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探討林業會計課程教學論文

文思屋 人氣:2.87W

一、基於工作過程的教學目標設計

探討林業會計課程教學論文

林業會計日常核算工作流程如下:取得或填制原始憑證x稽核原始憑證x填制記賬憑證x稽核記賬憑證x登記總賬、明細賬、日記賬、對賬x編制會計報表x編制財務情況說明書。為使林業會計課程教學內容更具有針對性和適用性,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課程組教師深入廣西林業單位並與廣西林業專家和林場財務人員進行多次討論,在廣泛深入調查、分析林場會計崗位現狀的基礎上,確定了該課程的教學目標,即以培養林業行業所需要的會計人才為出發點,以培養會計崗位技能為核心,突出工作過程中的能力培養,以此構建林業會計的整體教學框架,培養學生林業行業各項會計處理能力,使學生能勝任林業行業各會計崗位的工作。

(一)能力目標

通過林業會計課程教學,學生掌握林業單位會計核算的基本流程、基本方法,各會計崗位能力要求,同時學會利用各項林業政策和會計制度解決問題,進一步提高會計業務處理能力,為以後的就業打下更為堅實的基礎。首先,單項技能方面,要掌握林業單位的各項生產流程和各會計崗位能力要求;掌握林業行業會計科目的核算內容及使用方法;掌握林業單位各類業務的確認及處理方法;掌握林業單位各項專項資金的核算方法;掌握林業單位各種成本、費用的劃分界限;掌握林業單位生產成本及費用的歸集、分配和結轉。其次,綜合技能方面,要掌握林業單位會計工作過程各類業務的處理及會計報告的編制。

(二)知識目標

首先,瞭解林業基本知識、林業會計核算的特點、林業會計的職能等。其次,熟悉林業單位各會計崗位能力要求,營林生產、木材生產、林產品生產流程,以及林業會計科目的使用。最後,掌握林業單位各類業務的確認和處理方法,林業單位經營資金、專項資金和育林基金的核算方法,林業單位成本費用的劃分界限及成本費用歸集、分配和結轉方法,林業單位財務報告的編制等。

二、基於工作過程的教學專案設計

林業會計課程教學專案設計開發應以就業為導向,基於工作過程進行,並針對林業會計工作崗位典型工作任務,在對林場、苗圃會計崗位工作能力進行調查和分析的基礎上,以林業會計工作過程為主線,以林場、苗圃會計崗位技能為核心,將一個會計期間工作過程、工作內容分別轉化為教學專案和教學任務,以教學專案為載體,以教學內容為驅動,使工作內容與教學任務有機結合,使課程學習融理論知識、操作技能為一體,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基於工作過程的教學內容設計

依據林業會計工作過程,可將林場一個會計期間全部典型工作過程劃分為四個階段,即稽核、日常結算、林業專項核算和財務報告,然後將林業會計課程的教學內容按四個階段進行整合,形成四個教學專案12個教學任務的內容體系,即崗位認知專案,包括原始憑證、林業會計科目使用和會計工作環境3個教學任務;日常結算專案,包括銀行結算、存貨收發、資產管理、債權債務、利潤核算5個教學任務;林業專項核算專案,包括營林成本、苗木成本、種子成本、木材生產成本和林業專項資金的核算5個教學任務;財務報告專案,包括財務報表編制、財務情況說明書和會計資訊分析3個教學任務。

四、基於工作過程的教學模式設計

在教學模式的設計上,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改變了以學校和課堂為中心的傳統的教學模式,積極推行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該課程的教學模式以林業會計崗位核心能力培養為主線,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實行、教、學、做、合一,學生在學中做,在做中學,理論與實踐一體化,將教學場所由傳統教室向模擬實訓室、模擬林場等工作模擬現場轉變,教師將講臺融入到工作模擬現場,採取先講後做、先做後講、邊學邊做等各種教學形式,融教室、實訓室為一體,營造出良好的職業氛圍,把教、學、做"有機結合起來。

五、基於工作過程的教學方法應用

林業會計基於工作過程的教學方法可以根據不同專案、不同任務、不同教學情境進行選擇,同時多種教學方法並用,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質量。通過案例教學法可以將枯燥的理論通俗、生動、形象地介紹給學生,並讓學生根據所學的基本理論進行詳細的.分析,通過對案例的分析,增強學生的判斷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在介紹林業專項資金核算這一內容時,可收集林業單位專項資金核算全過程,即從收到專項資金、建立專項賬簿、專項資金使用、專項資金結算等製作成一個教學案例,並將這一案例涉及的各種原始憑證、記賬憑證等會計資料通過多媒體等途徑向學生展示,加深學生對理論的理解。對於營林生產成本核算,使用專案教學法可以讓學生作為實踐操作的中心,使學生在學習的整個過程中始終保持著主動性;同時,教學過程還與工作過程有機結合,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互動進行,讓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在學與練中理解理論知識、掌握技能,打破教師和學生的界限,體現工作過程的知識需要。對於綜合實訓,則使用模擬教學法,模擬林場一個月的業務,學生則以林場各崗位會計的身份進行各類業務處理,身臨其境地學習,從而拓寬教學渠道,增強教學的互動性,構架起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橋樑,促進教學相長。此外,通過讓學生實地參與林場各會計崗位的頂崗實踐,參與林業會計核算的實際工作,進一步強化學生對林業會計內容、方法和手段的系統認識。通過一系列教學方法的互動進行、工學結合循序漸進地教學,讓學生真正掌握林業會計核算方法,培養學生林業單位各項會計處理能力,為學生未來走向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實踐表明,雖然在傳統的會計教學模式下,會計基礎知識的系統性、層次性比較強,但存在學生技能訓練時間不足等問題,它既不利於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又不利於學生未來走向就業崗位。因此,基於會計工作過程設計教學專案,以林業會計崗位核心能力培養為主線,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理論與實踐互動進行,使教學內容、方法、手段有機結合,融教、學、做為一體,充分體現了認知與工作的統一,培養了學生各項會計業務處理能力,提高了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