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多個角度對文化產業進行解讀

文思屋 人氣:4.92K

“文化產業”是一個近年來不斷升溫的熱門詞彙,隨著全球範圍內新一輪生產方式演變和產業轉型的擴散,它從幕後走到了臺前,儼然成為全球 經濟 的寵兒。但是,在幾乎所有的經濟學家都高呼“文化產業是新的經濟增長點,文化產業是未來的支柱產業”的同時,來自一些人文社 科學 者們的批判聲也不絕於耳,以致發出“文化到底怎麼了”的質疑。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兩種不同的聲音呢?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又是什麼呢?通過比較分析,我們認為,其主要原因是因為人們對文化產業這一概念的解讀是從不同的層面上進行的,加上“文化”一詞本身所具有的開放性,就使得“文化產業”具有多重涵義。本文擬對關於文化產業的兩種解讀方式進行初步探討,以求教於諸位學界同仁。

淺談多個角度對文化產業進行解讀

一、文化化產業

首先,文化產業可以被放在一個共時性的語態中,即將其與 金融 產業、製造業、航天產業等其他門類的產業進行比較。在這種情況下,“文化”應是一個形容詞,意指“與文化相關的”、“加入了文化要素的”。它對應於 英文 的Cultural Industries,是一系列具有上述特徵的產業型別的總稱,是一個複數概念,不僅包括一般意義上的生產文化產品的產業,還包括許多被加入文化、創意要素,從而提升了產業結構和產業價值的傳統產業。

在文化產業的概念尚未進入人們的中心視野時,文化相關產業僅僅是第三產業中歸屬於 現代 服務業的一個不怎麼引人關注的部分。但隨著文化產業迅速崛起,它在國民經濟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同時向外輻射,將影響擴充套件到人們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每一個角落。在現代社會,產品的競爭實質上越來越傾向於注重產品的文化內涵及其對公眾意識的迎合和引導,即通過增強產品的文化內涵來提升產品的競爭力,因為隨著全球生產方式的演變,產品之間在材料、功能等物質方面的差別已經越來越小,這方面的同質性競爭已經越來越趨於白熱化,只有為產品注入特有的文化內涵,才有可能提高產品的被認可度。比如現在十分流行的在食品包裝袋上加一個小故事,或是一兩句文化標語,將食品與某位名人聯絡起來,於是有了含著紀曉嵐智慧的滄州小棗,劉三姐做豆腐失誤而發明的豆腐乳,甚至小李飛刀的最愛——酒鬼花生等等。這些廠商在銷售產品時,附帶銷售了一份文化概念,在產品質量差異不大的情況下,會更加容易博得消費者的好感。再比如‘韓國近年文化產業勢頭強勁,在東南亞甚至世界範圍內擁有一批影視、 音樂 方面的忠實觀眾,他們由接受韓國文化,進而接受韓國的服裝、飾品、數碼產品等等。由此可見,市場競爭的關鍵已經是文化的競爭。人們認同了某種文化, 自然 容易認同這種文化下的各種產品。優秀產品的意義已經超出產品本身,變成了文化消費。

當代社會的一個突出特徵就是全球化趨勢越來越明顯,這已經深刻地影響和改變著世界經濟的走向,同時也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文化觀念。文化產業作為經濟和文化的結合物,自然也在相當程度上受到了全球化的影響,這在美國、英國、日本等文化產業大國的身上有突出的體現。有人將美國對世界文化的影響概括為“三片”,即“代表美國飲食文化方式的‘薯片’,代表美國文化特徵的好萊塢‘大片’,代表美國現代資訊科技文明的矽谷‘晶片’”。

在全球化的形勢下,於是就有了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的區分,產生了不同文化間的滲透與反抗。強勢文化總是藉助於其強大的文化產業的力量,把它的價值觀念推行到其他文化中。而其他國家自然而然地便會採取相應的國家文化政策來降低外來意識形態對本國意識形態造成的負面的影響。比如法國政府就採取了限制進口美國文化產品、補貼本國文化產品的政策;1994年法國政府頒佈法令,要求所有法國電臺播放的音樂節目中至少有40%是法語音樂。無論是滲透或是反滲透,文化上的'較量最終都會具體地體現於相關文化產業的 發展 程度上。文化產品的國際競爭既實現了本國文化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佔有率,也實現了本國、本民族文化對他國文化的影響力和控制力,或者說至少是能夠抵制他國文化產品的影響力和控制力,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世界各國尤其是已開發國家文化產業得以迅速發展。

