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對長江中下游幹流河道治理的幾點認識

文思屋 人氣:2.47W

摘要:長江中下游幹流河道治理與長江流域經濟發展關係密切,對長江流域可持續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長江中下游幹流河道治理要以防洪作為主要目標,充分發揮河道的洩洪能力,保障堤防安全;穩定河勢河床是河道治理的基本要求;把保護優良生態環境作為重要內容,樹立河道治理與環境治理的協調統一的思想;貫徹綜合治理開發的原則,統籌考慮各方利益和要求;按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不斷完善河道治理規劃。

對長江中下游幹流河道治理的幾點認識

關鍵詞:河道治理綜合治理開發經濟發展長江中游長江下游

21世紀,隨著長江流域社會經濟的發展,對長江中下游河道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長江中下游幹流河道的治理如何按照新的治水思路,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援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適應本世紀我國發展戰略目標的要求,成為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1長江中下游幹流河道與流域經濟發展

長江中下游幹流河道全長1893km,流經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等省(直轄市)。長江中下游幹流河道的治理、開發、利用與長江中下游沿江地區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的關係非常密切。穩固的護岸工程和堤防工程體系,是沿江地區經濟與社會發展必不可少的安全保障;良好而穩定的岸線和港區,是沿江城市和工礦企業發展所必需的基本條件;有了穩定而暢通的航道,才能更好地發揮長江這條“黃金水道”的重要作用,更好地為沿江地區通江達海、走向世界服務;保護長江水生態環境,不僅是長江可持續開發利用的前提條件,更是沿江地區經濟與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因此,系統開展長江中下游幹流河道治理規劃,綜合協調上下游、左右岸以及國民經濟各部門之間的關係,促進長江中下游幹流河道的綜合治理與可持續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經過數10a的不斷努力,長江中下游幹流河道重點險工段都得到了守護,崩岸險情基本得到治理,長江河道的總體河勢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河道治理工程取得了巨大的成績。在保障防洪安全、航運暢通以及促進沿江社會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從各區域性河段看,有些河段的河勢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仍有部分淺灘礙航;水環境汙染加重;江砂開採和洲灘利用缺乏系統的科學論證和統一有效的管理,這些都對防洪安全、航運發展及河勢穩定不利,迫切需要通過全面規劃和系統治理,逐步加以解決。

2對河道治理的認識

2.1保障防洪安全是河道治理的首要目標

長江中下游沿江地區經濟發達、交通便利、人口眾多,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黃金地帶。但該地區地勢較低,地面高程一般低於長江洪水位數米至十數米,需靠堤防保護。而長江中下游地區是長江流域洪水災害最嚴重、最頻繁的地區,所以長江防洪成為長江治理開發的首要任務。在國務院批准的《長江流域綜合利用規劃簡要報告》中指出,長江中下游應採取“蓄洩兼籌,以洩為主”的防洪治理方針,還提出包括整治河道在內的中下游防洪治理綜合措施,即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和可能,逐步興建幹、支流水庫,做到以三峽水庫為骨幹,堤防為基礎,配合支流水庫、分蓄洪工程、河道整治工程及非工程防洪措施,使長江中下游防洪問題得到較好的解決。可見,河道治理是解決長江中下游防洪問題綜合措施中的重要措施之一。長江中下游河道治理要根據防洪的要求和河道治理的特點,著重研究並提出以防洪保安為首要目標的河道治理方案,配合其他防洪措施,使長江中下游幹流逐步實現《長江流域綜合利用規劃報告》確定的防洪標準。

目前,通過1998年以後大規模的堤防建設,長江中下游幹流堤防得到全面加固,危及堤防安全的崩岸險段得到治理,長江中下游河道岸線相對穩定。但是對各區域性河段來說,還存在一些防洪問題。如荊江大堤堤高勢險,河岸迎流頂衝,防洪形勢仍然險要;下荊江蜿蜒曲折,河床演變劇烈,洩洪不暢;城陵磯以下至長江口汊道眾多,主流擺動、河床衝淤變化頻繁,江岸在水流沖刷下,崩坍嚴重,使有些重要堤防頻頻出險,防洪形勢嚴峻。三峽工程建成後,在調蓄上游洪水的同時,也將攔蓄大量泥沙,使下洩泥沙大為減少,中下游河道發生長距離、長曆時沖刷,使部分河段河勢發生變化,導致出現新的險工險段,威脅堤防安全。

為了實現保障防洪安全這一目標,要進一步研究通過河道治理工程,達到穩定岸線、減少對堤防安全的威脅的目的。同時要根據近年來新的水情、工情,研究不同水沙條件下泥沙輸移變化規律,對河道洩洪能力的影響,以及提高河道洩洪能力的措施,特別是要深入研究三峽工程建成後,清水下洩對下游河道造成的沖刷規律、河道新的演變趨勢及需採取的對策。

2.2保護優良生態是河道治理的重要內容

隨著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對長江河道的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有些城市江段水域汙染嚴重,大部分江段河岸生態環境效應較差。因此,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經濟、資源與環境的協調發展,是長江中下游幹流河道綜合治理的一項重要任務。河道治理要根據中下游河道水環境現狀,制定各河段的環境保護目標和對策,以保持中下游幹流河道能長期維繫較好的水環境。

