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談學生的作文為何不成章

文思屋 人氣:5.09K
談學生的作文為何不成章
  言之有物是對作文內容的要求。“物”的形式和內在品質決定著作文的等級。所以“物”要來自生活,要與人、與情自然相融。萬物皆可入文,卻不能隨意使用,選擇與放棄,是準備作文的基礎,也是作文的基本功
  我也希望能從內容入手開啟作文教學。我的教室在一樓,所以很方便就看到了教室外的樹林和落葉。一年四季都有落葉,也不是隻有秋天的落葉才讓人傷懷。所以三年來,我一直在不同的課程上給學生講起落葉,希望他們去關注身邊那些普通的事與物,去感受生命的點點滴滴。我也希望他們在作文裡能表現出他們自己的有個性的生命體驗。
  遺憾的是,三年來,我的學生們在作文裡沒有能普遍地在落葉類關注中習慣對生活本真的關注,將自我情感和生命體驗與現實的社會生活緊密地結合起來。生活中是否如此我不知道,但作文裡沒有能這樣,多少是我教學中的又一次失敗。
  讀過王棟生老師的這堂作文課後,我覺得自己和王老師走的路恰好相反。我引導學生去關注身邊的事物,嘗試將自我的情感和生命體驗融進去;而王老師則主要引導學生關注自我的生命過程,並學會感悟和自我的生命歷程相關的事與物。方向的不同,必將產生不同的效果。
  有時候我們會感慨,我們不斷地嘗試教育名家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但是效果總是不好,於是我們給自己一個個理由:學生素質不好,學生努力程度不同,教育的評價標準太落後,等等。我們卻不善於從自我教育與名家教育的本質上去尋找不同。
  王老師其實也是從外物觀察到內心觀照的。只是他更多地將引導重點放在了內心觀照上。我注意到王老師有這樣幾句話:“這些樹是誰種的?我害怕的一件事,一種動物。這個班上有誰長得和你以前的同學相像?我們是不是需要轉移思路?他們的姓名有沒有引起你的注意?”很明顯,在啟發學生敢於想象,敢於思考,善於把握自我生命體驗的教學設計上,王老師自己已經成功地做了一個“好學生”了,所以他能夠自然地將“好學生”的思考轉移到他的學生心中。
  在內心觀照中,王老師嘗試從與學生情感記憶深處的'點滴事物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想象,鼓勵他們觀照自我。於是,學生在自我真實情感的回憶中關注身邊事物,在對身邊事物的關注後自然融入了自己的個性化體驗。
  三年來,我想了很多方式,做了很多努力,引導學生去關注落葉,可是我自己又在落葉上有什麼樣的感悟呢?是強迫自己去注意,還是壓根就沒有什麼感悟,只是想偷窺學生在這方面的思考呢?
  我們可以沒有成功的全面的思考,但一定要有所悟(即使不是頓悟,不是醍醐灌頂般的徹悟),然後才能去引導學生,啟發學生。我們可以沒有悟,但是要知道學生有什麼所悟。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為何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的她,心思沒在這裡,即使終日勞作,又怎能成章!
  作文之理,也在於茲。
TAGS: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