二、文化產業化

由於文化產業是隨著人類文化生產的發展不斷嬗變的過程,我們也有必要從 歷史 的層面對文化產業進行歷時性的解讀。這時,文化產業對應的是英文的Culture Industry,這一概念的使用源於法蘭克福學派的霍克海默和阿多諾,他們在1944年發表的《文化 工業 :欺騙公眾的啟蒙精神》一文中首次提出Culture Industry的概念,其本意是,大眾文化出現了文化單質化和一體化的問題,其原因是文化的商業化與工業化,大眾文化的本質是資本主義社會有計劃、受控制的工業生產部門,因此必然具有一般商品生產的特徵,他們所譴責的是文化工業使文化成為了一種徹底標準化了的、有組織的文化控制。所以在這裡,industry(產業/工業)一詞使用的是單數,culture(文化)也是使用了名詞詞性,這是一種對單一的工業化形態的比喻性說法。 關於法蘭克福學派對文化工業的批評及相關學者對此批評的批判已有諸多討論,不再贅述。但從另外的角度來看,文化產業就是文化產業化,文化生產市場化,它是文化生產的一種高階生產方式。正如布魯諾·費萊在《當 藝術 遇上經濟》中所說:“其實正因為我們對市場運作模式有所誤解才會促成‘市場機制製造出劣質藝術’這個普遍概念的產生,而從實證主義的觀點來看,這種觀念也是不正確的。事實上,市場機制可以生產出高品質的藝術,甚至有可能是最高品質的藝術,若要了解這個論點,就一定要探討‘市場’背後的本質。市場只是反映需求的機制:如果說對劣質藝術有需求,劣質藝術應然而生——若對優質藝術有需求,優質藝術則應運而生。我們實在沒有理由假定市場中對優質藝術的需求不存在。” 而從整個人類史的角度來考量,人類從誕生之初就進行著文化生產。人類的文明史也可以看作是人類文化生產由小變大、由少變多、由精英到大眾、從被動到主動直至產業化的 發展 歷程。

人類誕生以後,在和 自然 界進行艱苦頑強的鬥爭中不斷地改造著客觀世界,同時也改造了人類本身及其群體組織,實現人從猿人到智人的轉變,從原始群到氏族部落公社的轉變,這個轉變過程同時又是早期人類進行文化生產的過程,在文化生產的原始階段,由當時原始********的生產方式和 經濟 形態所決定,所有人都是文化生產的主體,人們共同生產,共同消費。然而,剩餘產品的出現和階級的產生,使得文化生產的主體發生了分化,文化生產與消費發生了錯位,大部分的文化生產者處於被奴役被剝削的地位,對文化產品的消費成了統治階級的特權。文化消費具有了精英化、小眾化的特質。文化生產主體的分化一方面反映了社會階級分化的情況,另一方面又在客觀上促進了文化生產的繁榮。

科學 技術的發展尤其是造紙術和印刷術的發明和廣泛應用,使文化生產得以以較大規模進行並在更大範圍內進行傳播,對於人類的文化生產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這又使得文化消費邁出了走向大眾的第一步。

18世紀下半葉到19世紀上半葉,以英、法、德為代表的資本主義 工業 革命把人類社會推進了工業化時代,現實對文化生產提出了新的要求。工業化使得社會能為更多的文化生產者提供生活資料,從而使文化生產者的隊伍不斷壯大。工業化的大生產為文化產品的生產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文化生產得到了工業化的物質生產之強有力的支援。文化生產的規模和方式都發生了重大變化,文化產品可以大批量的複製,從而突破了時空的限制得以廣泛的傳播,這使得文化、科學和 教育 的普及成為可能。

確實,文化成為產業必然會失去一定的多樣性,但這種負面因素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文化的產業化、文化成為商品是人類的偉大進步,是人類的精神屬性對物質屬性的階段性勝利。

人類天然的具有精神和物質的雙重屬性。在人類發展的初級階段,由於要面對自然、面對生存,首先得到滿足的是物質需求,精神需求是被壓抑的。但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物質產品逐漸豐富,人類逐漸開始釋放和關心自己的精神需求。人類的文化生產規模的一步步擴大,正是人類精神需求越來越得到重視的明證。而到了文化產業的時代,人類的文化需求越來越超越了其他的物質需求,人類第一次如此重視自己的愉悅體驗和精神享受。

從前面的文化生產 歷史 回溯中可以看到,科技發展是文化生產產業化的直接原因。首先,科技的發展提高了人類的生產力水平,極大豐富了人類的物質產出,在基本的物質層次滿足的基礎上,人們更多地關注文化上、精神上的、心理上的需求。其次,科技發展將人類從勞動生產中進一步解放出來。科技的發展使人類的必要勞動時間大大減少,人們可以工作較少的時間而獲得更多的勞動產出。這樣帶來的一個顯而易見的結果就是人們的閒暇時間的普遍增多。為了對閒暇時間進行有效的利用而不是無所事事的白白浪費,進行休閒娛樂活動自然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總之,人們需要更多的文化產品,人類有時間來進行更大規模的文化消費,這兩個主客觀條件在科技發展下得到了滿足。而科技恰恰是人類智慧的產物。整個過程可以概括為:人類通過自己的智力來支配運用物質,從而將自己被物質需求壓抑的精神需求釋放出來並滿足它,這是人類精神的偉大的“自我解放”。

三、結 語

前面對文化產業的兩種解讀相當於從共時性和歷時性之橫縱兩個方向對文化產業進行定位:即在其他產業中加入文化的因素和直接將文化變成產業。需要明確的是,文化產業的這兩個方面並不是截然可分的,甚至於是無法區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