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兒童歌曲創作藝術特點之我見論文

文思屋 人氣:2.8W

內容摘要 :兒童歌曲是歌曲的種類之一。近些年來兒童歌曲的創作,得到了創作者們極大的重視,大批反映童心世界、志趣各異的兒童歌曲佳作相繼問世,並且受到廣大兒童的喜愛。眾所周知,兒童歌曲的創作和所有的歌曲創作一樣,其形象的生動、意境的優美都是創作的藝術特點所至,而藝術特點是構築音樂作品的核心和必然。

兒童歌曲創作藝術特點之我見論文

 關 鍵 詞 :兒童歌曲 歌曲創作 藝術特點

音樂藝術是人類社會的文化現象,是音樂家對社會生活的體驗和情感表現的藝術形式。歌曲是音樂創作的一種體裁,它具有音樂旋律與文學語言相結合的藝術特點。兒童歌曲是歌曲的種類之一,其年齡物件、形象生動、情感純真、活潑童趣是兒童歌曲的基本特徵;兒童歌曲對於兒童美感的培養,以及身心的健康成長有著不可替代的意義。筆者結合多年來對兒童歌曲創作的體驗和感悟,擬就兒童歌曲《心連心手拉手》(蘇韶芬詞 彭超 陶波曲)①的創作為例,對兒童歌曲創作中的主題動機、旋律發展、節奏設計、樂段安排四個維度的藝術特點談一些看法。

一、兒童歌曲創作中主題動機的選材特點

歌曲創作中的主題動機是表達樂思內容的最小單位,也被稱為樂匯。是體現清晰的性格面貌、鮮明而富有表現力的樂思,更是塑造音樂形象、表達情感的基礎。為此,歌曲創作的成功與否及風格突顯,往往取決於主題動機的選材。在兒童歌曲的創作中捕捉特點鮮明、富有兒童個性的動機音型作為創作的基礎,是創作一首兒童歌曲成功的關鍵。

《心連心手拉手》是一首活潑、歡快、極富特點的童聲二部合唱歌曲。全曲為二段體結構,共二十四小節,F大調,4/4拍。在該歌曲創作時,作者緊緊抓住活潑、歡快這一基本情緒為主線,在主題動機的選擇與應用上,採用大調主三和絃的五音開頭,同音重複並以二度級進和下行四度跳進到主三和絃的五音,構成該歌曲極富動感和充滿朝氣的兒童音樂特點。隨著旋律的不斷重複與推進發展,兒童的心境表達更為突出。由於第一樂句的主導動機(5 5·5 5 5)是以主調主和絃為起句而成,因此在第二樂句動機的發展中形成下屬和絃向屬和絃、主和絃三音的模進重複,而且在音程跳進安排上緊緊圍繞第一主導動機樂句來發展進行。在全曲二十四小節中,重複交替出現歌曲的動機音型,並且以音程的跳進手法,為主導動機的音型發展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

二、兒童歌曲創作中旋律發展手法的應用

在兒童歌曲創作中,旋律發展手法的應用是創作中重要的一個環節。著名作曲家龔耀年就兒童歌曲主題的發展手法談道:“旋律的發展還應根據內容需要和結構特點(如樂思的啟示、發展、對置、變形……)來考慮如何將主題深化、有層次有規律地展開。”“決不能東拼西湊,試圖在一首歌內把什麼手法都用上,應該使材料儘量節省、手法力求精練。”②

《心連心手拉手》的主導動機創作是依託在F大調主三和絃的五音上,並且經過旋律的模進重複手法的應用,結合音程三、四、六度跳進支撐音型發展,使旋律與歌詞的語意十分貼切地表現出來,讓歌曲形象的塑造更為鮮活。筆者在創作該歌曲作品時,注意到主、屬、下屬和絃的分解應用,儘可能考慮到以和聲功能和多聲部思維的創作基本手法,簡單明瞭地將旋律主導動機音型,通過sol、la、fa、re、do這些骨幹音,變化重複形成一個主導動機發展連環圈,讓動機音型在對比中有新意,在色彩的變換中突顯兒童特點。簡潔、明快的旋律發展把天真無邪、童趣稚嫩的兒童形象,較為生動地表達出來。

三、兒童歌曲創作中節奏的設計與變化

要創作好一首兒童歌曲,對節奏的設計與變化應有考究,還必須有獨特的個性變化。筆者在創作《心連心手拉手》時,就十分注意到節奏的個性化設計,從作品的節奏分析來看,其主導動機的展開和旋律的模進變化,似乎給人感覺到簡單,但仔細推敲不難看出,它卻有著細微的節奏對比變化。如:

4/4××·××× |××× ×-|××·××× |××× ×-|

陽光和大地手拉手, 星星和夜空手 拉手,

××·×××| ××× ×-|××·××× |0×××-|

青山和綠水手拉 手, 江河和大海手拉手。

從譜例的節奏設計中可以看到:附點節奏、切分節奏、帶休止的切分節奏為支撐整個作品的基本節奏框架,那麼,它的節奏特點在於積極向上、動感極強,附點節奏和切分節奏的應用也是更好地突出歌詞的語意內涵,更誇張地強調“手拉手”的節奏重音。

四、兒童歌曲創作中樂段的巧妙安排

樂段的安排在兒童歌曲創作中尤為重要。兒童歌曲在創作中,樂段的`安排應該是以歌詞的段落設計為基準。由於兒童歌曲是以兒童為物件來創作的,誠然,在樂段的設計上應給予巧妙的安排。

《心連心手拉手》這首作品從歌詞的句式、段落上分析,它為二段體結構形式。一般的句式結構為起、承、轉、合四句式的單段體構成。該作品的第一段也就是這一類的設定,由四個句子組成,每一個句子為對稱式方整性結構。筆者在處理第一樂段時,刻意在第八小節的第三拍上落在調式的主音上,形成終止式段落感,產生極其穩定的音樂效果。由於歌詞作者力圖從寫意的手法去突出表現人與大自然的親近、和諧關係,因此筆者在樂段的安排上巧妙地進行了設定,更能夠準確地傳遞出人世間的真情所在。特別是第二段將這種親近、和諧的意境更好地表現和昇華,筆者有心讓該段落的詞語重複進行,並巧妙安排在屬和絃上形成半終止式,產生出對比與變化的音響質感。

綜上所言,兒童歌曲的創作是一項十分有意義的工作,也是富有挑戰性的創造性活動,只要堅持不懈,勤于思考,深入兒童的生活,不斷探究兒童歌曲創作的藝術特點,掌握更新的兒童歌曲表現手法,即能創作出更多的適合兒童的優秀歌曲。

註釋 :

①蘇韶芬詞,彭超,陶波曲.心連心手拉手.兒童音樂,中國音樂家協會雜誌社,2005年第2期,第9頁.

②龔耀年著.兒童歌曲作法.中國文聯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第32頁.

參考文獻 :

[1]龔耀年著.兒童歌曲作法.中國文聯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2]方智諾編著.歌曲分析與寫作.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3]齊易,張文川著.音樂藝術教育.人民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4]楊瑞慶著.歌曲創作探索——自學作曲77法.上海音樂出版社,1998年1月版.

[5]蘇韶芬詞,彭超,陶波曲.心連心手拉手.兒童音樂.中國音樂家協會雜誌社,200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