長江中下游幹流河道治理工程,防止了江岸的劇烈崩坍,保護了兩岸的防洪安全,使河勢逐漸趨向穩定,從總體看,對改善長江中下游幹流河道的生態環境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區域性河段的整治,也存在與生態環境保護相矛盾的情況。因此,在方案研究與論證工作中,必須充分考慮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妥善處理好工程整治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係,為保護生態環境創造有利條件。

規劃河道治理工程時,在保證功能的基礎上,要堅持河道治理與環境治理的協調統一,使二者融為一體。河道治理工程與生態環境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充分利用河道治理工程濱水的優勢,建立水域與陸地的和諧過渡,為人民群眾創造親水的休閒空間。武漢市龍王廟險段的整治,通過結合環境治理,已使其成為武漢市的一個旅遊品牌。武漢河段漢口邊灘整治結合環境治理將漢口邊灘打造成具有濱水特色的綠色親水空間也是河道工程結合環境綜合治理的一個成功範例。

在制定河道治理工程方案時,也要統籌考慮對環境的保護,要逐步改變傳統的單一工程性護岸的做法,限制對山林資源和生態環境破壞較為嚴重的拋石護岸方案。要廣泛應用新技術、新材料,大膽採用、大力推廣新的生態環保型護岸方案,提高河道治理工程的技術含量。

2.3綜合治理開發是河道治理的關鍵

長江中下游河道治理是長江流域社會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的基礎建設,是為沿江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服務的。河道治理除了要滿足保障防洪安全、保護生態環境的要求外,還要服務於航運、城鄉供水、岸線開發、洲灘利用等。中下游河道治理只有圍繞社會經濟發展這一中心,貫徹綜合治理開發的原則,全面規劃,分析各地區、各部門對河道治理的要求,協調好各方面的關係,才能做到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的要求,促進長江經濟帶的發展。

沿江各地區、各部門對河道的開發治理存在著相互促進的關係,但有時也有相互矛盾的時候,這就需要從綜合治理的高度去研究解決。以長江的崩岸整治和河勢控制為例,長江江岸崩坍、河勢不穩定,嚴重威脅兩岸堤防的安全,有時也影響港口碼頭和航道的正常執行,防洪和航運對河勢控制的要求是迫切的。但從防洪的角度和航運的角度對河道治理的要求又不完全一致,因此需要統籌考慮,兼顧各方利益綜合治理。另外,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洲灘岸線和江砂的需求越來越大,但岸線利用、洲灘開發、江砂開採等,將不同程度地影響長江的防洪、航運、河勢及沿江水環境等,如果不進行科學的論證,不進行全面的規劃,會對防洪、航運和河勢等帶來不利的影響。所以對這些問題要遵循綜合治理開發的原則,既要考慮國民經濟各部門及各地區的發展要求,又要處理好與防洪、航運、生態環境的關係,確保防洪、服從航運和生態環境的要求,避免只顧區域性,不顧全域性;只顧眼前利益,忽視長遠利益的現象發生。

2.4穩定河勢河床是河道治理的基本要求

良好而穩定的河勢是利用長江進行經濟建設的前提條件,沿江經濟越發達,對長江河勢穩定的要求就越高。沒有一個穩定的河勢,就會影響國民經濟發展佈局,給防洪、航運和沿江經

濟建設帶來極大的困難,就會影響長江流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所以要在充分掌握長江中下游河道特性及演變規律的基礎上,遵循河道學原理和客觀存在的河流自然規律,穩定河勢、改善河勢,使長江河道朝著有利的方向發展,成為適應長江經濟帶建設與發展要求的優良河道。

穩定河勢河床要制定近、遠期目標,分期進行。近期力爭使重點河段現有河勢得到控制、岸線基本穩定;遠期使中下游幹流河道的河勢都得到改善和控制。在規劃河勢控制方案時,要堅持有利於長江防洪、滿足航運要求的原則。正確處理好上、下游河勢間的關係,上游河段的治理不要惡化下游河段的河勢,要儘可能為下游河段的治理創造有利的條件。

改善河勢、穩定河床必須遵循因勢利導這一河道治理的基本原則,“因勢”就是遵循河流演變的.發展規律和總的趨勢,按照客觀存在的自然規律辦事,不逆勢而為。而“利導”就是充分認識人為的作用,要通過引導、治理,使河勢朝著有利的方向和目標發展。所以因勢利導體現的是遵循河流自然規律去進行河道治理的思想。長江中下游河道治理的規劃和實踐證明,長江河道遵循其自身特有的規律演變發展,但可以通過人工治理來改善其河勢,關鍵的是利用河流演變中的有利因素,進行人工干預,達到穩定和控制河勢的目的。

長江中下游分汊型河道的治理是穩定河勢的重要一環,在進行治理時,要充分體現因勢利導的原則。是採取工程措施控制分流比,維持穩定的分汊河型,還是通過堵支並流,整治為單一型河道,不能一概而論,而是依據不同河段的不同特點,在深入研究河勢演變規律和主支汊分流分沙的基礎上,根據沿江國民經濟建設的發展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不同的整治方案。

值得指出的是:我們所提到的穩定河勢河床,是要控制和保持有利河勢,引導河勢向有利方向發展,而不能一提穩定河勢就不敢改變現狀,連不利的河勢也控制和穩定起來,這一點在河道治理實踐中非常重要。

共2頁: 1

論文出處(作者):