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舞蹈教學中心理暗示的運用

文思屋 人氣:7.46K

通過闡述將舞蹈形體教學與舞蹈 心理教育緊密結合,在舞蹈形體課中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暗示,這在舞蹈形體教學中是一次全新的嘗試,沒有現成的教學模式和統一的教材,因而對教師的專業素質 有很高的要求。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相關內容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舞蹈教學中心理暗示的運用

 摘要:眾所周知,學習舞蹈專業的學生必須具有堅強的毅力和吃苦耐勞的基本素質,才可以學有所成。因此,在舞蹈教學中,教師需要時刻對學生的心理活動進行了解,給予正確的引導和鼓勵。心理暗示可以說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一種自我提升自我鼓勵的方法。在舞蹈教學中引入心理暗示的作用,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提升對於舞蹈的熱情,增強教學效果。本文對於心理暗示在舞蹈教學中的作用做了闡述,從教師和學生兩方面展開論證,以促使心理暗示在舞蹈教學中得到正確應用,提高舞蹈教學效率。

關鍵詞:心理暗示;舞蹈;教學;應用

一、心理暗示的概念

心理暗示可以說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一種自我調整的方法,它是指個體受外界影響或者受別人的行動、態度、情緒等影響的一種心理活動。著名心理學家巴甫洛夫指出,暗示作為一種條件反射,是具有典型的代表性的。從心理機制來看,暗示是一種個體主觀已經承認其存在,並且在內心中已經趨向於這個方向,但是仍然作為一種假設而存在,而這種假設的依據存在與否是不確定的。心理暗示的應用得當,會為個體帶來積極、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在舞蹈教學中應用心理暗示的作用

1.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無論對什麼內容進行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有對所學內容具備了濃厚的興趣,才有可能取得良好效果。在舞蹈教學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讓學生在心中產生對舞蹈的美的嚮往,認識到對舞蹈的學習不只是一種枯燥的模仿,舞者可以為他人更為自己帶來的美的欣賞。通過心理暗示的作用,學生可以對舞蹈產生濃厚的興趣。

2.充分發揮學生學習舞蹈中的個體意識的自由性

即通過在舞蹈教學中運用積極的心理暗示作用,可以使學生充分發揮想象空間,激發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如果學生對於舞蹈的學習只是一味的模仿,不注重創新,那麼這種舞蹈就稱不上是藝術。2學生都處於知識的學習階段,在舞蹈教學中把創新意識通過積極的心理暗示傳遞給學生,使學生意識到創新在舞蹈中的重要作用,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可以創造出更美的藝術。

3.保護學生的自信心

在舞蹈教學中,教師通過以教學大綱為中心,教導學生知識的同時,拓展學生思路,結合現代教學手段,使學生在舞蹈專業的'學習過程中充滿樂趣,並保持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去學習,這些都與積極心理暗示的作用是分不開的。

4.協調師生關係,樹立教師威信

在舞蹈教學中,運用心理暗示的作用,可以有效幫助調節師生關係。在舞蹈教學中,教師善於發現學生的優點,對於學生的缺點要找準時機,採取合適的方式來指出,讓學生保持愉悅的心情去學習。教師多多聽取學生的意見,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甚至生活中困難,積極運用心理暗示,同時,教師的威信也得到了提升。

三、在舞蹈教學中運用心理暗示對教師的要求

1.熱愛學生,期望學生健康成長

素質教育的提出,使得教學活動對教師的要求提高。舞蹈專業的教學也不例外,教師只有對工作充滿激情,喜歡學生,以自身行動感染學生,激勵學生,才能夠以自身品質對學生形成積極有利的影響。

2.意志堅強,善於支配感情

這點是教師在舞蹈專業教學中練就的最基本的心理特徵。學生對於舞蹈的學習是一個堅持不懈的長期的過程,教師只有在一言一行中表現出毅力、耐心、決心,合理支配情感,才能給學生以正面影響。

3.思維靈活,善於表達

在舞蹈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運用合理的語言表達,對學生傳遞出期望。這就要求教師具備靈活的思維與表達能力,與學生增強溝通,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期望與鼓勵,並且轉化為學習的動力。

4.觀察敏銳,善於瞭解學生

教師要對自己的學生仔細觀察,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不足之處。教師只有對學生全面瞭解,才有可能在舞蹈教學中發揮心理暗示的作用。

四、在舞蹈教學中運用心理暗示對學生的要求

1.消除負能量

學習的過程與其說是一個腦力活動的過程,不如說是一個情緒過程。在學習中,積極向上的情緒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消極低下的情緒則抑制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可見情緒對學習的重要性。在舞蹈教學中,同一堂課上,不同的學生由於自身接受能力強弱等特點,總會有不同的情緒,這些情緒一旦積累,會大大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的。學生此時可以轉移注意力,多多發現自身優點,保持樂觀的心態,及時消除不良情緒。

2.自我想象暗示

自我想象暗示即通過暗示的指導,學習者腦海中反覆重複某一動作或者步驟,從而控制情緒,以加強對此動作的學習。通過學習者自我想象暗示,學生可以對自身的信心加強,對所學舞蹈的熟練程度加深,促使學生達到最佳表演狀態。

3.分階段任務

對於舞蹈的學習是日積月累的長期的過程,如果沒有合理的目標與計劃,學習者將會對舞蹈的學習產生恐懼甚至是厭惡的情緒,更有甚者會中斷對舞蹈的學習。所以,學習者要把對舞蹈的學習分階段來進行,每個階段制定合適的計劃,圍繞這一計劃而努力,提高學習者的積極性,提升學習效率。

4.自我心靈溝通

也就是個體自身心靈深處的對話,對話內容可以是積極向上的、也可以是消極落後的。在自我心靈溝通的同時,舞蹈學習者要取出積極的成分,增強自身正能量。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或者表演之前,告訴自己:“我可以做到!”

5.自我鬆弛

在我們的學習或者生活中,大部分人都經歷過緊張情緒。當情緒過於緊張時,人體全身細胞都會繃緊,身體發寒,導致本來記憶很熟悉的內容完全忘掉,而當放鬆時,不需要提醒,忘掉的內容又會在腦海中形成清晰地印象。因此,我們需要的是一種放鬆的狀態。放鬆訓練就是運用心理暗示的作用,通過告訴自己“我可以的!”來使身體每一個細胞處於放鬆狀態。在舞蹈課的講授之前,或者課間休息的時間,學習者要充分利用起來,積極利用心理暗示的作用,充分放鬆,以保證學習過程中有一個放鬆的心情,提高學習效率。

6.提高注意力

舞蹈的學習是一個枯燥漫長的過程,多數學生會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分心的情況。這時,學生除了具備堅強的意志,還要提升自身的注意力。學生要努力提升自身對於舞蹈學習的興趣,樹立積極樂觀的心態,認清自己的學習目標,根據自身情況制定學習計劃,切不可盲目模仿。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提升學習效率。綜上所述,舞蹈的教學過程繁瑣而漫長,教師和學生只有通過加強自身修養,採取合適的方法,把心理暗示的作用發揮出來,提升學生對於舞蹈的興趣,以積極樂觀的心態投身對於舞蹈的學習。

註釋:

1.齊英.積極心理暗示在舞蹈教學中的作用[J].神州(中旬刊),2012(7):96.

2.徐斐.心理暗示在高校體育舞蹈教學中的實驗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09.

3.汪慧.高校體育舞蹈教學的心理暗示運用[J].現代企業教育,2012(22):273.

4.周炳元.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法初探[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4):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