀會計管理體制也按市場經濟要求進行了相應的改革。隨著會計改革的不斷深化,企業會計管理的自主權也將逐步擴大,企業將有一個相對過去來說顯得十分寬鬆的環境,在這一環境中,企業有可能從自身特點和利益出發,以滿足企業提高會計管理水平的需要來選擇會計政策,從而產生不同的會計資訊。

3 政策選擇對會計資訊的

前述可知,會計政策的選擇產生的原因是各種各樣的,但其主要原因是會計實務的複雜性和多樣性,即對某一事項的會計處理往往有多種備選的會計處理,為進行會計政策選擇提供了較多的空間。企業會計政策選擇貫穿了整個會計處理過程,從會計確認到會計計量到會計記錄到會計報告無不是在進行會計政策的選擇。因此,會計業務的處理過程就是會計政策的選擇過程。作為會計的最終結果來看,是要為企業外部使用者提供一套決策有用的會計資訊。企業選擇不同的會計政策就會產生不同的會計資訊,從而導致企業利害關係集團不同的利益分配和投資決策行為,進而影響資源的配置效果和結果。正如邁克爾·查特費爾德所說:“倘若使用了不恰當的會計政策,就可能將投資者引入歧途,在資本市場上,資源就會被錯誤的配置。……如果說財務報表是一種資源的分配手段,那麼,相互對抗的會計方法的濫用就會導致在整個經濟中效率不高分配投資資本。”由此可見,企業會計政策選擇與會計資訊質量息息相關,會計資訊質量的好壞要受到會計政策選擇的影響,當企業選擇的會計政策恰當時,會計系統對外輸出的資訊對其使用者的決策就更為有用,會計資訊質量就高;當企業選擇的會計政策不恰當時,會計系統輸出的資訊對其使用者的決策有用性就會大大降低,會計質量就偏低。所以,合理的企業會計政策選擇與高質量的會計資訊具有內在統一性。由於兩權分離,受託、委託雙方資訊不對稱以及契約的'不完備性,決定了管理當局必然擁有剩餘控制權,而會計政策選擇正是管理當局擁有剩餘控制權的一種體現和完成企業目標、貫徹經營思想的手段。管理人員經營思想的體現,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除了採用不同的經營戰略和措施外,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藉助於會計政策的選擇。然而,管理當局提供會計資訊質量的行為具有外部性,從而決定了提供會計資訊的“私人最佳”質量,而且管理當局及其代理人在生成、處理會計資訊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夾雜有個人的主觀判斷。因此,如果管理當局不恰當的運用或者濫用會計政策選擇進行盈餘管理,那麼所提供會計資訊的相關性、可靠性和透明度究竟有多高,就是值得懷疑的。但是不能據此全盤否定企業會計政策選擇存在的必要性,相反,合理的會計政策選擇不僅必要,而且有利於提高會計資訊的質量,二者具有內在的一致性。

會計資訊主要目的是為有關人員進行決策提供資料,因此,保證會計資訊的決策有用性是企業會計管理的基本要求。一方面會計政策的選擇是企業處理各種經濟關係、協調經濟矛盾、分配經濟利益的一項重要措施。對同一會計事項的處理,往往因選擇的會計政策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會計結果,從而影響各利益集團的經濟利益。另一方面,由於反映會計處理結果的會計資訊是各利益集團進行決策的依據,因而不同的會計政策下產生的會計結果可能導致各利益集團作出不同的決策。因此,各利益集團根據會計資訊評判企業的財務狀況時,必須搞清楚企業選擇會計政策時所持的立場,以保證會計資訊的決策有用性。一般來說:社會資金緊缺、企業籌資困難時,優先考慮投資者立場;企業經營困難、自我能力不強、需要得到扶持時,最好堅持企業立場;國家財政吃緊、稅收任務較重時,適宜站在國家立場;動力短缺、勞企關係比較緊張時,應當選擇勞動者立場。會計資訊的使用者只有明確了企業選擇會計政策的立場,才能為其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由於會計資訊的真實性是決策有用性的前提條件,因此,企業不論站在什麼立場上選擇會計政策,都應該保證會計資訊的客觀真實,必要時由於會計政策的選擇使企業之間提供的會計資訊出現的差異,要求企業通過表外揭示的方法讓會計資訊的使用者明瞭。

總之,會計政策選擇是一把“雙刃劍”,企業如果能遵循會計制度、會計準則,恰當地運用會計政策,合理地進行會計政策選擇,對於保證會計資訊的相關性、可靠性和透明度,塑造企業的良好形象,促使企業不斷髮展壯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反之,企業如果不顧國家財經法規,濫用會計政策選擇,進行會計操縱,就會降低會計資訊質量,危及會計資訊使用者的利益和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影響社會資源配置的效率和效果,給社會帶來不穩定的因素,造成社會資源的不合理分配。

1 楊興全.會計政策選擇與會計資訊質量[J].廣西會計,2000(4)

2 張福康.論企業會計政策選擇對會計資訊的影響[J].商業,2002(2)

3 謝詩芬,張榮武.企業會計政策選擇與會計資訊質量[J].遼寧財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